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 胡 博 葛爱英
航空类高等院校在“党建+”工作中“践行航空报国初心 担当立德树人使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高等院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验做法的梳理和总结,以“无损检测”专业的发展建设为载体,研究“践行航空报国初心 担当立德树人使命”的实践。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结合无损检测专业特色,形成了“三提升”的工作机制。通过一系列重点工作举措,在先锋表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产学研用和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成果。
江西是新中国航空产业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致力于航空产业的跨越性突破。南昌航空大学以航空工业发展需求为办学特色和导向,实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高校职能,建设工科优势突出、航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1979年开始筹建无损检测专业,专业设立之初,旨在服务军工武器生产,从创建之始便赋予了专业办学服务国防、服务航空的特质。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建设,始终坚持以无损检测为特色,聚焦国家重大工程的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技术,服务航空和国防工业,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方法门类最全的无损检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依托无损检测专业成立了教工党支部,进入新时代,这些要素为党支部的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专业办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烘托了浓厚的发展氛围。
立德树人是高等院校的立身之本,南昌航空大学是航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无损检测专业是高等院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特色、专业特色、行业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依托专业的发展建设,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具体化为“践行航空报国初心 担当立德树人使命”。
新时代为高校院系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地高校涌现出一批典型的新经验新做法,对此作出一些总结和梳理。从实践层面和实证角度,对高等院校开展主题教育的状况有整体的宏观把握,探寻工作规律,并结合江西地域工业发展特色和南昌航空大学及无损检测专业的实际,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路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提出“必须完善和发展党内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强调“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因此,各地高校开展了长效机制研究。构建长效机制,有助于强化高校党员的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为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高校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立德树人”开展相关实践的创新做法,除了一般性的理论研究,结合高校、学科、专业的实际特点开展并落实主题教育的成果,是较为突出的实践做法。例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肩负起空天报国的历史使命,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进程中践行忠诚与担当。四川农业大学深入挖掘红色校史,弘扬新时代“川农大精神”和川农大红色文化,充分发挥了高校红色档案工作的育人功能。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大学精神,继承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建设船海核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1.工作机制。依托无损检测专业成立教工党支部,在“践行航空报国初心 担当立德树人使命”的道路上,进行了相关工作机制的建设。支部所属上级党组织建立了“一个统领、两级协同、三大抓手、四个起来、五个到位”的工作运行机制。支部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建了融、建、带、创、凝“五步党建工作法”。“融”是党政齐抓共管,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开展。“建”是突破传统支部建制,将支部建在学科、重点项目和科研团队上,与行业企业开展支部共建。“带”是一级带一级,落实“党委—总支—支部—党员—群众”层级工作责任制。“创”是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科竞赛领域争创佳绩。“凝”是及时总结党建工作形成工作案例,不断凝炼经验和特色。结合无损检测专业特色,形成了“三提升”的工作机制。
(1)学习理论强武装,提升制度执行力。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加强宣传教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主题党日等制度。
(2)选优配强领头雁,提升示范带动力。支部书记具有高级职称,是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是学科和专业骨干成员。支委班子均为博士和业务能手。支部书记和支委均参与系部重点业务(如人才引进政治审查)的决策与管理,强化党支部对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领导。支委班子能够发挥表率作用,团结师生、依靠师生,使党支部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3)创建共建新模式,提升航空服务力。支部坚持贯彻“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和无损检测专业的航空特色优势,以“专业优势创支部特色”、“全员聚焦引学科发展”、“支部共建显服务能力”为抓手,实现了党建业务双融双促,重点聚焦航空报国精神引育、航空背景科研难题攻关和航空企业工程技术服务。
2.工作举措。(1)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扎实做好主责主业。①优化学习形式。带动党员主动学理论、乐于悟原理;带“活”三会一课,把枯燥的三会开得生动有趣,古板的党课上得鲜活灵动;以奉献日、服务日、学习日为基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列出志愿服务、红色教育、知识竞赛等活动清单。用“巧”学习强国平台,丰富知识、知晓大事,超过半数同志每天满分学习,全部同志达到每天最低三十分,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②强化工作领导。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为本支部党员,定期到支部讲党课、加强理论、专业及学科指导。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委员、院长先后联系本支部,加大对支部工作指导力度,保障正确的政治方向,使专业办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支部书记兼学院纪检小组成员,参与全院纪检监督工作,将纪律挺在专业建设业务的前面。③加大宣传力度。聚焦一线师生,围绕党的建设、师德师风、教学科研、学科发展、项目攻关等领域集中报道党员先进事迹、师生奋斗优秀案例、工作进展等。近年来,在不同层面的媒体上发表各类报道百余篇,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正能量。④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党员志愿者服务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慰问困难教职工和党员、党外人士的团结统战工作等,优化教师成长环境,真情关爱师生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战斗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普通教师“扫除”障碍。
(2)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党建业务双融双促。①学习党史凝共识。从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到常态化学习,从党员骨干讲党课到策划党支部共建兴国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等系列“学、思、践、凝”等环节,激励支部全体党员勇于担当作为,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专业学科建设共识度。②选优配强夯堡垒。对照“双带头人”建设标准,选拔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担任支部书记和支委,参与系部重点业务的决策与管理,均能够发挥表率作用,使党支部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③注重思政育人才。利用无损检测行业特色,通过“航空报国、卓越精工、大国工匠”等课程思政主题,推进本专业所有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名师、老教师在教学、学术和行业领域的传帮带作用,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积极做好人才培育和储备。④全员聚焦谋发展。支部全体党员作为中坚力量,主导学科平台规划与建设,筹建了四个行业特色实验室,对江西省一流学科、国防特色学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形成了强有力支撑,实现党建引领作用与学科资源聚集效应在全员谋发展上的大聚焦。⑤支部共建强优势。党支部先后和中航工业洪都公司、昌飞公司、上海商发、江西电建结对共建,在促进双方党建水平提升的同时,将本专业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应用到航空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实际检测需求中,促进产学研用的落实和卓越人才的培养。
3.工作成效。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形成了“支部-专业-学科-平台”动态循环链,较好地解决了“党务、业务互动性不强,支部、系部运行两张皮”现象,实现了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并互相促进发展提高,党员的先进性得到有效激发,支部的党建工作得到学院党委充分肯定。取得的进展成效可用六个“新”概括。
(1)勇于担当显时代奉献精神——先锋表率“新”形象。在大大小小的考验和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党员积极参与抗疫防控工作,为学生返校后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大量防疫物资。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为专业师生排忧解难;由党员教师成立学业帮扶小组,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业困难问题。全面提升支部党员活力,重点攻坚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大力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决心和信心。
(2)培根铸魂促人才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新”台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崇高使命。本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全体学生通过开设的实践性训练环节“科研创新训练”进入科研团队,参加各类科研项目的实际进程和运作,建立了完善的“导师制”、“科研助手制”体系。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竞赛方面,支部党员指导的学生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3)显特增色创一流科学研究——学科科研“新”高度。突破传统支部建制,探索以党建促进科研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支部支撑的“仪器科学与技术”是江西省“双一流”学科和江西省高校首批学科联盟单位,十三五期间“双一流”建设考核优秀,获批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学科“高峰特色学科”建设。支部骨干党员积极参与第五轮学科评估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发挥了重要表率作用。支部党员连续三年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三项。
(4)聚优夯基扬无损之帆奋进——人才引培“新”突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做好师资队伍建设。柔性引进中组部“万人”一名、“中科院百人”一名,客座教授若干名,在学科平台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上做出了较大贡献,并作为流动党员参与导学团队活动。支部党员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双千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六人次。新进博士全部进入科研团队,“师徒式”培养模式和团队育人共同体发挥出良好示范作用。教师全员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人员证书八张,行业、学会高级培训教师资质十二人次。
(5)产学研用践航空报国精神——服务社会“新”模式。支部党员积极对标国家发展战略,持续践行“航空报国”精神,为航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校企结合进行结对共建,签订共建协议的有四家航空企业,一家航天企业,两家地方企业。近一年,达成二十多项产学研合作意向,建立四个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有效促进产学研用的落地和卓越人才的培养。以本专业的无损检测技术为支撑,与中航发黎明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成为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样板,与中航发长江公司共建大学技术中心。
(6)合作开放推共享共赢发展——对外交流“新”格局。专业和学科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统筹国内外一流教育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渠道协同的对外合作办学。面向特色学科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与美国安博瑞德航空航天、英国伍斯特等大学开展本硕连读和硕士双学位合作项目,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多所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公派博士生留学项目,学科已有六十余名学生在国外攻读博硕士学位。
以无损检测专业为载体,围绕“践行航空报国初心 担当立德树人使命”深化建设,探索实践经验,发挥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体现到教学和科学研究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高校党员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南昌航空大学一代又一代无损人矢志不渝的“践行航空报国初心 担当立德树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