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思考

2023-09-04 14:41:15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5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校企

黄 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 644003)

0 引言

畜牧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既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基本指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兴旺”,畜牧业的高质量是产业兴旺的重点之一,而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人才支撑,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实施畜牧类专业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只有把握畜牧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需求,着力构建起“产业链—人才链”相融合的逻辑链条,以落实“三教改革”改革为重点、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紧扣畜牧专业和产业的内在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1 围绕“三教改革”,突出专业与产业的融合改革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刻理解《意见》的重点内容,紧扣畜牧类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好“三教改革”是办好人民满意的畜牧类专业的重要路径。

1.1 以群建团,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聚合力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推进畜牧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主体,以“畜牧兽医、动物诊疗、宠物生产技术、动物营养”四个专业为主体,构建起专业群,以专业群为依托,按照“产业在变、任务在变、需求在变”的发展思路,形成三个教学团队。第一,建成了由三名畜牧行业大师引领的“头雁”团队,重在引领专业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第二,建成了以五名畜牧、兽医类博士、教授引领的创新团队,重在专业与产业的融合研究和创新发展;第三,建成了以德康集团等畜牧业龙头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传承发展团队,重在落地、落实教学与生产的融合。三个团队既形成梯级递进师资队伍的培养,更着力于畜牧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1.2 应变求变,形成了畜牧类教材改革的新活力

重点是围绕畜牧兽医类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实践,既把握好了新形势下高职教材建设的规范要求与创新实践、“岗课赛证”融通等,更围绕产业发展前沿和新技术,形成了传统教材与活页式教材的融合,精品教材与多元化教材的融通。通过创新了教材体系的构建,在求变中实现善变,实现了畜牧产业发展与畜牧类人才培养的同步,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链接。

1.3 真实善变,创新了畜牧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新动力

一方面,夯实了畜牧类专业的教学基础,创新情景化教学方法和内容。新建畜牧类专业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室6个,从教室布局到设备配置,从教学内容的引入到实践教学的实施,真正做到“真实环境,培养创新人才”;另一方面,紧扣新时代学生学习特点,把握他们的学习规律,突出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材施教和分类培养,形成“岗课赛证”有效融通,既夯实了学生学习基础,又拓展了畜牧类人才的专业技能。

2 围绕乡村振兴,突出畜牧类人才培养的新成效

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关键在于培育人才。在数字赋能产业和教育的大背景下,紧扣新业态、新需求,实施畜牧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之举。

2.1 围绕乡村振兴,搭建起了畜牧类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围绕畜牧类专业学生培养的路径,按照“受教育、长才干、增技能、做贡献”总要求,先后与雷波县、普格县、屏山县等6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畜牧养殖场和畜禽繁殖场,共同建立了畜牧类人才实践培训基地13个,组建畜牧项目研究团队6个,组建畜牧产业服务团队6个,承接各地畜牧产业发展需求项目13个。近三年,有95名畜牧类学生返乡创业,实现了畜牧类人才培养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新发展。

2.2 围绕乡村振兴,搭建起了畜牧类项目化教学改革平台

结合乡村振兴过程中,四川省内不同地区对畜牧类人才的不同需求特点,按照“据需立项,据项组团”的原则,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6项,涵盖了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畜禽特色品种的开发、地方优质畜禽品种的选育、畜牧产业经理人培训等为主体的教产融合项目化教学改革,实现了“学生主体,师生互动,服务地方”的项目化教学改革目标。近三年,共有265名畜牧类学生参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畜牧类专业学生以此为基础,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6项;获省级“互联网+”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级挑战杯银奖1项;学生获专利授权1项;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凸显了畜牧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育人新成效。

3 紧扣畜牧专业,突出服务区域畜牧业发展

学校紧扣四川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一个目标,两个方向,三项举措”的专业教学改革。

3.1 坚定一个目标,紧扣一个“准”字

紧紧围绕“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这个畜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实施畜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专业群整体的弯道超车,也为畜牧类专业群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3.2 瞄准两个方向,突出一个“优”字

一方面,瞄准“现代化”方向。在教学改革中重点解决好畜牧类专业的产学一体,先后建成专业理实一体教室6个,建成生猪人工繁殖等仿真实训室3个,形成了从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到畜牧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体化现代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另一方面,瞄准“绿色发展”方向。二十大报告再次全面系统部署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方法。把发展绿色畜牧业作为培养现代畜牧业产业人才的第一要务,因此,从教学标准的制定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都贯穿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种植业与养殖业循环发展、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等,从培养高素质畜牧业人才的角度,融合了绿色发展和优质发展。

3.3 抓实三项举措,突出一个“效”字

一是抓实了传统畜牧类专业的改造,重点是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转变,形成了“畜牧类专业分类教学改革”等“培优创新”教学改革项目3个。二是为了抓实“数字赋能”,突出畜牧产业发展新前沿。紧扣畜牧业深度融合大数据,积极拥抱新业态新模式,线上线下融合这些新要求。建成生猪人工繁殖仿真等3个实训室,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三是抓实教师队伍力量强这一重点,形成了围绕“产业建专业,建强专业助产业”的大师团队、创新团队和传承团队,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深化“产教融合”,突出畜牧类人才培养双主体

学校畜牧类专业抢抓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大机遇期,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总体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畜牧类专业办学活力,实现了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主要实施了三项人才培养改革。

4.1 构建了校企合作育人的教学体系

学校与9 个畜牧类龙头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构建起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教材开发的教学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育人。

4.2 构建了校企双师互动的教学团队

学校重点采用以人才柔性引领、教师互派、教师入企三个方式组建形成双师互动团队。近三年,学校畜牧类专业从企业柔性引进人才15人,完成教学任务3 000多学时;同时学院派出教师入企22人次,入企工作最短时间3个月,最长时间达到了2年。实现了校企人才的互动流动,形成了四川省教学创新团队1个。

4.3 建成了校企一体合作平台

重点是围绕畜牧类专业打造集教学研究、畜牧项目开发和研究、生产组织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建成了校企双创平台2个,科研平台2个,建成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实现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教师的教学内容与研究内容与产业前沿的结合,为校企深度融合做出了示范。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校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映像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2022年4期)2022-04-02 13:21:22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22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