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里特·拉姆库玛 邢玮/编译
酷暑下,太阳能发电站的“割草工”依然在毫无怨言地工作。该发电站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迪波特,占地面积600公顷。草长高了会遮挡太阳光线,不利于光伏板工作,但45岁的牧羊人伊利·瓦尔德兹表示,草长高了也不怕,因为他的绵羊“割草工”自会吃掉它们。
近些年来,美国的太阳能发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对瓦尔德兹等牧羊人来说无异于天赐良机。绵羊一下子成为了可再生能源的专用牲畜,它们每年为太阳能发电站完成的割草工作,其价值高达数百万美元。“我们的生活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瓦尔德兹欣喜地说。他的羊群预计每年可以为他带来几十万美元的收入。
2018年,美国仅有2000公顷的太阳能发电站“雇佣”绵羊割草,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激增到了1万多公顷,牧羊人平均每年可以从1公顷土地上赚到1235美元。
太阳能发电站的工作人员尝试过许多割草的办法,但囿于光伏板的特性,好多显而易見的方案并无法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站。以割草机为例,它虽然好用,但很难深入到光伏板下方去割草,而且容易误伤设备。
工作人员于是就想到了生态放牧,不过,考虑到太阳能发电站的特点,并不是什么牲畜都可以用。牛和马就不行,它们个头太大,没法到光伏板下面去活动。山羊个头小,倒是可以钻到光伏板下面,但山羊很淘气,动不动就啃电线,或者爬到设备上去,因此山羊也被淘汰了。绵羊就不一样了,它们个头小,性情温顺,还是十足的吃货。“雇佣”绵羊当割草工再合适不过了。
迪波特的太阳能发电站有1700只绵羊,这些绵羊都是瓦尔德兹的,太阳能发电站每年都要向他支付一笔费用。你如果来到现场,就会发现这里既可以听到绵羊的咩咩声,又可以听到设备运行的嗡嗡声,规律的嗡嗡声说明光伏板正在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瓦尔德兹总共有2000只绵羊,他带着这些绵羊,同时为三家太阳能发电站提供服务。绵羊由他、妻子、三个孩子以及十位雇员共同负责。七年前,瓦尔德兹转型为牧羊人,在此之前,他本是一家混凝土公司的老板。那时,他读到一篇文章,上面提到欧洲太阳能发电站如何借用生态放牧解决割草难的问题。再后来,他碰巧遇到一名技术人员,当时由于附近要建太阳能发电站,这名技术人员正在发愁如何解决场地割草难的问题。这次偶遇让他看到了商机,很快,他就卖掉了混凝土生意,并花费3万美元购买了27只母绵羊。
霍华德正看守着他的羊群。
在太阳能发电站驻足抚摸绵羊的克里斯蒂·金
其实,用绵羊维护场地的想法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一战期间,白宫为了除杂草,就曾经养过绵羊。话虽如此,太阳能发电站兴起以前,养绵羊这个行当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非常不景气。
一些看好生态放牧的牧羊人不惜借款扩大养殖规模。42岁的霍华德是一位资深牧羊人,他和瓦尔德兹等牧羊人交流后,当得知他的同行凭借太阳能发电站的合作而收益颇丰时,毅然决定投资50万美元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这笔资金有不少还是借的。最终,他拿到了和太阳能龙头企业合作的机会。他的住处与公司旗下的太阳能发电站相距600多公里,为了工作,他举家搬到了发电站附近。
牧羊人的生活并非田园牧歌式,至少对太阳能发电站的牧羊人而言并非如此。太阳能发电站哪里的草长高了,霍华德就得将绵羊和围栏迁到哪里,每换一个地方,他还得带上水箱供绵羊饮水。另外,绵羊光吃草还不够,他还得为其提供饲料作为补充。
许多在太阳能发电站放牧的牧羊人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专门选取了不太需要剪毛的品种,其中就包括黑头白身的杜泊绵羊,以及最早作为肉羊培育的卡塔丁羊。
太阳能发电站也会为这些“四脚割草工”提供生活上的便利,比方说用于饮水的水泵以及用来休息的羊圈。
硅谷牧场是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一家太阳能发电服务商,副总裁迈克尔·鲍特分管可再生能源及减排业务。如他所说:“绵羊是割草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他称现今的难题是找不到足够的绵羊。他的工作有点像中介,专门为牧羊人和太阳能发电站牵线搭桥。
在太阳能发电站工作的绵羊“割草工”
霍华德正在安抚刚生了宝宝的绵羊妈妈。
2018年,鲍特迎来了人生拐点。当时,硅谷牧场拥有一个20公顷的太阳能发电站,为了割草,公司租借了一群绵羊。壳牌石油得知这一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决定出资收购硅谷牧场的部分股权。如今,壳牌旗下5000公顷的太阳能发电站都可以看到硅谷牧场的绵羊。
牧羊人如今也成了稀缺人才。美国太阳能农场协会联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两所高校,有意设立相应的培训项目,为美国培养更多的牧羊人。
“能源方案”公司专门做太阳能发电站的铺设工作,克里斯蒂·金是该公司的项目主管。在与霍华德的羊群接触期间,她爱上了那些可爱的羊羔,甚至专门将一只养在了家里,取名科尔迪纳。她非常喜欢科尔迪纳,给它喂奶,带它出门遛弯,甚至一度让它睡在床上。不过,科尔迪纳个头大了就没那么讨人喜欢了,如今,它已经干起了吃草的工作。金表示,她有时候在太阳能发电站散步,会偶遇这只昔日的爱宠,她还说该发电站一年发的电可以保障4万户家庭的用电。
[编译自法国《国际邮报》]
编辑: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