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执行|采编中心(融媒体中心)
青岛纺织谷,由原国棉五厂改建而来(王立群/摄影)
无论对山东还是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而言,2023 年都是值得记忆的一年。3 月,国家工信部正式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7 月,山东省工信厅正式开启省级工业遗产认定工作,这在山东尚属首次;8 月,中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将拉开序幕,工业遗产被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其中……
虽然我们对中国传统手工业是否属于工业遗产的讨论仍无定论,但现代工业遗存无疑是当下工业遗产保护的主要目标。
1875 年,济南泺口黄河南岸,山东机器局正式创办,两年后全面投产,开创了山东近代工业的先河。150 多年的时间里,山东工业随时代发展大步向前,为民族工业之崛起和共和国现代工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工业伴随技术的发展更新迭代,一批老工厂告别喧嚣归于沉静,但它们为山东工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应被遗忘,工业遗产保护就此被提上日程。
2006 年,《无锡建议》草案发布,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走上前台;2007 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首次将工业遗产列入普查序列;2010 年,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学术委员会成立;2017 年,工信部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
在山东,学界对工业遗产的调研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已经展开。伴随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工作的推进,至2021 年,山东有14 项工业遗产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仅次于四川,排名全国第二位。但这依然只是山东珍贵工业遗产的冰山一角。在繁华市井、在乡野深山、在黄渤海沿岸、在胶济铁路沿线、在黄河运河流域,仍有太多工业遗产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保护、去开发利用。
伴随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工业遗产保护的新征程在2023 年正式开启。轻轻擦去工业遗产在时代狂奔中沾染的灰尘,她们那美丽的脸庞,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让山东现代工业发展之艰辛与荣耀,被世人看见,被时代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