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郭学军
工业遗产是承载着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忆,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市作为清末国内第一个自主开埠的省会城市,留下了从近代工业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工业发展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大量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济南工业发展的沧桑变化,也给济南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许多难以磨灭的时代记忆,是泉城济南弥足珍贵的历史地标。
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济南泺源造纸厂、山东化工厂、济南柴油机厂、济南国棉一厂、济南国棉二厂、济南国棉三厂、济南国棉四厂、济南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济南汽车制造总厂……一家家老企业,一座座老厂房,一台台老机器,一件件老商标,一份份老档案,承载着成千上万济南市民和产业工人的珍贵记忆和“乡愁”。
位于莱芜区的709 印刷厂山坡上的职工宿舍和水塔
济南钢铁总厂保留下来的凯旋门式工厂大门
然而,伴随着企业兴衰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再加上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重要性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工业遗产被废弃损毁,一些被拆除,带给人们的,是许多遗憾和无奈。可喜的是,近年来,工业遗产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保护工业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增强。
几年前,济南市规划部门曾调查公布过济南市中心城区近百处工业遗产建筑,并对这些工业遗产建筑进行了分级,具体分为优秀工业遗产建筑、比较重要工业遗产建筑、一般工业遗产建筑三个保护等级,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内。比如,对于其中的9 处优秀工业遗产建筑,要求按照文物标准进行保护。对于19 处比较重要的工业遗产建筑,要求严格保护特色构建,不得破坏内部结构,不得破坏整体外观风貌。这也是济南首次将工业遗产纳入法定保护体系。2021 年9月,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 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老工业地区重构制造业竞争优势和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建设动能充沛的“产业名城”和产城融合的“生活秀带”。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对于济南市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起到强力推动作用。
位于槐荫区的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保存基本完好的德式水塔
目前,济南地区获评的国家工业遗产数量已有四处,分别是:济南第二机床厂、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山东省邮电管理局旧址、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其中,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是济南主城区之外获批的第一处国家工业遗产,也是全国第一处获批的粘土矿类国家工业遗产。
上图/位于槐荫区的济南第二机床厂,1951 年建设的老车间还在使用
下图/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的原8071 厂房
另外,济南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也渐次展开。如:709 印刷厂打造成了山东小三线纪念馆和党建教育基地;济南二钢保留下一座轧钢车间和附属机器,在原建筑基础上设计规划,打造成一处钢铁工业文明展示场所和企业服务中心;济南第二机床厂利用老办公厂房打造成厂史博物馆,其他老车间继续活化使用;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办公楼打造成厂史馆;山东省邮电管理局旧址变身为山东省邮电博物馆;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利用老车间打造工业文化博物馆,入选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设立的工业文化专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济南成丰面粉厂正在修缮改造为综合文创基地;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离合器厂厂房改造成JN150 文化创意产业园……
然而,由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大都是公益项目,尽管社会效益很大,但短期内很难产生经济效益,遇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经济发展利益相矛盾的情况时,被舍弃的往往是工业遗产。因此,现在仍有一些工业遗产面临拆除,或无限期闲置废弃。如果不尽快加以保护,再过几年,济南遗存的工业遗产会越来越少。因为和其他历史遗存一样,工业遗产也属于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损毁一处就消失一处。
位于章丘区的山东百脉泉酒业公司在抗美援朝时期支援前线用过的酿酒老窖池
近几年,笔者探访了分布在济南各区县的几十处工业遗产,每每看到保存下来的宏大工业遗产建筑,都不禁惊叹于机械化大生产的宏伟力量,以及工业建筑之美。每每看到处于山区的小三线军工工业遗产,都不禁对三线军工人顿生一份敬意,感叹于他们当年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辛,战天斗地的豪情。而每每看到一些标志性的重要工业设备被拆除,一些曾经是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首台套”的机器设备被当作废钢卖掉,仅存下空空荡荡的厂房建筑矗立在那里,“有饺子皮,缺饺子馅”,心中则不免生出深深的遗憾。
总体来看,济南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方面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还没有特别叫响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范例。因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工业遗产调查统计,形成数据库、分布图,对于现存状况较好的工业遗产挂牌保护,在此基础上,创新思路,分类施策,对工业遗产进行活化利用,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为提升济南工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的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保存基本完好的德式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