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路北区教育局
作为唐山市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试点区、先行区,路北区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出台了《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有规可依,高效运行。从2021 年起,全区所有中小学提供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7.44%,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为了让课后服务工作从有到优、提质升级,全区切实抓好三个关键点的提高。
各学校瞄准“减负提质”的定位,按照《路北区中小学作业管理规划方案》的总体要求,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一是探索分层作业法。在作业管理上,鼓励学校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杜绝一致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例如,路北区实验小学通过集体教研、集体攻关,制订设计分层作业的方法,做到作业量分层、难度分层、形式分层、评价分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二是创建作业联动机制。各学校改变以往不同学科作业“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校内各教研组的“组内同质”和“组间协调”,创建校内作业联动机制,力求不同科目作业科学均衡布置,全面压缩学生作业总量。例如,幸福小学的教师从备课开始统筹安排每节课的作业量,课堂上适当留白,精心安排练习反馈环节,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教研组长全程调控每天的各学科作业总量,适时叫停或修改作业量较多的学科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三是开办“家庭教育讲堂”。“双减”政策的落地,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是关键。区教育局创建了微信公众号“路北家校共建”,这是全市首家以家庭教育为重点的专门性官方发布平台。“家庭教育讲堂”是其中一个重要栏目,主要通过邀请学校校长、优秀班主任为学生家长进行政策解读、方法引领、释惑答疑,引领家庭教育正确归位。《“双减”之下,家庭教育如何归位》《“双减”连环招——亲子游戏这样玩》等内容一经推出,阅读量迅速破万。截至目前,“家庭教育讲堂”已推出66 期,阅读量超130 多万人次。
四是搭建“双减”数字平台。全区学校以智慧校园为依托,免费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高质量课程,让学生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教学资源,从源头上减少家长带孩子到校外“加餐、加码”的冲动。同时,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功能模块对家庭作业数量、种类、形式等进行集中展示和计算分析,实现对区域内作业数量和质量的有效监管。
路北区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挖掘课后服务育人功能和价值,逐渐摸索出“1+N+1”课后服务模式。“1 项作业辅导”是减负的基础工程。全区学校在提高作业管理水平的同时,辅导学生在校高质量完成课业任务。“N 类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内涵。各学校通过开展“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校园活动,不断丰富学生体验、创新的载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全区学校增设益智类、语言类、艺术类、科技类、团建类、非遗类等1328 个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全面发展的需求。“1 个弹性看护”着力“人性化+个性化”教育。为有效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化问题,全区学校面对有个别需求的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团体游戏、心理疏导等活动。全区75 名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在弹性看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补齐学校社团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的“短板”,区教育局通过汇聚优质资源、研发专题资源、引进外部资源等方式,遴选高品质社团,集中优秀师资送课入校。目前,路北区已有38 个社团纳入首批资源库,涵盖趣味运动、多彩艺术、益智身心、劳动创造等多方面内容,形式上精巧有趣、易学可操作。
路北区建立多元、立体、融通、互动的育人网络,做大、做强家校社教育圈,为学校教育引来“源头活水”,滋养万千学生,为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持续蓄能。
一是课程管理信息化。全区学校整合乡土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类课程资源,搭建课后服务数字平台,实现教师课后服务“一键”排课、家长学生“一网”选课、家校师生“一体”评课,力促课后服务提档升级。
二是师资队伍专业化。全区建立课后服务动态考评机制,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在职教师成为课后服务主力军。“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先进人物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热心家长化身“教育达人”,分享职业体验,展示行业魅力,这些人员成为课后服务生力军。
三是活动场景多元化。全区学校打通校内外活动壁垒,完善课后服务课前、课中、课后、课外四大场景,汇聚市域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基地、劳动基地、科技馆、博物馆等多类别场所,组织学生开展体验式、情境式、分享式、研讨式课后服务,全面拓展课后服务的“长宽高”,形成家校社同心同力、同向同行“育人圈”。例如,西山路小学依托校园周边“两山三园四馆”的资源优势,开展“1 公里家乡文化圈”宣讲活动;娘娘庙小学结合学校中草药文化特色,实现校内外劳动基地有效衔接,专家全程指导学生种植、收割、晾晒、制作中草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四是综合评价过程化。全区学校把学生校内外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探索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全过程、全方位将学生在课后服务中的突出表现、点滴进步纳入个人成长档案,为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提供“诊断书”,为学校育人主阵地建设绘制“工程图”。
为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激励机制,路北区制订了《路北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实施细则》,对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来源、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监督和检查进行详细指导,为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区学校全面实施教师“弹性上下班”激励措施,为课后服务的长足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