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庆月
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培养幼儿正确认知和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良好的教育对幼儿今后的成长意义匪浅。因此,幼儿教师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言传身教,以自身为榜样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不论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例如,作为教师,要注意与幼儿互动时的行为习惯,在个人仪表方面,要做到清爽干净,不浓妆艳抹、不涂艳丽的指甲油、不穿奇装异服、不留过长的指甲、头发清爽不油腻,总之要做到干净利索;在个人卫生方面,要注意勤洗手、勤换衣服,在幼儿面前做好表率,游戏后、饭前、便后都要带领幼儿认真洗手,并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步骤,同时还要引导幼儿节约用水,按时刷牙、洗脚等;在饮食习惯方面,引导幼儿要爱惜粮食,不浪费,教师和幼儿一起进餐时要做表率,吃多少盛多少,不够再盛,还要培养幼儿均衡膳食的意识,使其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并且引导幼儿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幼儿园除了要把好食品采购、储藏、烹任等方面的卫生关外,还必须教育幼儿不吃有异味的食物,進食时不要打闹嬉笑,以免食物进入气管等等;在生活习惯方面,教师指导幼儿在做游戏时将鞋子小心脱下并轻轻放置在鞋架上,不要随便乱扔,衣物脱下也要挂在衣架上,玩完玩具后,指导幼儿立即收拾干净,回归原位。
二、柔性教育,采取鼓励策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柔性教育是“人性化”教育的产物,是对幼儿个体性的尊重,更是对幼小心灵的呵护,它要求教师采取鼓励策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午觉过后自觉地将自己的被子叠好,并把床单铺平,教师要及时鼓励道:“你真棒!真是个勤劳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以后会越来越棒的,老师要奖励你一朵大红花!”并且告诉家长幼儿的进步,提醒家长在家中对幼儿进行适当奖励或表扬。在幼儿回到家中,家长要及时表扬:“听老师说,你今天表现很好,会主动叠被子收拾床单了!你真棒!爸爸妈妈为你骄傲!”幼儿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柔性教育后会产生自信,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从而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放开手让幼儿进行尝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锻炼幼儿的行为能力,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家园联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家园联合是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的有力抓手,只依靠教师的力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够的,应该采用家园联合的教育方式共同完成对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全方位影响幼儿。例如,教师和家长建立“班级家长群”,教师每天在群里发一些幼儿在园的状态,以供家长观察。家长与幼儿在家时,也可拍一些视频上传至群里,与其他家长和老师一起讨论育儿心得。教师还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在行为习惯培养上达成共识。比如家长在家中要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饮食方面要做到清淡、营养均衡;经常带领幼儿一起进行锻炼,比如跑步、练操等;多带领幼儿参加一些实践类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幼儿正处于启蒙阶段,可塑性比较强,也是正确行为习惯培养的“黄金阶段”,因此更加需要家长、教师、幼儿园的合力支持,共同努力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观念,从而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