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声乐教学曲目的选择

2023-09-06 06:41:43戈曼丽
戏剧之家 2023年13期
关键词:声乐育人素养

戈曼丽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海南 海口 571127)

声乐教学曲目具有专业性、艺术性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科学选择教学曲目有以下价值:其一,在“学”“教”之间搭建桥梁,以曲目为载体输出声乐知识,完成声乐人才培育任务;其二,为声乐专业人才与行业对接给予支持,将前沿演唱技艺、理念、艺术文化内涵等内容依托教学曲目进行渗透,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升专业水平;其三,科学选择教学曲目有利于学生自学,这对学生提升艺术修养和音乐形象塑造能力、二度创造能力有益。然而,有些教师在选择声乐教学曲目时存在实效性欠佳的问题,影响专业人才培育成效。基于此,为使声乐教学更加高效,探析教学曲目选择策略尤为重要。

一、声乐教学曲目选择要点

(一)以解决育人问题为指向选择曲目

声乐教学虽注重艺术熏陶,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关键,基于此,教学曲目选择应以解决育人问题为指向,基于共鸣腔划分、共鸣原理、歌唱器官构造、发声原理、共鸣腔运用与声区关系等理论知识进行筛选。教师在指引学生运用呼吸技巧、掌握呼吸方式及了解呼吸支点的过程中需选择相匹配的曲目。学生在学习声乐基础理论及专业技能时的自主体悟很重要,这就需要所选曲目能帮助学生了解通俗、民族及美声唱法的特点,正确的曲目还能帮助学生在日常训练中掌握嗓音保健方法,避免盲目学习训练,使学生在优质教学曲目的支持下获得启发。

(二)曲目选择需与教法创新实践相结合

曲目是声乐教学的一部分,决定声乐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在于教法是否科学可行,新时代教改驱动着教法创新,若想通过选择正确的教学曲目支持教法创新则需合理选择声乐教学曲目,一方面凸显育人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完成知识及技巧的讲解任务。教法丰富多样,以“合作互助+任务清单”教学模式为例,教师需依据分组情况选择曲目,确保各组学生在互助协作中学习乐曲,在此基础上研习基本声乐理论及演唱技法,一旦曲目与各组学生自学能力不相符,将弱化育人成效。除根据分组筛选曲目外,教师还需选择具有学习价值的曲目并列出任务清单,如区分美国、德国、俄国等不同国家的美声唱法等,使曲目成为学生求知的工具,学生通过演唱、体悟、探究、总结完成合作求知任务[1]。

(三)赋予教学曲目培育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

兴趣是学生探究声乐表演艺术真谛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声乐表演感兴趣才能高效学习,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基于此,选择声乐教学曲目需以培育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选择曲目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师可在设计教学活动前鼓励学生提供曲目,通过票选的方式选出2 到5 首学生觉得最有趣且想学习的曲目。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要注重拓宽学生的声乐艺术表演眼界,提升学生通过美声、民族、通俗等唱法塑造声乐艺术形象的能力,教师在“放权”的同时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使学生接触不同乐曲,感知多种音乐文化,在此基础上,将更多有趣且优质的音乐作品引入课堂,利用乐曲向学生讲解声乐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选择声乐教学曲目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选择声乐教学曲目时应注重夯实基础,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曲目的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为学生提供攀登艺术高峰的台阶,助学生“拾级而上”,逐步增强专业素养。通常情况下,不同年级的声乐教学曲目难度存在区别,相较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学习的曲目要更难一些,需学生使用综合知识解析学习难点,同时,学生自主研学的空间更大,这样一来,学生不再过度依赖教师,这样的曲目可帮助学生健全自学体系,为学生终身学习声乐奠定基础。

(二)因人而异原则

教师在筛选声乐教学曲目的过程中要遵循因人而异原则,从各个学年乃至班级角度着眼选择曲目,在挑选曲目时推行分层教学理念,对各班或各年级学生的声乐表演综合能力进行考评,根据综合考评结论将学生分成三个层级,如A、B、C 三层级,为因人而异选择曲目奠定基础,使各层级的学生均可接受曲目并高效学习,以免曲目选择过于笼统。其中,划入A层级的学生的声乐基础扎实,对声乐学习较感兴趣,有独立研学能力,可以完成难度较高的曲目的自学任务;B 层级学生的声乐学习基础一般,可在教师布置任务的基础上自学,二度创作能力及音乐内涵体悟能力有待提升;C 层级学生声乐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有较大的专业素养发展空间。教师在明晰各层级学生学习特点的前提下需因人而异选择声乐教学曲目,使各学年、各班级曲目不唯一,营造多元、有趣、自主的声乐学习氛围,助力学生声乐素养良性发展。

(三)强调典型原则

从理论上讲,适合声乐教学的曲目数量极多,教师若想从中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曲目,需强调典型并增强示范引领作用,为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举一反三提供帮助。以美声唱法为例,有意大利流派、俄罗斯流派等,作品风格丰富多样,有咏叹调、艺术歌曲等。例如,歌曲《黄河颂》《英雄赞歌》较为宏伟博大,而歌曲《红豆词》《渔光曲》则注重抒情。在演唱形式上可分为二重唱、四重唱、小合唱、大型合唱等类型。教师除了要需依据美声的流派、演唱方式、作品风格等筛选具有典型性的曲目外,还需保障曲目音色华丽流畅、音质圆润饱满、音域较为宽广、声音富有穿透力,使学生在学唱曲目的过程中增加对美声的了解,提升美声艺术作品诠释能力[2]。

三、选择声乐教学曲目的阻碍因素

(一)未能深挖教材的育人潜力并筛选曲目

在声乐教学中合理使用曲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因为声乐技能及理论比较抽象,合适的曲目可使相关内容更加直观,对学生的理解有益。部分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未能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这使得曲目筛选无法有效与专业技能教学及理论教学匹配,曲目教学失去了输出教材内容的功能。造成这一现象除了与教师未能深挖教材的育人潜力有关以外,还与声乐教材内容综合性及前沿性不强有关,教材无法指导教师选择声乐教学曲目,这阻碍了学生声乐专业素养的良性发展。

(二)声乐教学师资力量较弱影响曲目选择

在声乐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会选择自己容易驾驭的曲目进行教学,这虽能发挥教师的优势,但会出现学生学习曲目类型较少、思维僵化、视野较窄等现象,这不利于声乐人才的专业化培养。教师教学曲目选择比较片面还与其专业素养欠佳有关,教师对曲目相关的背景、内涵、风格等方面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同时,日常不主动积累曲目素材,在选择声乐教学曲目时陷入固化思维的泥沼,不仅无法高效完成声乐曲目教学任务,还影响了声乐专业育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经验表明,声乐教师的审美理念、艺术追求、专业态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深远影响,为使教师可带领学生学习成长,需解决声乐教学师资力量薄弱这一问题。

(三)学生全面发展与曲目选择脱节

从声乐专业角度来讲,曲目选择需对学生气息控制、音乐形象塑造、乐感、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助力,从非专业教育角度来讲,曲目选择需对学生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带来正向影响,使声乐作品如一缕阳光般照射并温暖学生的内心,只有学生阳光积极才能在声乐艺术道路上追逐梦想并实现自我价值。然而,有些声乐教学曲目与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脱节,一方面与学生个性化成长要求不符,另一方面未能契合声乐专业教学需求,继而影响声乐教学成效。

四、选择声乐教学曲目的路径

(一)结合教材选择曲目

声乐专业教材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综合性,结合教材选择曲目可保障声乐教学事半功倍。这就需要教师细致研究教材,对育人目的、重点等做到心中有数,找准曲目筛选抓手,将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艺教学实践与曲目选择联系起来。教师除了要根据既有教材筛选曲目外,还需注重开发生本土化及校本化教材,在一流专业及一流人才发展目标驱动下建设“金课”并代替“水课”,结合本校声乐教学发展需求,基于“金课”管理办法、评价标准及建设要求等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曲目,将曲目视为“金课”的组成部分,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习态度等角度出发构建“金课”,确保学生在赏析、学习、研究曲目的过程中具备追求卓越的勇气,发现自己的不完善之处并继续学习,逐步提升判断思考的能力,并从曲目中获取更多概念、理论等方面的信息,继而有效弥补固有教材的声乐教学曲目选择上的缺陷,确保曲目选择更具前沿性与多元性,完善声乐教学知识输出体系,助力学生强化专业素养[3]。

(二)根据师资水平选择曲目

各个院校的声乐教学重点存在区别,教师需根据本校育人规划及学生专业素养选择曲目,确保学生可以掌握曲目,并为学生掌握演唱技艺、常识、专业理论知识等内容提供帮助,以免曲目选择与学校人才培育目标不符。为了提高曲目选择的实效性,教师需不断学习,增强声乐艺术作品演绎能力,学校要组织建设优质教育团队,通过定期培训强化师资,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指引下大力提升教师声乐专业水平。学校还需注重营造民主、活跃的教学研究氛围,为教师根据自身能力灵活筛选声乐教学曲目给予支持,使新教法、新理念、新教材及新曲目有机融合,满足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的声乐专业素养。打造一支优质的教育团队是高效筛选声乐教学曲目的关键,教师除了要通过自主学习及参与培训增强专业素养外,还需从师德师风建设、音乐文化底蕴积淀等方面出发,将更多先进思想大胆融入声乐教学领域,并将其转变成科学选择声乐教学曲目的动能。

(三)以全方位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选择曲目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亦是选择声乐教学曲目应该考虑的重点因素,在教改背景下,学生不仅要学习掌握理论知识,还要以促进个人声乐艺术素养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计划,教师则需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选择曲目,全方位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选择有技术含量的曲目,还要选择具有历史性、艺术性的曲目,同时,这些曲目要有不同的演奏难度,并与教师基于分层教育思想所划分的声乐教学层级相契合。通常情况下,为满足声乐个性化教学需求,教师会在课上观察学情,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曲目,保障曲目选择满足学生审美能力提升、专业基础夯实、艺术修养提高等方面的成长需求。在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馈把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级,在此前提下科学筛选声乐教学曲目,使各类曲目以全方位强化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成为声乐教学的一部分。在信息时代,学生可利用网络自学,受自学需求驱动,诞生了混合式教法,该教法能解决线下曲目筛选范围过窄的问题,教师可依托网络将更多兴趣浓厚且利于学生成长的曲目引入专业课程,继而为声乐教学中的各层级学生高效自学提供条件。基于此,教师可运用微课汇总曲目,依托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国内外歌曲大赏、呼吸控制训练、音乐历史、乐曲风格探究等模块有效利用线上与线下资源打造微课,为学生自学提供有利条件,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浏览微课,还可在教学互动群组中实时提问,教师可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充分利用曲目输出专业知识,打造民主、自由、灵活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二度创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能力。[4]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声乐教学曲目对学生专业素养发展有益,它需要教师将育人与教法实践高效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曲目选择的要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因人而异原则、强调典型原则,结合教材选择曲目,依据师资水平筛选教师能充分利用并灵活驾驭的曲目,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声乐育人素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