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地区牛羊产业发展分析

2023-09-06 17:13董国际袁东波尹念春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丘陵地区牛羊牛肉

董国际,袁东波,尹念春

(1.四川省南部县东坝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南部 637324;2.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3.遂宁市农业农村局,四川遂宁 629000)

四川盆地按照方位和地形划分,可细分为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三部分。其中,川中丘陵地区主要包括遂宁市、南充市和广安市等,是典型的方山丘陵区,以丘陵广布、溪沟纵横为其显著地理特征。丘陵褶皱平缓,坡度在6~15°,平均海拔在300~600m,适宜可放养的如牛羊等草食畜禽生长。该地区的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玉米种植面广,秸秆等种植业副产物丰富,具有发展草食畜类产业的优越资源禀赋。四川是全国牛羊生产大省,牛存栏长期保持全国第一位,羊存、出栏居全国第五和第六位。全省人工种草面积1238 万亩,各类饲草干草产量约778.0 亿kg,可载畜8436.1 万个羊单位[1]。近年来,受粗放的生产方式、种源缺乏、企业带动力不足、较低的养殖比较效益等制约因素影响,牛羊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如何实现四川牛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川中丘陵地区畜牧产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文章以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为视角,分析川牛羊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提出建立产业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其他丘陵地区发展牛羊产业提供理论参考。

1 优势

1.1 饲草优势

四川中部低山、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平均降雨量在800mm 以上,气候条件适宜牧草生长。该地区的天然饲草资源以林下草场和草甸天然牧草为主,草山草坡资源丰富。近年为生态保护执行的退耕还林政策,更是储存了大量优质林下饲草资源,为草食动物生产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玉米、水稻是该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广,仅遂宁市2022 年玉米种植面积约180 万亩,年产秸秆约220 万t,经菌种发酵、黄贮和糖化加工后的玉米秸秆和氨化加工后的稻草等种植业副产物也是肉牛肉羊粗饲料的优质来源[2-3]。

1.2 地理优势

四川中部丘陵地区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区位优势明显,该地区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消费潜力巨大,牛羊肉产品的供销区域得到有效拓展。与川西牧区的牛羊肉产品相比,因其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市场价格更具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也为牛羊产业饲料调运等提供了便利。同时,遂宁市蓬溪县蓬南镇建有川渝牛羊交易市场,可以辐射带动重庆市潼南区、四川省绵阳市、南充市和广安市等周边川渝地区的牛羊养殖户,为他们的牛羊交易、供应营销、分享养殖技术和信息共享提供极大便利。

1.3 市场优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人们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引领消费升级,加上人们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理念的转变,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要特点的营养价值更高的牛羊肉得到人们的认可,拥有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构成了巨大的肉制品消费市场。据统计,2021 年中国牛肉产量已经达到698 万t,与1980 年的26.9 万t 相比,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3%。自2019 年起,中国牛肉消费量已经超过巴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牛肉消费市场[4]。但是受制于养殖周期、饲养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牛肉、羊肉供给量严重不足,加之活牛进口的限制,牛肉供需缺口日渐扩大,制约了牛肉消费量的增长速度。2022 年7 月,中国从世界各地进口27 万t 牛肉,价值达到创纪录的19 亿美元[5]。因此,牛肉、羊肉市场处于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状态,导致牛肉价格在2000—2021 年一直呈上升趋势[6],国外将中国牛肉价格走势图形容为正在起飞的飞机[5]。受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和猪周期的影响,猪肉供应也一度出现紧张局面,牛羊肉的供应成为解决这一局面的良方。

1.4 政策优势

为顺应市场需求,推动牛羊等草食畜牧业“降成本,补短板”,粮改饲、提质增效、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近年国家提出的优化畜牧养殖结构的几项重要措施。这些政策主要立足种养循环发展,引导种植优质饲草料,同时也因地制宜在适合种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行牧草,推动草畜配套,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走出一条循环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链式发展的畜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种养双赢。四川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牛羊生产基地,牛羊存栏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为提升畜禽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四川出台11 条措施全面推动川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7]。

2 现状

2.1 生产方式粗放

因种用牛羊价格偏高,市场拉动力小,政策驱动力度不强,四川中部丘陵地区肉牛、肉羊养殖仍然以传统养殖为主,规模化比重仅仅只有30%。良法、良种、良舍、良料不配套,科学舍饲育肥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设施较差,饲养管理粗放,商品意识和科技意识不强,导致肉牛肉羊生长速度慢、出栏周期长,生产成本较高,养殖成本竞争力不足。

2.2 牛羊种源缺乏

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内缺乏牛羊种场或繁育场,能繁母畜扩群增量带动力不强,采用传统养殖模式的主要是自己选留种牛、种羊自繁自养,导致生产性能退化严重,或外地购买犊牛或羊羔育肥,品种杂,繁殖率低,品质不高。并且,养殖母牛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规模养殖户养殖母牛意愿不强。

2.3 企业带动动力不足

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内现有的规模化肉牛羊养殖企业生产规模和饲草资源供应不配套,主要采用外地引进、本场育肥和本地销售为主的发展模式,新业态新主体发展滞后。畜产品加工能力较弱,现有的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内联农户和外联市场的连接机制不够健全,带动肉牛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养殖企业与周边农户之间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共赢的共同体,产销衔接不畅,带动力不足。

2.4 养殖比较效益偏低

与生猪、家禽等品种的传统养殖产业相比较而言,肉牛和肉羊养殖生产周期长、投资大、资金占用成本高、地力资源占比大、见效慢,比较效益偏低。一头肉牛从出生到出售一般需要饲养一年半左右,购买犊牛育肥需饲养一年左右。饲养生猪的出栏周期为6 个月,养殖肉用家禽的出栏周期为40~60d。饲养一头肉牛需占土地3m2,饲养成本约1.3 万~1.7 万元(饲养方式和品种不同成本有所差异),利润约4000 元;而饲养一头猪占地1m2,饲养成本约1800 元,正常年份利润约300 元。肉牛和肉羊养殖行业的特殊性,限制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一般养殖户不敢轻易涉足,肉牛肉羊养殖业成为重资金产业。

2.5 生产制约因素增多

一是养殖用地难度大。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占用土地越来越多,受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很多荒山、荒丘、荒地都被调整为林地,能有效用于养殖的土地十分有限,加大了肉牛肉羊养殖场规划选址和用地难度。二是环境压力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日益突出了与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发展的矛盾,制约了肉牛肉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 头肉牛的粪污产生量相当于5 头猪,3 只羊的粪污产生量相当于1 头猪,中小规模的肉牛肉羊饲养中的粪污处理方式较其他畜禽养殖中的效率低下、利用技术资金占比大,粪污处理和臭味控制难度大,牛羊养殖量增加势必会加大环保压力。三是政策驱动动力不足。四川中部丘陵地区获得中、省牛羊产业发展支持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导致政策驱动动力不足,项目资金扶持较少。并且,肉牛肉羊养殖、屠宰和精深加工等企业普遍为中小业主,获得贷款的能力较弱,贷款总额也很有限。

3 建议

3.1 抢抓发展机遇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抢抓西部地区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潜力巨大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实现产业协同布局、协同发展[8]。在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大力发展川牛羊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为建设四川现代农业“10+3” 产业体系绘就绿色牛羊的一个分支。在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四川中部丘陵地区牛羊肉自给率85%,保障全省肉食品供应安全和全国肉食品供应多样性。

3.2 狠抓市场主体培育

把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作为现代牛羊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充分发挥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主体活力,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实现养殖户增收,企业增效目标。不断强化企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延长牛羊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附加值,实现牛羊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

3.3 狠抓良繁体系

以提升良种生产能力为目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和鼓励养殖企业建立种牛场和种羊场,引进良种、纯种种用肉牛肉羊,加强母本选育。大力推广牛羊人工授精技术,使用优质冻精对本地牛羊进行杂交改良,改良肉牛肉羊品种,扩大能繁母牛和能繁母羊规模,完善良种推广体系。大力推广“公司+农户” 能繁母畜扩群增量模式,提升四川中部丘陵地区牛羊生产性能。

3.4 狠抓养殖基地建设

坚持“抓大户、建小区,小群体、大规模、高效益” 的原则,以龙头企业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专业养殖户为骨干,合理布局,实施“抱母还仔” 工程,提升养殖基地的适度规模化水平。鼓励规模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周边农户建立托管、代管或寄养等利益链接机制,由农户托管、代管或饲养母畜,待产仔后企业收回一定数量的仔畜作为回报,即“抱母还仔” 模式,从而带动农户养殖,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大力扶持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大户、专合组织和养殖专业村,支持有条件的镇建设现代肉牛肉羊产业园区或产业强镇,不断提高规模养殖水平。

3.5 狠抓优质饲草种植

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大力推广饲料青贮、秸秆(稻秆、玉米杆)氨化等饲料化利用技术,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引导肉牛肉羊养殖场户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冬春草料缺乏季节的有效补充。充分利用四川中部丘陵地区紫色土壤优势,大力推广粮(小麦-玉米-红薯)和草(黑麦草、豆科和禾本科)间套种组合搭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牧草会改变土壤酸碱度,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间作粮如红薯的产量[9-10]。大力推广“鲜饲+青贮” 利用模式,支持饲草料生产、加工、贮藏、流通、配送体系建设,加大流转土地和撂荒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宜机化改造,推广青贮玉米机械化种收示范和推广,提升优质饲草料常年供给保障能力。

3.6 狠抓品牌创建

积极引导养殖加工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品牌意识、商标注册意识和质量意识,培育自主品牌。充分利用川中丘陵地区“遂宁鲜” 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知名度,加快生态牛羊肉商标注册工作,凸显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优牛羊产业。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推介会、特色产品展销会开展品牌营销推介,注重传统商超模式和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模式发展,引导线上线下融合,拓展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引导养殖企业研发牛羊肉特色产品,不断开拓高端市场,建设满足市场需要的绿色优质产品供给基地,提升该地区牛羊肉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3.7 狠抓产业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统筹发展思路,坚持牛羊养殖与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相统一,加强养殖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循环利用。支持现有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推动养殖场(户)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发生产牛羊粪复合有机肥,推广农牧循环、种养结合生产模式。督促指导牛羊养殖场(户)制定年度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把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作为技术指导、执法监管的重要依据。

3.8 狠抓防疫保障

严格落实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结节性皮肤病等牛羊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要求,扎实做好春秋两季牛羊强制免疫,进一步完善免疫、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川中丘陵地区天然存在的具有动物防疫隔离功能的浅山、丘陵、沟壑、自然林带,或者河流等有力资源,以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抓手,严格落实牛羊跨区域调运监管和检疫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养殖场建设动物疫病净化场和无疫小区。

4 措施

4.1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良繁体系建设、秸秆饲料化利用、牛羊政策性保险、牛羊技术培训等。全面落实中省金融支持政策,在企业增信和信贷资金投向、投量、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牛羊产业链相关企业重点倾斜。大力探索推广“政银担” 等信贷服务模式,积极为牛羊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全面探索并推广牛羊养殖政策性保险政策。

4.2 强化生产用地保障

依法保障牛羊养殖场合理用地需求,向养殖用地不足的地区适度倾斜使用林地定额,用好设施农用地政策,有效保障养殖生产及直接关联的粪污处置、检疫检验等设施用地。加大优质饲草料种植用地支持,充分利用草山、草坡、林下、田间、农闲田和撂荒地等种植各类优质饲草,支持条件适宜地区开展规模化饲草种植。

4.3 强化科学技术支撑

加大与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在产业发展规划、品种繁育、饲养管理、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品质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积极挖掘地方“土专家”、技术能手,采取手把手传帮带等方式,加强实用型人才培养和牛羊养殖户培训,落实科技培训经费。着力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建设,选派科技特派员,创新技术推广机制,提高科技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4.4 强化督导考核

严格落实“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将肉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进行重点督导推进,严格绩效考核,并按程序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5 小结

合理利用丘陵地区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类产业是顺应市场需求,抢抓“天府粮仓” 建设时代背景的有力举措。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连续的政策上保障产业主体发展的积极性,从技术上提高产业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丘陵地区牛羊牛肉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酸汤牛肉里的爱
寻味牛肉
牛肉怎么做,好吃又嫩?
牛羊各几头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丘陵地区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设计
吃不上牛肉了
成都周边丘陵地区产业集聚融入大成都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