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冯军东 许 光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广州 510080
粤港澳大湾区(简称“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即两个特别行政区与珠三角九市,也就是通常说的“9+2城市群”。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截止2022年,其经济总量约12.9万亿元,人口约8 668.39万,开放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发展战略。2019年,国家颁布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纲要》的第八章第五节提出“塑造健康湾区”,强调要更系统、全面、深入地推进湾区医疗行业深度合作,在医疗机构准入、中医药发展、医师执业、健康养老方面协同发展。这对大湾区“9+2”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湾区最主要的特征是“一国两制”,也因此决定了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在于港澳两地与广东医院的协同发展。近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日益增强、优质生活圈的逐步成熟,医疗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条件日益成熟,粤港澳三地卫生健康协同的体制机制也逐步建立。
2019年2月,粤港澳三地联合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共识》(简称《合作共识》),在医学人才培养、园区合作、机构办医、医疗养老、产业发展、合作机制六个领域深化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协同构建高质量健康湾区。自此,粤港澳三地医院交流日益频繁,区域医疗资源互补性也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医院协同发展逐步由深港个别医院扩散到大湾区其他城市,特别是横琴、前海和南沙三个特定区域在跨境电子病历互通、跨境执业和标准、专家互聘、医疗协同上和行业标准等机制衔接上纵深推进。
1.3.1 “一国两制”下三地医疗体制不同,医院党建引领差异化发展
“一国两制”是大湾区的重要优势,也是党建引领医院协同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粤港澳政治、经济等社会制度的差异,导致三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差别较大。首先看香港,因近代殖民史的原因,香港一直沿用英国的医疗体系,采取双轨制——由公营和私营医疗系统组成双层医疗架构,公营医疗以全民保障为宗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公共税收支付;私营医疗提供由个人支付的私人医疗服务,以用者自付为原则,让个人可以自由选择更高质量或更舒适的服务。其次看澳门,澳门虽然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但很大程度被香港的医疗政策影响,医疗服务同样由公营和私营医疗机构共同提供。总而言之,在港澳,无论公营医院还是私营医院,党建工作都尚未具备社会土壤,更谈不上党建引领的医院发展。而在广东,医疗服务以公有制医院为主体,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服务社会。
1.3.2 党建引领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经文献检索,目前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大湾区、党建”,搜索出7篇相关文献,输入“大湾区、医院、党建”,搜索结果为0篇相关文献。输入关键词“大湾区、协同”,共搜索出380篇文献,但输入关键词“大湾区、医疗、协同”,仅检索出1篇文章。输入关键词“医院、党建、协同”,搜索出1篇文献。目前,大湾区视野下党建引领医院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以党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医院协同的研究缺失。
“一国两制”是基本国策,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是时代要求,加强党建引领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和历史选择。当前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如火如荼,医疗卫生体系协同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医院协同互认的试点成功经验正逐步推广,在此背景下探索党建引领三地医院协同发展正当时。以党建引领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既是塑造健康湾区的新要求,也是时代对党建工作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推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做出的重要指示。从党的建设整体和全局看,党建引领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套法律体制、三种货币经济的背景下,广东与港澳医院协同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①党建引领是大湾区医院协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天然保障,能推动协同发展的成果最大化。②充分发挥广东医院的党建引领,衔接、辐射并融合港澳医院,也有助于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向、改革深化、人才建设和运行保障等。
在“双循环”和国际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港澳地区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经济、政治等不确定与不稳定的元素,加强党建的引领,把众多先进分子和优秀医疗人才集中到大湾区,形成医院协同强大的组织动员力,既可以夯实广东医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基固本,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和发展动能,也可以团结带动更多具有基本共识的有识之士,在更多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湾区医院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激发创新动能是关键。在大湾区医院高质量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党建引领应该将创新放在核心地位,把创新驱动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来抓,更好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大湾区医院在更多的领域实现协同发展。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新时代我党选人用人的原则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意义。医院协同中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合理公正的考核制度、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医疗人才队伍,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根基,培养一支拥护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党忠诚、清正廉洁的人才队伍,为大湾区医院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人”和“智”的有利支撑。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2018年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党对全面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贯彻落实,党建引领已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与此相对,部分非公有制医院虽然也有党组织,但覆盖率低,制度不健全,作用发挥不突出,特别是一些合资、外资医院存在没有党的基层组织或者未开展党的建设等情况。不仅如此,因为一国两制的原因,港澳的医院还没能实现党建引领。所以党建引领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不能机械、直接采取医院党建共建的方式推进,需要另辟蹊径,寻找三地医院共同的题材元素和价值认同,进而融入党建,实现另外一种方式的党建引领。
根植于粤港澳三地的岭南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相互之间具有高度的亲和力和可融性,特别是港澳回归以后,三地文化联系更趋于紧密,党建引领医疗协同发展特别要打好这张“岭南文化牌”。
3.1.1 以红色文化为纽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大湾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从梁启超、康有为“戊戌变法”,到孙中山挥师北伐辛亥革命……在开放的海洋文明的影响下,广东人敢为天下先,中国近代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源于广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粤籍的革命者早年到港澳两座城市成长,经受住了革命斗争大潮的洗礼和锻炼;在国家危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港澳社会各界同舟共济,通过赈灾、募捐以及奔赴前线支援抗战等方式救亡图存,如香港学生赈济会等群众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活动,镜湖医院成立澳门中国青年救护团,由共产党员柯麟担任训练部长,征集药物送往前线等。
以爱国主义教育共建,用好红色文化基因,推进医院协同的价值观念趋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脱离现实印记,医院协同发展要利用好红色文化这个载体,例如组织三地医疗卫生人员进行“红色旅游”,参观“红色文物”,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型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进行“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微传播,让医务人员感受到岭南文化中的“红色传统、红色精神”,构筑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形成中国力量,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实现三地医院发展价值观念上的认同。
3.1.2 以侨乡文化为纽带,共塑湾区医院人文精神
侨乡文化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正是粤港澳三地文化共同的纽带。广东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拥有海外侨胞3 000多万人,占了全国海外侨胞的50%以上。在香港,广府人占香港总人口的60%,大陆居民是香港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2012年澳门更是创立“澳门广府人(珠玑)联谊会”,弘扬同舟共济精神,增进桑梓同胞情谊,推动粤澳两地紧密合作发展。港澳未回归前,广大华侨心系桑梓、心系祖国,曾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大湾区侨乡文化根植于岭南文化,兼容了中西方和港澳文化元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艰苦奋斗和扶贫救济的精神,也因此最容易和医院救死扶伤的文化形成共振。以侨乡文化为纽带,推动大湾区医院协同的文化融合,可以助力消弭因制度和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深层次隔阂。医院党建可以利用好大湾区侨乡文化,依托港澳广府人这个特殊的团体,以“扶贫救济”“救死扶伤”和“亲情文化”,培养医务人员家国情怀,共同塑造大湾区医院独有的人文精神。
组织先行是党建引领的关键一步,粤港澳三地党建引领医院协同发展如何破解组织机构这一难题,也是时代对大湾区党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课题。
3.2.1 组建广东省医院“党建医联体”,弥补民营医院党建引领短板
尽快实现广东省内的“医联体”全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党建元素,逐步转化为“党建医联体”。推动公立和民营医院相互结对子或组建若干联合体,搭建医院大党建格局。党建引领下,公立医院可以与民营医院合作,推动民营医院正式成立基层党组织,将基层党组织建设网格化,明确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党建标准化工作为抓手,开展规范的组织生活,鼓励党员医护人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2.2 衔接港澳医院社会工作协会,将医患桥梁延展到医院桥梁
港澳的医疗机构虽然没有基层党组织,但是都有体现“党务痕迹”的社会工作部门,他们是医患的桥梁。社工人员协助医院开展诸多暖心服务,比如帮助经济困难的患者申请医疗费用的减免和经济援助,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为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等。港澳的社会工作人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精神,政府应积极鼓励发挥这些社会职能部门的示范作用,可以在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基础上引导成立医务社会人员工作协会。与此相对,广东省可以在全国医务社工联盟以及广东省医院协会的基础上,引导形成医务社会人员工作联盟,衔接和影响港澳,开展相关技能学习和文化培训等多种形式活动。2020年,珠海市安宁疗护服务交流会暨首次生命关怀指导师专业技能培训班在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举办。会上,由中大五院发起,联合珠海市社会工作协会、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社会服务专业联盟、澳门镜湖医院、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共同发起成立了“粤港澳安宁疗护服务发展联盟”,取得良好效果。
3.2.3 善用慈善公益活动,探索大湾区医院协同的新路径新方法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先行地区,公益活动开展的力度、广度和社会影响力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已形成了浓厚的公益文化。相对于“党建”工作政治性、原则性强的特点,“公益”更具有活力和自愿性;相对于“党建”多着眼于组织需要做什么,公益更强调民众想我做什么;相对于党建的对象更多是党员,公益更多地指向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因此,医院协同中,先行推进慈善公益活动更容易被双方认可和促成,如澳门与珠海等医院的协同合作中,澳门镜湖慈善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党建搭平台,依托公益事业,探索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路径,既可以先进带动后进,弱化医院之间发展不平衡、长短板不一的现状,也可以合作开展慈善救治和公益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和行业交流等等。
3.3.1 党建牵头,搭建平台特色化培养培训医务人员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医务人员的交流培训势必会越来越多,三地医院的人才培训、培养为党建引领医院协同发展提供了平台。面对来粤的港澳医务人员,培训工作中除了专科课程,还可以增加关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人文社科、党史教育等丰富课程内容。广东医务人员在赴港澳的培训、进修、交流过程中,深入了解港澳医疗机构的设置、医疗的政策法规、医院的特点等等。通过此类的培训,可以强化爱国主义精神,更清楚地了解岭南地区包容的医院文化属性,有助于推动成为视野开阔、素质过硬,爱国爱岗的医务人员。
3.3.2 党管人才,建设医院协同发展高层次人才队伍
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大湾区无疑是高水平人才建功立业、施展才能的沃土。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人才将被大湾区的独特魅力吸引,他们跨过深圳河,通过罗湖关,甚至从全球各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党建做好人才引领,抓住高层次人才的心,引才、聚才、用才,发挥好高层次医务人才协同的辐射作用,意义重大。
①党要把好纳才的关口。党委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把关引进具有湾区视野,甚至是国际视野,又爱国敬业的高水平人才,让思想端正、能力强、业务硬的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引进、培养高水平的业务人才,还要培养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党建人才。
②党要做好用才的工作。建立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建立合理公正的考核机制,把大湾区医院协同作为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党的引领,强化价值观念,争取把高层次人才培养成党员,促进个人发展与医院发展有机统一,为大湾区医院协同发展提供“人”和“智”的有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