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研究

2023-09-07 13:39张荣明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物流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供应商供应链

张荣明 (贵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 言

近几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方式不仅不利于物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将目光转向现代化物流模式。而在这种形势下,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服务方式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其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物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同时也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概述

随着物流业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传统的物流模式往往是由各个环节独立开展自己的业务,很难整合起来进行协同作业;而协同物流则是在供应链的高度协同下,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本文将对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概念、内容和实施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1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是指在供应链中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等方式,协调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实现供应链物流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其核心在于协同,旨在打破传统物流模式的壁垒,实现全过程无缝对接,从而协调各物流环节,优化整条供应链[1]。

1.2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是物流行业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上的拓展和完善,包括供应链信息集成、供应链动态规划与优化、供应链流程再造、供应链性能指标管理等内容。其中,供应链信息集成是协同物流的关键,其通过信息共享,加强各物流环节之间的协作,从而提高生产和运作效率。为此,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接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供应链动态规划与优化是对供应链中各种活动和资源的分配进行调整及规划,并对供应链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防控。供应链流程再造则是对原有供应链流程重新进行设计,以期实现更高效、更简化的物流流程,从而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配送服务优化。而制定管理性能指标(KPI),能够跟踪和管理物流运作效果,持续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不仅可以促进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还可以提高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同作用,从而为物流运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1.3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实施流程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需求定义与分析:了解客户、市场以及物流企业自身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一套适合供应链物流协同管理的目标体系。

方案规划与设计:对于物流协同的实施方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以确保方案的实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切实可行。

实施与推广:方案实施阶段是整个运作过程的核心。在实施过程中要防止方案的漏洞和失误,坚持应用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实施方案高效运行。

效果监测与优化:对于实施方案之后的效果要做好效果监测,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保证方案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总之,供应链物流协同管理是一个客观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程、整体参与,共同完成。只有正确合理地分析各种因素,确保协同的高效进行,才能最终达到目标,实现物流交互的最大化。

2 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意义

2.1 提高运作效率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运作效率,而信息化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提高物流运作的敏捷性和高效性。具体来说,基于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可以为物流运营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支持。通过建立信息库,物流企业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灵活组织作业流程,提高物流运作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而供应链协同管理还可以确保物流环节中各个角色之间信息的共享和高效沟通,不仅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还可以提高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避免协同冲突和处理上的障碍,大大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从而使整个供应链系统获得更强的竞争力。

2.2 降低物流成本

通过整合供应链,物流企业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物流运作,从而减少物流成本,为物流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首先,供应链整合后,物流企业可以消除重复的存储、处理等成本,避免由信息孤岛带来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通过对运输、仓储、备货等物流环节的集中管理,物流企业可以优化物流流程,减少物流衍生出的不必要的费用,大幅度降低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

2.3 增强供应链透明度

供应链透明度是协同物流带来的重要好处之一。当整合与协同的供应链中出现问题时,物流企业可以进行精准追溯,全程显示供应商到客户,包括原材料到成品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掌握自身业务运作的全貌,增强可预见性、可控性和可调节性,从而使物流企业更加有效地进行监管和管理。同时,在信息化支持下,物流企业还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处理,精准安排资产和资源的配置,更好地进行整体运作管理和监督,从而提高供应链协同物流的整体效率,增强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4 促进物流创新

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另一个目标是促进物流创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多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例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等手段,可以探测需求变化情况,并进行量化的预测和分析,从而优化物流流程和运作效率。物流企业可以利用相关工具进行分析、建模及预测,实现对物流任务时间、规模、成本、效率等的全面评估,促进物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物流产业实现全面升级。

3 基于信息化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 物流管理业务流程之间的链接性差

在信息化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中,不同的物流管理业务流程之间存在一定耦合性,需要相互衔接才能实现物流运营的高效和稳定。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物流管理业务流程之间的链接性较差。首先,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数据存在共享不畅、信息分散、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物流管理的整体效率。其次,缺乏协同标准也是影响业务流程链接性的一个因素。不同业务流程的标准不一,导致数据、物流等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交互和共享,从而对物流运营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产生了影响。最后,流程衔接缺失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物流管理运营中,很多业务流程需要流程衔接和相互支持才能完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流程衔接缺失、信息流和物流之间脱节等情况,导致物流管理效率低下,不利于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与发展。

3.2 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难以协同

物流管理业务流程包含多个环节,如供应商、仓库、中转站、配送等,涉及不同的管理流程和细节环节,因此协同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物流管理业务流程协同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流程协同难度大。不同业务流程之间具有不同的质量需求、安全要求、交期要求等,难以实现协同管理。其次,缺少协同技术支持。物流管理业务流程的协同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如业务处理系统、数据中心等。然而,当前物流管理协同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物流管理业务流程之间的协同需求。最后,信息共享受阻。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信息属于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彼此的信息很难进行共享,导致物流管理业务流程之间的协同受到阻碍,也不利于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间的合作与沟通[3]。

3.3 物流管理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支撑,能够为物流管理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完善的数据汇总分析和快速决策支持,从而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然而,在信息化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中,物流管理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却普遍较低,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技术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现代的信息技术应用需要承担大量的网络、存储、计算等技术成本和人力支出,然而大部分物流企业在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上存在预算不足或管理模式不到位的问题。其次,信息流转不畅,信息传输困难。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存在缓慢、阻碍等情况,这些也会对协同管理和物流运营造成阻碍。最后,智能化水平不高。物流管理需要涉及多个业务流程的协同管理和智能化决策,但是在目前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中,其智能化水平较低,往往依赖人工操作和决策,无法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物流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完成整个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活动。

3.4 缺少有效的物流信息系统支撑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信息系统作为信息传递和管理的核心,是物流运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中缺少有效的物流信息系统支撑,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当前许多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需要完成的物流管理任务较多,但对于物流管理的需求却往往缺乏相应的支撑。信息系统在实现物流协同、智能化决策等高级功能时表现得较为薄弱,无法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数据不准确、不完整。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需要实现物流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但在数据传递和收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无法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最后,系统操作难度大。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常常存在操作复杂、不易上手等问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这也影响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使之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3.5 公共部门缺乏对协同物流管理的支持

公共部门缺乏对协同物流管理的支持是协同供应链物流管理存在的又一个问题,将制约协同物流管理的发展。首先,协同物流管理需要有一定的制度规范来保障运作的顺畅和安全,包括监管机构的规范管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同时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倡导,但现实中公共部门对这方面的支持不够充分。其次,协同物流管理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规划,包括各方的合作意愿、流程设计、信息系统建设等,但现实中一些公共部门对这方面的规划不全面,导致协同物流管理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后,技术支持不够。协同物流管理涉及很多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传感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但公共部门对这方面的技术支持不够,不仅制约了协同物流管理的发展,也难以满足协同物流管理的需求。

4 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协同采购子系统的建设

协同采购子系统建设指的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的协同合作,实现采购过程的协调和系统的优化。在协同采购子系统建设中,需要考虑采购计划的协同制定、协同采购流程管理、供应商管理以及采购数据分析等要素。一方面,通过采购计划的协同制定,可以实现采购数量、供应时间和库存量等的有效协同,避免采购过多或不足,以达到管理成本和控制库存的目的。同时,通过协同采购流程管理,还可以实现采购合同的协同管理、订单处理和供应链中物流、运输和仓储等方面的协同,从而实现协同采购的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协同采购子系统需要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体系,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评估和追溯,确保供应商的品质、交期和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符合物流企业需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协调和管理水平。此外,协同采购子系统也应具备数据分析的功能,从采购数据分析角度出发,帮助物流企业制定有效的采购策略和管理措施,提升采购效率和成本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可见,建设协同采购子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采购流程的协同管理和协调能力,加速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还可以有效提高供应链的协同和管理水平[4]。

4.2 信息协同交流子系统建设

信息协同交流子系统建设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内部和物流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系统,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内部信息共享、外部信息交流、沟通与协作、项目管理等方面因素。首先,内部信息共享是该系统的核心,可以达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等目的,从而减少工作重复,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外部信息交流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帮助物流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和业务伙伴等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从而提高供应链合作和协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沟通与协作是信息协同交流系统的关键一环,建立在线沟通和协作平台可以促进内部团队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和协作质量。最后,信息协同交流系统还应具备项目管理功能,以帮助物流企业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3 进行询报价子系统建设

进行询报价子系统建设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询价和报价的系统,在其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询价和报价的协同管理、发起询价、接受询价、报价和议价等要素。首先,采用询报价子系统,可以统一管理和控制询价、报价等采购流程,实现采购门户的协同管理,有利于维护现有业务流程的稳定性。其次,在询报价子系统中,采购方可以通过系统向供应商发起询价,供应商则可以通过系统及时接受询价并提供报价。同时,询价的内容、采购量、供应时间、价格和质量标准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自动化交流,从而实现采购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最后,进行询报价子系统建设可以实现供应商的在线报价和议价,有效解决了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纠纷,保证最终成交的价格符合物流企业预期,从而进一步促进物流生态圈的发展[5]。

4.4 供应商评估子系统建设

供应商评估子系统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供应商表现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估的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供应商资质管理、供应商绩效考核、供应商分类管理和供应商公示等要素。首先,通过供应商资质管理,可以全面管理供应商的规模、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资质认证等信息,提高物流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次,通过供应商绩效考核,可以评估供应商的实际表现,包括质量、成本、交期、响应速度、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表现,以保证合作供应商能够满足物流企业的需求。再次,通过供应商分类管理,将供应商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管理,如基于供货能力、经济实力、产品质量、交期能力等分类,能够为物流企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提供依据,也便于对不同类型的供应商进行不同的管理和考核。最后,通过供应商公示对供应商表现进行评价,从而为其他采购人提供权威的供应商信息,同时鼓励供应商遵守合同,不断提升服务和质量水平。总之,供应商评估子系统的建设可以帮助物流企业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实际表现,从而促使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提高采购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实现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5 公共部门协同物流管理子系统建设

公共部门协同物流管理子系统建设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对协同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的一种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物流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目的。在公共部门协同物流管理子系统建设中,需要考虑制定行业标准、建立监督机制、制定政策和资金支持等要素。首先,公共部门需要制定行业标准,以规范协同物流管理的过程和行为,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和效率水平,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公共部门应建立监督机制,对平台的数据流通、安全性等进行监督,以保障协同物流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安全隐患。最后,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协同物流管理的技术开发和实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以推进公共部门协同物流管理子系统建设,提升公共部门协同物流管理水平。

5 结 语

综上所述,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指的是以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供应链上各个节点的物流企业出发,构建一个能够整合各种资源的平台,促使整个供应链得以优化运行。它不仅能降低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时间成本,还能降低物流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人力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应积极推广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加强其在我国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供应商供应链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