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昌
音乐学习中,歌唱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声嗓音歌唱的音乐声响。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发声训练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高中生歌唱表现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掌握科学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
一、音乐教师要注重发声训练
音乐中的发声练习也称之为练声。发声训练在具体的内容上没有什么固定和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步骤,但总结和掌握其中一些规律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我们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帮助很大。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发声练习是音乐教师教授的基础,没有好的声音,就谈不上好的音乐课。合理地设计发声练习并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是唱歌教学的前提,引导学生们正确地发声歌唱,是唱歌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所以,笔者认为必须练声,长期的坚持让我收获了美妙的好声音和心里满满的幸福。
二、音乐课上的发声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音乐课上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基础。在训练过程中,笔者会运用一些科学的、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轻松地完成歌曲高低音的演唱,拥有明亮、浑厚、迷人的好声音,提高学生歌唱的表现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发声训练的几大要素
正确的发声练习,必须是科学的发声练习。高中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呼吸、共鸣、吐字是科学发声的三要素。首先,呼吸是发声练习的基础。科学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方式吸气量大,增强了呼吸的稳定性,容易产生坚实、浑厚的声音。其次,人的口腔、胸腔等发声器官就像一个音箱,共鸣训练强调对发声器官的控制练习,以达到理想的音质音色。“优美的声音”需要“适宜的共鸣”,这样学生们才能发出圆润丰满、洪亮浑厚,又朴实自然、清晰真切的好声音。最后,吐字强调的是对发声动作过程的控制,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艺术化的发声方法,目的是要做到吐字发音准确清晰。歌唱艺术是给人在听觉上创造美感的艺术,而这种美感离不开优美的旋律,更离不开歌唱吐字的清晰。
四、通过姿势训练培养正确发声效果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发声训练的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笔者认为,姿势是培养学生唱歌的必要素质和先决条件。在练声的过程中,笔者给学生明确指出了正确的歌唱姿势:身体直立,保持自然放松,精神状态饱满;头部保持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站立练声时,两脚稍分开,身体的重量要平稳地落在双脚上;嘴巴要张得开、放得松,切记勿紧咬牙关。
五、发声练习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
高中生在愉快的状态下思维较为活跃,感知也较为敏锐。因此,笔者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整个练声过程中建立并保持一种想学爱学的兴趣。我的音乐课练声时,一般设定好以下环节。姿势要求:立正、手背后或叉腰、抬头挺胸。第一步,基础训练,师生对唱音阶练习。第二步,选用一些短小精悍的歌曲片段,作为每堂课的发声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们在不断的进步中,慢慢体会声音的美妙,从而增强自信心。第三步很重要,既是练声,又检验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情况。音乐课上,笔者领歌时,会有意无意地多展示自己的声音,和他们一起对唱歌曲。学生们的模仿能力超强,一开始有一小部分学生模仿我,然后,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模仿我,我会给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及时鼓励他们。时间长了,学生们就习惯成自然了。好习惯就是这样练成的。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更不能速成,没有时间的积淀,是练不出好声音的。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一点一滴的学习都需要鼓勵,教师应该更多地看到他们的进步、喜悦和满满的收获。和学生们一起练声,一起唱歌,教师应该感到欣慰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