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 郭 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需要企业科学合理地控制成本,保持市场竞争力。管理会计将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导向,充分利用管理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借助会计表达工具,有效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入手,研究了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效果的相关措施。
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来看,可以为企业在各个生产阶段的成本、利润等进行预测,构建企业经济指标体系,推动企业做好资金筹集,并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特别是业财融合,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企业各项业务工作中,各种类型的财务数据为企业经济决策服务,提升企业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特别是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管理会计在加强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企业内部协调性相对较差。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会计工具运用不够重视,将成本控制工作单独压给企业财务人员,导致很多重要的成本控制任务不能全面有效落实到位,部门内部之间协调性不足,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部分企业错误地认为成本管控进需要生产部门加大力度,也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成本控制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发力,需要将全体员工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推动企业取得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
2.管理会计工具不能被有效量化。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使用情况来看,管理工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所以,很多企业开始使用管理会计。但是其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很多企业在使用了管理会计后,对该方法具体使用的效果没有及时和全面记录,这就导致不能从生产数据、财务数据中将管理会计工具的实际运用效果有效判定出来,导致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与资金精细化管理工作并没有针对性的数据依据。
3.企业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较为缺乏。随着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成本控制工作提出的要求越高,对于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应用效果自然也随之升高。但是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使用情况来看,人员素质和能力不高的问题明显。随着企业进入到现代化企业发展阶段,对于优秀的管理会计人员的要求会更高,特别是当前市场中供给和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企业更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管理会计人员的招聘和提升力度。
1.全面做好生产经营时期成本利润预测工作。从当前企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企业需要将现代企业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构建起成本管理、技术管理与开发、生产销售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管理体系。首先,企业财务人员要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将数学模型、统计模型、会计模型等各种类型的核算方法应用到其中,对企业成本利润作为较为科学精准的预测。在具体实施时,财务人员需要对企业生产成本构成的明细项目进行准确预测,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变动,对企业制造费用、折旧费用、员工工资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而精准预测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其次,根据企业月度销售量和销售的价格,相对客观预测出企业外销收入。再其次,对企业各种类型的特殊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工资兑现、停产检修、政策影响等特殊事项产生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对当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从利润、成本及产量等方面给出精准预测,通过同比与环比对比的方式,找出差距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完整的报表,为企业领导层做决策提供支撑。
2.构建经济指标体系落实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对于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开展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特别是企业需要从自身特点出发,构建完整的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例如,将企业的技经指标、资金占用、降本增效、市场利润等各种类型的指标,作为企业重要考核指标,根据年度、季度、月度对各个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将结果和职工的工资薪酬等挂钩,如果未完成,则按照年初责任制扣除结算工资。对于未完成的指标,按照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中存在的偏差进行针对性修正,确保企业预算考核指标可以全面完成。
3.全面加强企业预算管理。首先,在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全面增强企业预算管理实效非常关键。在具体实施时,首先,企业需要对企业预算管理架构进行重新构建,结合企业实际,可建立企业预算管理小组,由企业财务总监与总经理对预算管理事宜直接负责,并以企业财务部门为主体,从其他科室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小组。同时,健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体制机制,重点从预算管理目标、编织预算流程、人员岗位职责、预算控制等方面进行明确和细化。在预算管理中,对于企业的资金精细化管理、销售、物流及采购等内容应当全面覆盖。其次,对于预算管理的方向和维度企业需要重新拟定,因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差异,在拟定管理维度时,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对于企业基层部门,需要从企业整体目标出发,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预算管理。二是对于具体的业务产品,应当从仓储模块、物流模块、销售模块及生产模块等模块出发,开展针对性的预算管理。三是对于企业中层部门,应当按照利润中心进行划分,按照产品开展预算管理,例如,采购环节、供应商环节等。此外还有客户维度,企业按照客户群体的不同,划分不同的产品和客户群体,构件预算管理观念。在产品销售时,企业应当考虑直销、网销等渠道的差异,按照交易渠道的不同,开展不同的预算管理工作。再其次,全面落实预算管控措施。企业在制定了预算管理的内容之后,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预算管理,企业财务部门必须严格审核各个部门费用支出,推动各个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支出资金。同时,根据部门的不同,建立不同的预算管理台账,对企业资金支出进行详细记录。对于财务部门,还需要对每月、每季度支出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定期组织召开企业预算管理分析会议,重点对实际资金使用和预算资金支出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研究提出优化和应对措施,便于后续工作的展开。最后,在具体操作时,企业可以将某单一维度利润作为预算开展的核心,将这一内容作为核心,针对性编织财务支出、资本预算及盈利预算等内容,例如,企业可以将机构部门预算优先编织,然后再将产品预算作为工作开展的重点,编织出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营销预算等。企业也可以将业务产品预算优先编织,并将业务产品预算作为工作开展的核心,再针对性编织出客户预算、部门预算。在这种模式下,部门预算是预算开展的基础,在实际操作时,企业可从实际出发,采取先进行客户再进行部门的预算方式,这种模式有助于企业业务发展与企业盈利相统一,有效提升预算编织科学性水平。在所有的预算管理中,全面加强现金流量管理非常关键,对于资金应当做到统一调拨使用,确保科学安排资金。同时,企业应当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对现金流量使用管理办法应当严格遵守,确保企业资金使用。
4.构建完善核算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强化奖惩力度。企业应当在每年年初制定责任制考核指标,将各个指标全面细化到所有的工序和岗位上,明确具体的负责人科室和人员,将责任制指标完成情况和具体责任人的岗薪绩效挂钩,按照年度、季度及月度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完成质量相对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于指标未完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进行针对性地惩罚,考核扣奖必须全面落实到位。通过严格、透明、科学的考评,将每个责任主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推动各项考核指标的全面完成,最终确保企业各项预算目标全面顺利完成。
5.注重利用成本作业法。管理会计的重要一项分析内容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首先,在管理会计实际应用时,充分利用成本作业法非常关键。在具体实施中,企业要注重分析不增值的作业内容。所谓增值作业就是必要的作业内容,例如,企业的存货维护、存货整理、存货归类等。对于因为供产销等原因导致的停工减产等不必要的作业,会导致企业出现浪费问题,这些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明显,企业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对于各种类型的增值作业企业要注重分析,特别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增加的作业,应当作为企业重点分析的内容,例如,生产技术的投入使用、供应商选择等内容。再其次,企业需要针对性增强各个作业环节的关系分析,对企业“作业链”开展结构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是由各项作业活动为支撑的,企业需要针对性提升“作业量”之间的关联度,全面增强企业管理效率。
1.全面转变成本管控意识,构建良好企业文化。全面增强成本管控意识对于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非常关键,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对于提升企业核心价值非常关键。为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在成本管控时,不能局限在企业内部产品生产上,更需要从企业整个产品价值链的层面,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全面审视。这种企业文化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生命周期成本,更有助于提升产品价值,推动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企业需要将整体优势发挥出来,对成本进行全面管控。不但要重视提升全体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还需采取财务利润分享计划、绩效管理等方式方法,推动员工力量的有效凝聚,提升员工的成本管控观念。此外,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分析,将好经验、好做法凝练升华为制度机制,为全体员工思想观念、认识理念的提升夯实企业文化基础,从而打造出更有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2.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对价值链流程进行优化。企业全面实施价值链管理,需将对业务流程的优化作为工作前提。企业应当从整体角度出发,通过消除非增值作业、提升增值作业等手段,对当前的重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提升,还需要配套构建以流程为中心的工作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将云计算、大数据等作为根据,通过对各个部门信息进行及时获取并分析的方式,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减少企业信息成本。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不但可推动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也可以为企业与其他外部经济主体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3.科学制定成本控制指标,强化目标管理。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构建科学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质量、效益、经济及技术等全面结合,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各个要素的实际数值和目标数值存在的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从而推动整体效益达到最优的状态。并将上述作为基础,对成本管控的目标进行多层面测算,将相关的目标定位在历史最佳状态或者处于同行业最为先进的水平上,从而根据生产成本组成要求,将各种类型的费用降低到最低,并根据项目和类别的差异制定出目标控制计划。这里需要关注的是,在成本目标设定与临界值选择时,需要全面考虑企业实际经营特点、所处行业实际、历史经营数据和产品生命周期等各种类型的参数,保证符合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各种类型指标在设计时,应当和实际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特别是各项数据的阈值区间,应当尽量为企业量身定做,最大限度缩小数值的范围,推动企业各个经济指标实现个性化定制。此外,在企业目标管理时,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将相关的目标和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及标准成本管理等会计工具相结合,在充分运用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持续健全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推动构建现代化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为企业增强成本管控效率夯实基础。
4.对管控流程进行严格把关,推动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从多数企业成本管理流程来看,很多情况下,均是以劳动力分工作为基础,容易出现产品生产流程和成本管控流程脱节,不能提前采取措施进行事前计划与事中控制。因此,企业在管理会计中,需要对成本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将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达到低成本下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有效提升。此外,企业需要对改进后的成本管控流程进行严格把控,推动成本管理和精益生产等有效结合,实现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及售后等各个价值链条上最优的成本管控,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非增值作业全面消除,有效控制资源耗费,提升价值链总成本、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在企业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管理和发展举措,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通过落实各项管理会计举措,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取得更加稳定的发展。同时,在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推动企业各项战略目标的达成,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