何乾峰 张燕燕 苑 静 杨亚芸 班 菲 白 惠潘燕群 郭显媚 林 琳 徐璐瑶
(1 前海人寿广西医院护理部,陕西 西安 530299;2 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门诊部,陕西 西安 710054;3 前海人寿广西医院急诊医学科,陕西 西安 530299;4 前海人寿广西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陕西 西安 530299;5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陕西 西安 710100)
农药是一种可以用来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剂,它在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农药的品种众多,按用途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产调剂等;按化学结构可以分为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有机硫、有机金属化合物类等。农药在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控制、影响植物与有害生物代谢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药的大量应用,农药暴露给人类人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2]。如今,农药中毒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大部分都是因为他们不符合规范的农药管理和使用,最终导致了被农药污染的食物,造成了集体性中毒、意外接触中毒、自杀等情况,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3]。因此,不仅需要政府加强对农药的管理以及控制力度,而且医院需要提高关于农药中毒的诊治技术。目前,临床上关于农药的诊治主要包括洗胃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国外十余年的有关研究表明,对毒性轻微、中毒程度轻微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大部分患者经洗胃后,并无明显疗效,反而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故在国外不提倡。但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专家组总结出来的经验来看,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还是洗胃治疗。目前主要采用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等。但仅予以治疗方式,并不能够完全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予以必要的护理措施十分关键。目前临床上使用广泛的医护一体化模式,医护一体化模式主要指医师和护理人员形成相对比较固定的医疗团队,主要以医护小组的形式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等一整套的医疗服务。
此护理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医患、护患两条平行线的模式,重在强调医师、护理人员、患者“三位一体”的方式,相关护理人员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过程,与医师共同讨论相关的护理方案,主要目的为制订符合患者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此护理方式的主要优点为能够加强医师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医师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等。但是医护一体化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部分护理工作比较繁琐,可能使得大部分护理人员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到患者的护理中。再加上,随着公众卫生意识的增强,以及人们对高水平医疗技术和优质护理的强烈要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技术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了床旁机器手臂和医师操纵平台,利用Endo仿真手腕进行精确操纵,实现了较传统腹腔镜更高精度的手术,具有对病灶的放大、对操作精确度的提高。人工智能技术联合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弥补护一体化模式存在的不足,例如,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可以协助医护人员解决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护理工作,使医护人员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患者的病情处理上。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相互作用,对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面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为防治农药中毒提供了合理的策略、指明了方向,为深入的研究农药中毒,提出了可靠的依据,为本地区农药中毒的诊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目前,全世界有农药1 200余种,常用的约250种。对农药的定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尚无统一的阐述,通常分为广义和狭义。1948年日本公布的“农药管理法”中对农药的解释为“所有在农业上使用的化学品”,美国和英国则是将“化学肥料”与“农药”合在一起称为“农业化学品”,这些被称为农药的广义定义。狭义定义为农药是促进和保障植物和农作物生长,是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这一类的统称。法国中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和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剂”,德国则称为“植物保护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近三百万人因农药中毒为死亡的人数大约优二十五万人[4-5]。我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如何发展农业变的日益重要。为了保证农作物的增产、农民的增收、解决粮食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但农药在保障农作物生产量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农药中毒、食物中毒、生态环境污染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农药中毒是继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后中国居民死亡的第五大死因[6]。国内专家学者于2006—2008年全国伤害监测中毒案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继酒精中毒、药物中毒后,排在第3位的就是农药中毒[7]。
农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至今都没有严格的对农药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几乎所有人都可购买到。因此,不管是农药意外中毒,还是口服农药自杀中毒,都在逐年增加。据统计,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poisoning,AOPP)最为常见,占我国农药急性中毒的49.1%,占中毒死亡的83.6%,中毒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且女性居多[8]。更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发生农药中毒的案例越来越多[9]。根据文献资料可知,有专家学者在对2006—2015年浙江省儿童农药中毒事件进行了统计,一共有2 952名儿童发生农药中毒,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居多,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病死率为2.24%[10]。因此,农药中毒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农药中毒主要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方式进入人体内,大量的乙酰胆碱聚集,从而抑制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最终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病情严重则会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等,甚至死亡[11-12]。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国外在农药中毒救治方面更注重的是重复能剂的使用,首次使用抗毒药物剂量不大。国内则更加重视阿托品和氯磷定作为治疗AOPP的基础药物[13]。因此,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在农药中毒救治原则方面基本上无差别,只是在药物使用方面略有不同。但这两种救治方式都有很大的弊端。早期的急救措施是患者入院后开展紧急治疗,这种方式极易影响治疗病情的最佳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14]。如今,医护一体化的团队急救模式越来越受到临床上的肯定,此模式具有专业、规范、科学化的急救方式,有效避免了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盲目的、随意的、配合不默契等问题,缩短急救时间,大幅度降低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15-16]。由此可见,在农药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中,采取专业的医护一体化的团队急救模式,可有效提高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改善农药中毒患者的结局。基于医护工作者的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农药中毒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也存在局限性,对于部分特殊患者的护理服务,如重症患者的搬护、医疗设备的传递、老年患者的护理等,尤其是农药中毒患者,如果护理人员出现操作不当或者失误,不仅影响护理效果,而且可能对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积极探讨新型的护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渴望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从枯燥无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从1956年开始,人工智能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是通过了解智能的实质、模拟、延伸人的智能,产生与人类的智能相似并做出反应的一系列智能人工系统,具有包括机器人、图像识别、语言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能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又能减轻看护人员的负担,还能暂时缓解因求医医人数日益增多,而造成看护人员短缺的医疗状况。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临床护理中,不应该将其取代,而是要赋于医护人员以力量。大体上来说,人工智能的实现是信息技术“感”“知”“行”的结合,为了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应该在保护患者的前提下,重充分利用大数据,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医护一体化的模式更好地结合,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中发挥更大的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虽人体中毒剂量效应关系不同于大鼠,但剧毒和高毒出现的症状是明显高于中毒和低毒患者的。当中毒至就诊的时间越长,农药在中毒患者的体内吸收、发生作用的时间、作用强度也就更强。综合护理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17]。通过临床综合护理干预(由心理状态、呼吸状态、肝肾功能、饮食和药物不良作用护理构成)可有效改善农药中毒患者的中毒情况。但目前临床上综合护理干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近几年由于人工智能的逐渐推广,似乎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福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护理工作带了新的变化,以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系统,在配药、输液、健康管理等医疗服务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农药中毒已是临床上常见急症,其中属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为常见,尤其是在我国的偏远地区、乡村地区。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较高,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由于有机磷农药造成的中毒患者高达5~7万人,其中因为中毒而致死的比例超过10%,其中最严重和最普遍的情况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洗胃不完全或解毒剂等药物的使用不合理,从而造成患者的死亡[3]。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保证治疗的准确度,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查患者信息、配药输液、通过语音视频进行健康宣教。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在规定的流程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流畅时间来执行医嘱,对患者的腕带信息和药物信息的二维码进行双重核对,并将一些电子护理文档提前录入,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准确度,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于农药中毒的患者,以往护理人员在配制以及抽吸药液的过程中,可能受到锐器的损伤。但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配置药物,它不仅安全、快捷、经济,还能降低药物等高风险药品的危害,最重要的是能够规避护士在配制和抽吸药液的过程中产生的利器损伤。除此之外,机器人进行静脉配液可以严格做到无菌操作,并可以十分精确地完成消毒、开瓶、抽吸、灌注等工序,并且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3至4个机器人,这不仅可以降低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对医务人员造成的危害,还可以提高配药的效率。在患者床旁配备智能平板设备不仅便于护理人员核对患者的信息,利用图片、实物等影像资料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样不仅节约了卫生教育的人力资源,而且还能用视频还原来模拟真实的生活,从而使健康教育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使医疗服务的流程得到优化。
综上所述,建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用于农药中毒患者,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