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艺游学”教学探究

2023-09-04 06:36梁旭辉钟园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水环境美术教学

梁旭辉 钟园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之下,水环境保护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屡被提及。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对水环境的审美认知是本案例探讨的重点。本案例是对《千姿百态的水》一课进行第二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延伸,运用“艺游学”这一具有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渗透性、探究性等多重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入真实情境中,完成水环境主题审美教学活动,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学生对水环境的认知将从单一的实用价值层面跃升到生态文明的审美价值层面,进一步理解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的道理,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艺游学 水环境 美术教学

一、“艺游学”结合水环境主题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以“艺游学”为方法进行水环境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艺游学”(A/R/Tography)是一种基于艺术的实践本位研究。“A”“R”“T”分别指代艺术家(Artist)、研究者(Researcher)和教师(Teacher),“-ography”指用文字、图像或影像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直观理解就是通过艺术家、研究者和教师的共同艺术实践和探究来创设情境,所有参与者共同创设、实践、评价与反思当下的创意实践。[1]

“艺游学”既强调对过程和特点的探寻,也强调对日常生活的探究和书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其在欣赏、表现、创造、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健康丰富的审美情趣。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够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从字面含义来看,“艺游学”与艺术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并具有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渗透性、探究性等多重课堂教学效果和作用,理应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接纳。[2]“艺游学”在国外艺术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尤其丰富,引入国内后,亦在教育领域中出现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案例。

我们通过分析国内外的水环境美术教育后发现,水环境的科学概念与知识可以转化为艺术化的表达与创作,但是水环境本身的审美特性体现得不够充分。我们的教学虽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鲜有身体感知的参与。由于与水环境的隔阂和疏离,缺少实际的情感体验,学生仅靠课堂上的概念式学习是无法加强对身边水环境的关注的。

(二)把“水环境”主题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切入点

1.美术教学中渗透水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2021年由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强调,要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学科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律规范建设。[3]《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中指出,环境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突出课程综合,以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水的问题一直是环境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水环境主题教学让青少年通过对身边水环境直观地欣赏、考察、体验和探索来提升审美认知、陶冶情操,进而真正理解人與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2.水环境审美认知的学科价值

水是生命之源,它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水环境教育主要集中在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上,审美价值并未被充分挖掘。我校教师利用中小学美术学科特性组织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水环境,从而唤醒学生内心的审美情感,在倡导生态文明教育的今天,尤其迫切和必要。

(三)水环境主题具有天然的地方教育资源优势

重庆是一座山水之城,因独特的山水环境特色享誉海内外。作为因水而兴的城市,重庆人对水有特殊的情怀。因此,将“艺游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方法论,在八年级美术第二课堂进行水环境主题教学实践和探索,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艺游学结合生态环境主题的教学过程——水环境审美特征的认知与表现

(一)教学目标及课堂任务分析(表1)

(二)教学设计结构及流程

课程第一步是通过游戏、个人探索、小组探索去发现和表达水环境的自然之美;第二步是通过小组探索、艺术表达去关注和发现虎溪河的文化之美;第三步让学生对整体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梳理和艺术表达,从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课程实施环节和意图

活动一:分组游戏,看谁先找到“她”——找寻虎溪河(30分钟)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在找寻过程中关注城市的变迁;增强学生在找寻过程中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

活动二:讲故事——虎溪河的前世今生(10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虎溪河的过去有基本的了解;引发学生对虎溪河的好奇心。

活动三:探索虎溪河的自然之美(50分钟)

【设计意图】在真实场景中发现和感受虎溪河的形状、色彩、声音、倒影、味道等自然之美;感受季节、天气、光线变化下的自然之美;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

活动四:探索虎溪河的生命之美(90分钟)

发现五种以上的生命;思考生命之间彼此依存的关系;探索水对生命不可或缺的作用并用绘画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展示自己的绘画日记并讲解其内涵。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在探索中让同学们静下心来感受虎溪河的状态;从真实的情境中体会人与自然共存的关系。

活动五:探索虎溪河的文化之美(20分钟)

讲桥,根据走访信息和书籍图片将桥找到,讲述虎溪河高桥、小桥的传说和来历;探桥,寻找这两座桥,并将它们拍摄下来,观察桥上的雕刻,发现它们现在与过去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感受虎溪河的变化;了解虎溪河的历史文化,从桥中发现虎溪河沿岸蕴藏着的艺术之美;将自己的情感在画本上表达出来。

活动六:与虎溪河的过去和现在对话(60分钟)

小组调查走访虎溪河的过去与现在,尝试寻找并发现她的巨大变化;学生讲述采访所得到的体会。

【设计意图】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什么都是老年人,寻找答案,形成不一样的观点;更加深入地了解虎溪河对生活在两岸的人们起到的决定作用;了解虎溪河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的形成与变迁产生的影响。

活动七:课尾拓展,升华主题。学生梳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并把解决方案整理好后发给老师,结束课程。

【设计意图】形成议题式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发现,进而根据自身的体会进行创作;描绘自己的感受,抒发个人情感,加深体验。

三、“藝游学”在水环境主题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认知的提升

(一)学生对水环境审美教学的反馈

通过与本主题原课堂教学的对比后发现,“艺游学”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认知有更加明显的提升。两种教学方式的比较得出了表2的数据差异。

通过得分均值差异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课堂授课也能帮助学生发现水环境之美,但“艺游学”的实践教学证明学生对水环境之美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二,在“艺游学”的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变化很强烈,说明真实情境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学生对水环境承载的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强于在课堂上。

(二)学生在“艺游学”教学方法下的直观反馈

1.学生对“艺游学”方法下实践探索的开放式访谈

问:你认为在实际的场景中上课跟在课堂上有什么不一样?

答:课堂上知识要多一些,但相比之下实践课使人印象更深刻,注意力更集中,更生动有趣,令人愉悦。

问:你觉得像这样走进真实场景中去探索身边水环境的课程如何?

答:很好,有真实性、有体验感,还长了很多知识。

问: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水环境,会让你对周围的水环境产生不一样的想法吗?

答:会呀,会去认真观察周围的水环境。自己发现的会比从书上看到的多,角度也更丰富,印象很深刻。

问:这种跟同学们一起去探索,看到大家不同的发现、听到大家不同的理解,对你自己的理解有启发吗?

答:有,课上感觉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但是在实践中大家的发现都不一样。我们平时从来都没有仔细观察过周围的水环境。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但也有共同的看法:水资源很珍贵,要好好珍惜。

问:带你们去真实的水环境中,让你们去发现她的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比单纯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会更好一些吗?

答:肯定要好一些,感觉在课堂上创造力都要用尽了。画作再好也没有现实好看。

问:你喜欢这种实践探索课程吗?

答:很喜欢,非常喜欢,非常棒!

2.学生对“艺游学”教学方法下实践探索的作品分析

“艺游学”主题教学过程中和考察结束以后,学生们通过摄影、绘画日记、创作等形式来记录过程和表达思想。教育家艾略特·W.艾斯纳认为,艺术有三个认知功能。一是帮助我们学习关注世界。艺术提供了一种认知的方法,为唤醒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条件。二是稳定那些创意过程中会逐渐消失的东西。思想和图像难以保存,而艺术可以作为记录的媒介记录着我们的思想,同时这些作品也能够与我们对话。三是艺术还是我们探索内在世界的一种手段,帮助我们勾勒情感性的自我,描绘出了我们的感受。

对于本次教学活动而言,“艺游学”所倡导的不断发现和表达,不仅帮助学生重塑了对虎溪河水环境的认知,也重塑了他们的自我认知。

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发现每个人的独特个性在“艺游学”的视角下都变得立体起来。学生的观察、倾听、表达、创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四、以水环境为主题的“艺游学”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展望

从水环境这一主题出发,在初中美术第二课堂教学中使用“艺游学”的方法,让学生行走在城市中,探索熟悉又陌生的虎溪河。相较于课堂教学,“艺游学”实践课程使学生在与虎溪河水环境的互动中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主动理解的创造者。

“艺游学”指向的不是客观的既定事实,而是有不同教育背景、成长经历、个体情感的人们对事物的全新理解,这种理解融合了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与环境探索之后产生的情感和科学的认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游学”实践课程磨砺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促使教师研究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既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推动着教师自身的反思和进步。

注释:

[1]梅娇寅,余华.社区艺术教育与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性研究——以“舞态良渚”项目为例[J].美育,2021(5):56-63.

[2]葛诗婕.基于“艺游学”的“非遗美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EB/OL].(2021-2-23).http://www.mee.gov. cn/xxgk2018/xxgk/xxgk03/202102/ t20210223_822116.html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

3.艾略特·W.艾斯纳.艺术与心灵创造力[M].朱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

猜你喜欢
水环境美术教学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关于藻类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利用分析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实施天顶湖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必要性的分析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水域下游平原地区水乡特色县水环境治理的瓶颈与对策分析
对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及其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