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2023-09-03 04:27:32谭昆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活化

谭昆瑜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下,初中道德法治教学活动逐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课程中,要把生活教育思想贯穿于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之中,加强道德和法治教育。文章从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在初中道德和法治教育中实施生活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  教学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是培养初中生良好品德、法治素质的重要环节。在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突破了传统的课堂局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是将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或体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出生动的情境,使真实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加强对知识的应用和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许多道德、法律常识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从现实生活中抽取,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又能适应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要求。”[1]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缩短,通过对生活经历和案例的分析和深入学习,加深对道德和法治的认识,增强对知识的应用,从而促进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律素养的养成,从而促进初中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引入生活化教学,首先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培养生活的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真实的案例,结合当前的时事新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以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法律。本文以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生活需要法》为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法律情境和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学生的兴趣、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2]

(二)加强对时事热点的结合和运用

教师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将趣味教学思想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在这一大背景下,有效运用时事热点,不仅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模式的局限,还可以延伸和覆盖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时下热门话题,将有关法律、道德等热点问题纳入课程设计,并从目前教科书的相关知识入手,从时事新闻中提取关键信息;因为时事新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教材中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他们结合实际,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增强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使他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教师在搜集、分析当前社会热点事件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用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训练,可以让学生从时事新闻中了解到当前的经济形势、人民生活的变化、城市的变化等,从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有关的知识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治观念。

(三)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

由于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比较抽象,许多概念、定义等会使初中生感觉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使学生的知识内化,增强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必须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道德和法治的教学活动和理论知识相融合,可以减少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增强对知识的应用,增强道德和法治素质。”[3]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運用和内化知识。以《同居地球村》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和开展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性活动,将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相联系,以“同居地球村”为核心,组织知识讲座、辩论比赛,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或现实案例,通过师生的讨论和对话的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合理设置课堂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是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优化设计,把生活气息融入课堂,让学生能够构建起新课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唤起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学习有关道德与法治课的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引入身边的实例,利用多媒体的播放等方式,把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情景融导入课堂,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方式,导入新课内容,提高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使课堂气氛更生动,轻松愉快地讲解课堂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积极探究、自主思考。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成长规律、成长特点,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引导他们进入课堂,优化课堂导入的具体内容,使其更贴合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对道德和法治教育进行深入探讨,并强化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针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将生活教育融入到课程的知识点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通过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增强道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为初中生将来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纪君. 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路径[C].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二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2:146-148.

[2]赵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初中课程辅导,2022(08):111-113.

[3]鲁晓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J].家长,2022(06):43-4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初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1:44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6:43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