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课程教学探索与研究

2023-09-05 23:18吴学雷赵梦笔
戏剧之家 2023年14期
关键词:古典舞舞蹈教学模式

吴学雷,赵梦笔,白 兰

(佳木斯大学 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古典舞是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它源于民间传统舞蹈艺术,与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并直观地表现了东方古典审美。高校艺术类专业开展古典舞课程教学是对当代传统艺术形式开拓创新需求的回应,为古典舞艺术的接续传承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高校应充分考虑时代变化特点,探索古典舞教学的创新方向和创新理念,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激发高校舞蹈艺术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针对古典舞课程教学现状,高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深入研究这一课程的艺术特点,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使古典舞课程真正起到培养艺术人才的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的发展阶段及演变

(一)创建阶段

古典舞虽然源于传统民间舞蹈艺术,但并不像传统戏曲一样历史悠久,而是人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的。中国当时缺乏属于本民族的成规模的舞蹈形式,因此,舞蹈艺术工作者为推广民族舞蹈艺术,借鉴了西方芭蕾舞的教学和训练方式,为古典舞的初期创立和教学奠定了基础[1]。与此同时,舞蹈艺术家博采众长,从本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吸取灵感,将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形式的演绎技巧融会贯通,最终编写出第一本系统性的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这一教材对古典舞教学起到开创性的作用,为之后的古典舞课程系统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古典舞教学的一大进步。从理论上说,该教材吸收借鉴了其他已经成型的科学舞蹈教学模式,并结合了中国古典舞创立初期的实际状况,对古典舞教学理论的后续研究有推动作用。从实践上说,该教材的编写依托古典舞教学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背景,并针对教学模式、训练方式等进行实践和探索,具有充足的实践依据,使教学效果得到切实的优化与提升。

(二)发展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后,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古典舞艺术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相较创建阶段而言,这一时期的古典舞开始了新的探索,舞蹈艺术工作者尝试将古典舞的传统形式与现代内核相结合,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古典舞教学模式。因此,《中国古典舞身韵》等教材相继出版。这些教材是在《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克服了《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局限性,在总结已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同时,着重探索古典舞相较于芭蕾等舞蹈形式的独特风格,更好地表现古典舞的特点和优势[2]。《中国古典舞身韵》更是有意识地分析古典舞大学阶段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不仅创新了教学理论,还结合了新的教学实践,使古典舞艺术更加成熟,推动其教学进一步朝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为古典舞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三)完善阶段

进入新时代,国家鼓励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社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也在增强,这些变化推动了古典舞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古典舞艺术已经逐步探索出自身的发展规律,并寻求更深层次的创新。古典舞艺术家在积极吸收借鉴西方古典舞形式的同时,将中国古典音乐、传统美术等艺术形式融入古典舞表演和教学中,更加注重利用舞蹈语言展现舞蹈艺术之美。在这一阶段,古典舞也发展出“汉唐学派”“昆曲学派”等流派,呈现多样化发展的势头。对高校古典舞艺术教学而言,这一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尽管古典舞课程和教学模式已渐渐成熟,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但面对古典舞这一传统文化色彩较为突出的艺术形式,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领会古典舞艺术的精髓,并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是高校古典舞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潮流下,高校应努力完善教学方式,建立符合教学实践要求的培养体系,为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古典舞人才提供丰富机会。

二、中国古典舞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缺乏创新意识

古典舞作为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舞蹈艺术形式,有传承古典优秀文化的优势,也存在不如现代风格的新型舞蹈吸引力强的弱点。特别是相较于街舞、锐舞等形式新颖、受众群体较为年轻的舞蹈,古典舞与时代潮流的联结还需加强。在教学层面,部分高校古典舞教师也存在缺乏创新意识的问题。舞蹈是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表演者通过切身实践,结合节奏、场景等要素进行系统编排,最终达到诠释古典舞艺术表现力的目的。这要求学生在学习古典舞时不能仅局限于模仿动作,还要深刻理解古典舞的内涵,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表演[3]。因此,教师的引导在此期间非常重要。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忽视了对信息化时代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此外,部分高校的古典舞教学还存在训练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古典舞教学离不开实践和训练,要想把舞蹈教学理论与舞台表演实践相结合,新颖科学的训练方法尤为关键。一些教师不够重视时代变化导致的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依然采取相对古板的传统训练方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对古典舞课堂教学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二)忽视课程内涵

古典舞虽然是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但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教学古典舞课程时,教师不仅应教授学生舞蹈技巧,还应帮助学生认识蕴藏在古典舞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只注重教学古典舞的身段技法,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指导,没能及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舞蹈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导致学生在学习古典舞时对这一舞蹈形式的精髓和韵味认识不足,尽管通过训练学会了舞蹈动作和舞蹈要领,学生也难以表现出舞蹈的内在神韵,表演更多流于形式。没有文化支撑的古典舞,其艺术性和精神内涵将被消解,这种教学难以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面对受当代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大学生,教师更应重视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指导。古典舞表演者在进行演绎时,不仅要把动作要领表现到位,更应明确舞蹈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将神韵融入动作表演之中。而忽视课程内涵的教学方式难以使学生对古典舞产生深刻清晰的领悟,容易导致学生在表演实践时不够生动,舞蹈作品的感情得不到充分传达。

(三)教学节奏过快

由于高校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很多选择学习古典舞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之前并未对古典舞有足够深入的研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急于让学生尽快掌握舞蹈技巧,这导致学生在尚未形成完善的舞蹈思维,没能对古典舞的内核产生深刻领悟的前提下就跟随教师进行动作训练。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难以和舞蹈蕴含的人文精神产生共鸣,在舞台上的艺术表现效果也受到消极影响。节奏过快的教学模式还容易导致教学手段过于生硬,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实践的操作也不够成熟,削减了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不利于教学氛围的活跃和学生舞蹈水平的提高,使古典舞课堂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同时,在这样的教学节奏下,教师难以明确把握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和学习效果。学习进度快的学生需要得到更深入的指导,进度慢的学生需要及时纠错。如果教师对教学进程掌控不到位,容易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不到具有针对性的引导,使课堂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三、中国古典舞课程教学策略探索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典舞的创新发展既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又要立足时代精神,做到与时俱进。这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第一,丰富教学手段。信息化时代为高校教学提供了方便的教学工具,针对古典舞富有表现力和注重直观感受的特征,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视频、课件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动作的完成技巧以及体现不同舞蹈作品独特神韵的方法,合理安排舞蹈节奏等。教师科学利用多媒体教具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鼓励学生创新。成为优秀的古典舞艺术工作者不仅要擅长舞台表现,还应提高对舞蹈本身的把控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造,把自己对古典舞的创新理解大胆应用在舞台实践中,善于利用新型元素和新技术为舞蹈增添活力[4]。第三,改进训练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时代特征,对过于单一的训练方式进行调整,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动作的理解。针对不同身体素质和基本功基础的学生,教师在训练时更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全面增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适当创新训练方法,提升总体训练效果。

(二)重视古典舞文化,提高学生的古典舞文化认知

古典舞富有人文性和艺术性,要想成功表现舞蹈作品,需要对作品本身的内涵有深刻认知,对其蕴藏的情感有深入体会。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对古典舞文化的理解,通过带领学生观摩学习多种作品,帮助其体会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5]。特别是在较为辛苦的基础教学阶段,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典舞的文化认知。有了文化和情感的支撑,学生不仅在基础教学阶段有动力学习,还能更加充分地体会古典舞的艺术精髓,在实践中更好地通过舞台表演向观众传达舞蹈作品想要表现的情感内核。古典舞作为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为表现艺术服务的特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古典舞的艺术性质放在重要位置,既要帮助学生打好舞蹈技法的基本功,又要促进学生观念的进步。在进行古典舞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文化素养课程和美学教育课程,结合舞台剧目的差异,向学生讲解不同剧目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在理解该剧目相关的文化背景之后,可以更好地将身韵技法与古典舞的神韵相联系,在表演中达到神形合一的境界。

(三)合理安排课堂节奏,理论联系实践进行教学

针对大学生对古典舞掌握程度的普遍状况,教师应对课堂节奏有准确的把握。既不能在学生基础尚不牢靠的时候过于冒进,在学生还来不及对古典舞的理论知识、动作要领、精神内核有充足的认知时就让其投入难度较高的训练,也不能延缓课堂节奏,采用过于陈旧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有清晰认知。当学生对某个剧目、某个作品的认识不够明确,或者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反复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耐心引导,尽快排查出错误背后的原因,再指导学生进行改进。古典舞教学不同于普通文化课程的教学,它对实践性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就要对整节课堂的节奏有充分把握,设计好哪个阶段讲授理论,哪个阶段进行示范,哪个阶段正式演练,并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充分准备。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示范,根据课堂推进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课堂节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促进学生对规范动作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中国古典舞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传承古典舞艺术的需要,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高校教师在开展中国古典舞课程时,应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明确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将古典舞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古典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对高校而言,这一课程不仅为传授舞蹈表现技巧而设立,更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与时俱进,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理论教学和技巧教学,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古典舞课程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古典舞教学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古典舞舞蹈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冰上舞蹈搭档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我和舞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