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母亲端碗时的端庄和享受

2023-09-06 05:29李银昭
关键词:回廊端庄吃素

话题展示

水的状态由温度决定,生活的状态则由心灵的温度决定,而社会风气由道德的温度决定……请结合自身经历,以“温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家名片

李银昭,《四川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经营管理者》杂志总编辑。在《四川文学》《青年作家》《西南军事文学》发表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50多万字,小说《老友》获成都市金芙蓉文学奖。

在昭觉寺里,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陪母亲到斋堂吃斋。

母亲吃素已经很多年了,她吃的是花素,先是初一、十五吃素,后来吃素的天数越来越多,现在几乎快全素了。

去斋堂的路上,经过一个回廊,回廊窄且长,来往的人多,母亲总靠边走。有人的地方母亲靠边走,没人的地方母亲仍是靠边走,如果遇上几人一起说着话走过来,母亲就会早早地更靠边,停下来,让那些人先走。母亲这是在让路。让路,是山道上、水路上的乡下人才有的习惯。在我的生活里,让路已经成了一个久违的词,一个久违的礼数。母亲突然把这一遗落在山道上、消逝在水路上的礼数带到了昭觉寺的回廊里。

齋堂人已不太多,快过吃斋的时间了。母亲找地方坐下,我去取斋。一碗米饭一碗煮厚皮菜,一人一份。尽管饿了,我咽下去却慢。母亲在我的对面,端端庄庄坐着,左手端碗,拇指扣在碗沿上,另外四指扣着碗底,左手肘支在桌上,形成一个“V”字形。母亲右手持筷子,拈了菜,不直接送嘴里,而是轻放在碗里,也不是随便轻放在碗里,而是小心地轻放在方便吃进嘴里的碗边。母亲将菜放在碗边,不会马上吃,而是将菜和米饭拌一下,小心地送进嘴,小心地咀嚼,满足地品咂着米和菜的味道。盛着米饭的碗,一直被母亲尊重地端着。

小时候,在农家小屋里,母亲说,人的一生是从吃饭开始的。她说,看一个人将来有没有出息,有没有造化,看一个人的吃相就知道了。所以母亲常教她的儿女们,坐要有个坐相,吃要有个吃相。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走南闯北,似乎还觉得自己混出了点小出息,但与对面端端庄庄坐着的母亲相比,论做人,恍然觉得,儿子还差母亲很远。

碗里最后一粒米被母亲送进嘴里,母亲才小心地将碗轻放在桌上,又将盛菜的碗重叠上去,再小心地将筷子横在碗上。一张小纸巾,母亲用它小心地擦嘴,小心地擦手,再小心地轻沾桌上的点滴汤水。一张小纸巾,用过这么多地方,母亲才小心地将它放进桌下的纸兜里。

昭觉寺,后来我常去,有时陪母亲,有时一个人。陪母亲的时候,就像重读一篇暖心的文章一样,重温母亲举止里的恰到好处。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很感谢,很感动。感谢母亲那天突然说想出去走走,感谢我那天没别的杂务,我才有机会安心地陪在母亲身边,用心地看母亲走路,看母亲伸手取香,看母亲与迎面走来的人点头让路打招呼,看母亲对一粒米、一片菜的珍爱,看母亲端着碗时的端庄和享受。感谢之后,是感动,是一个儿子在母亲用无声的行动,教会他应有的生命姿态之后,油然而生的感动。

(有删节)

技法小贴士

1.顺叙的写法,使文章次序井然、条理清晰地再现了母亲吃斋饭时的端庄与享受,母亲的言传身教掺着爱的温度,其对子女的教诲体现在一言一行中,润物无声。

2.细节描写,形象传神。母亲吃斋饭时举止享受且端庄,描写时抓住了细致的动作,丰满了母亲的人物形象。

3.富有温度的语言,情感真实动人。作者将内心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意融入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母子间的温情。

猜你喜欢
回廊端庄吃素
时光回廊
《回廊亭》延期上映
吃素的猫
驾驶黄昏的人
回忆
吃素就一定健康吗
端庄杂流丽 刚健含婀娜——晁岱双书法艺术管窥
吃素吃荤 互不侵犯
书贵端庄与静穆——谈阚景荣小楷书法印象
叠字回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