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以“做”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3-09-07 05:29:04陈婷婷
小学生 2023年22期
关键词:陶行知课文语文

☉陈婷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最多的问题是“不想说”和“不敢说”。“不想说”的,大多有轻视、闭锁的心理,而“不敢说”的,常常有焦虑、畏惧心理。学生往往是教师的影子,反观教这类孩子的教师,往往是“太想说”“太敢说”,把本应是学生说的都被教师说去了。

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这种训练许多时候更是一种情感的归宿,是一种敢爱、敢恨、敢怒、敢言的生活态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1]小学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教育的构建与导引,就很难激发学生亮剑的激情。

一、以“做”为中心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

(二)特点

第一,生活性。以“做”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即为阐述、说明生活现象。从生活角度来讲,只有“做”才能实现特定的事情,只有“学”才能提升自身认知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依托社会实践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将以往灌输式教学方法摒弃掉,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与现实生活,在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生活中对知识的本源进行探索和领悟。第二,主体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而以“做”为中心理念要求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教师虽然要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进行提前制定。但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需依据学生思路及状态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坚持“以学定教”的原则,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教学活动,以便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要严格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根据学生的个性、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科学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第三,实践性。以“做”为中心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在“做”的基础上开展“教”与“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利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通过同步调动学生的手和脑,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注意的是陶行知先生对间接经验依然十分重视,并不是让教师完全舍弃书本教材,而是要辩证看待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第四,创新性。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目的,也是当今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将知识简单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才可以持续成长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以“做”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一)课前指导,共同备课

在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需从课前环节转变自身角色,利用协助者、引导者替代以往主导者的角色。在课前环节,教师与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分别准备,将相应的指导与建议提供给学生。其中,研读教材、确定重难点、设计学习步骤等是课前备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共同备课与课前指导活动,教师能有效引导与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充分了解,总结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和方案。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提前阅读课文内容,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对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物的性格特点。正式上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现各小组的预习成果。教师在认真聆听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学生在自主预习中暴露的问题,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开展后续教学活动。

(二)因为有趣,所以入心

部编版小学语文很重视语文的实践,语文教材书“语文园地”里面这种实践表现更明显。教学做合一,学生是很有兴趣的,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上心。当然,这种上心,背后是要引领的,这种引导需要教师拿出真功,付出真情。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2]

小学一到六年级“语文园地”有许多关于写字的教学探讨,虽然是个老话题,但老话题也可以做出新东西来——对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学生不像成人那样“老于世故”。

举例来说:

例如,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就有关于写字的探讨——探讨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写字的技艺,写字的习惯等。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时,放手让学生进行探讨,学是做,教也是做,探讨是要引导的。最重要的是要放手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推演探究,如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讨字的大小控位:小学生初学写字大多是田字格,字的大小由格子定,一般说来,字的大小占田字格的三分之二到五分之四。学生练字时可以先将“田”字中间的“十”字上下左右的线段平分,在四个平分点上轻轻标注红点,经过这四个点画一个圆,这个圆就是字的基本大小,常常也是字的中心部位。设想一下,这样一个方中带圆的格子有什么好处呢?举几个字来说,如“干”字写法,第一笔经过方圆格上方的红点,长度控制在圆内,第二笔靠近横中线,在横中线上方,第三笔是主笔,可以超出圆一些,当然,这里谈的是楷书,如果到了形楷阶段,完全可以把“干”的第二笔或第三笔取其一作主笔的,取哪一笔作主笔,一是配合左右的字,二是看书写者的书写个性了。如宋朝大书法家黄庭坚的许多字横画就是很夸张的。下面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方格内这个圆的妙用:让学生可以想象这里的“圆”是个钟面,上面有1 ~12 的标注。如“我”这类字中的“斜钩”练习。教师让学生练这类的“斜钩”时,让学生在方圆格的9 点位置起笔,顺着圆周运笔,在6 点的位置稍顿,然后出钩,“钩”的方向指向12点。通过这样的分类强化,学生会用同样的方法探讨出竖弯钩、卧钩等笔画的时针法。这种训练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探寻中找到规律,并且会尝试在家人和同学面前去演示。

因为有趣,所以入心。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在自我探求中找到写字的规律,以此类推,在推演中收获越来越多,疑问也会越来越多,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三)教学教学,教学生学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3]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要教学生学,老师就要先做学生,尝试着去学习,这样,才能找到学习的疑问,有了疑问,才会去想如何解决。宋朝的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多角度思考、提问,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要把这个法子夯实,仅凭第二单元的几篇课文是不够的,但这几篇课文是很好的例子,可以作为推演的基础。

如何来教学生学?

就拿这一单元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来说。

这篇课文的旁边和最后已经有同学进行提问。但是,那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重点不是让学生去寻找或讨论这些问题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只是用PPT 演示出课文的原文,让学生边读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可以互相讨论,有的是需要点拨,有的是要分类进行解答。对学生的收获要充分加以肯定。必要时进行发挥或类似论证,这样的学习充满了幸福感、成就感。教师在调研中发现,有的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把课文旁边所提的问题,作为重点来设计教学流程,这就缺少了教学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让课文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碎片化的答案。如果教师的视角不是定在考分上,而是放在技能训练这个角度上,才能有意识地聚焦学法重点。

(四)以学定教,生本为先

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首先要看到的是人,这个人就是学生。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特点,以学定教,才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

四年级小学语文要求写游戏的习作,如何写?

第一步,解放手脚,放开去玩。可以让学生去重温他们喜欢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去踢足球,有的玩跳人,有的踢毽子,有的玩老鹰抓小鸡,有的玩抢板凳,有的玩跳格子……同学们玩的项目大多属于游戏类,不属于游戏类的,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同时让同学们参与到“什么叫游戏”的讨论之中。

第二步,解放大脑,放开去写。在放开去写的过程中,教师不要给学生定框架,先让他们写出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出其独特的感受,独特的玩法,独特的心情,这样的文章才具有个性化。

第三步,解放嘴巴,放开去说。学生有了熟悉的体验,习作初稿,说起来,也不会有多大的难度,这时候,想说也敢说,要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说他们开心的玩法,开心的习作,在兴趣中解放嘴巴,将说与写融为一体。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不要有太多限制,现在的教材也有这样的导向——能反映学生的感受就好。

当然走完了这三步还不算完,教师要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进行整合、归类、汇总,然后让学生归纳出比较适宜的游戏表达方式,对文章做进一步加工。

第四步,淬火心灵,张扬个性。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4]要学生习作有个性,教师就要学会一两个专长,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不然学生的习作,也会走向平庸化。淬火心灵,要引导学生写独特的生活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来立意,可以用不同题材来表达,不要用指定的方法限制学生的思维,马克思辛辣地指出:“指定的表现方式只不过意味着‘强颜欢笑’而已。”千篇一律,教不出个性化的学生。

(五)优化评价,改善效果

为深入贯彻“以做为中心”理念,教师要积极改革评价机制,切实发挥评价导向。一方面,教师要充分重视发展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时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例如,当学生在回答提出的问题时,教师不能只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是将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回溯学生的思考角度及思维过程,将学生的闪光点及积极因素挖掘出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拓展评价主体,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主动学习其他同学的优势。待学生互评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通过采取此种评价方法,可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彰显出来,有助于促进“以学为中心”的深度落实。综上所述,以“做”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相符合,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以“做”为中心的核心内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全面贯彻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等教育方针,切实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5]。

猜你喜欢
陶行知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
中国火炬(2009年11期)2009-10-14 00:40:38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