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润芬
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素养,提高劳动能力的教育。它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生物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本地的生物资源为基础,以学校本地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学校本地的生物资源为教学内容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学校劳动教育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基于劳动教育对习惯养成和知识获取的积极作用,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结合学科课程,推动劳动校本课程研发,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课程意义
劳动教育和生物校本课程具有互相渗透和交叉的特点。劳动教育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提高劳动能力。生物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本地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学校本地的生物资源为教学内容,很多知識来源于生产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因此,劳动教育与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融合具有相辅相成的现实意义。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劳动教育关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学生身心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基础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过去一段时间,劳动教育普遍存在被弱化的现象。一些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劳动课表面化、形式化,这也体现了部分学校的管理层对劳动教育的关注不足。实际上,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坚韧的性格、吃苦耐劳的品质。劳动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2.增强劳动体验
当下,中小学学生普遍缺乏劳动机会,劳动意识淡薄,缺乏对劳动过程的享受、劳动成果的珍视以及劳动价值的体悟。新时代中学生应当五育全面发展,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增强学生劳动体验,让劳动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培养劳动技能
掌握一门或多门劳动技能,其主要目的不是考虑他们将来的就业,而是要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对任何一门与生产有关的劳动所进行的全过程,同时也是对他们自身动手能力的一种训练。高中生物校本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劳动技能。
4.渗透学科素养
生物学教学除了课堂授课外,还可以通过生产实践、校本课程以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途径,将劳动教育渗透到生物学科中,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学科实践能力,如开展校园生物资源开发、校园厨余垃圾再利用、校园中药材栽培、校园绿化育苗等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劳动中去汲取知识的养分,从实践中去内化生物学理论,深度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二、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策略
1.开展传统的劳动实践课,体验农耕文化
近年来,劳动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我校开辟了校园种植基地,正好利用这个时机,在校本课堂上,让学生走出教室,体验农耕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些接触农作物及中草药植物的机会,翻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观察记录等,让学生在劳作过程中淬炼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学习习惯,掌握种植知识,以及认识到课本上的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实践是息息相关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体验农耕实践的机会很少,利用校本课程让学生体验传统的农耕劳作,既减压又治愈。
2.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在劳动中收获成果和提升劳动技能
结合基地种植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组织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前期的辛勤劳作后,种植基地收获了一批樱桃水果萝卜。利用现有的种植资源,开展了一节制作酱萝卜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课前带领学生到种植基地亲自采收萝卜,体验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在劳动主题活动中融入了高中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实践回归理论,引导学生说出制作酱萝卜的原理是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并学习制作酱萝卜的不同方法。在主题活动中,将学生分组,每组5-7人,记录员1人、操作员3-5人、汇报员1人,按步骤完成劳动任务,制作劳动成果,并记录每一个劳动步骤,采集图片和视频等相关资料。通过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科素养,又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以及热爱劳动的情感,激发他们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
3.融合劳动和美育,开展丰富多样的手工艺作品制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手工艺作品制作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中华历史文化中沉淀下来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植物栽培过程中,学生会观察到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种植基地的植物资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收集不同植物的花、果、叶、茎等部位,物尽其用,在校本课堂上学习植物标本压制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标本压制,进一步二次创作加工,待压制标本成型后,可以制作多种多样的手工艺品,例如,可以制作压制标本手工拼画、手工饰品等,在创作过程中,既能陶冶性情,丰富艺术文化修养和生物素养,又能提高动手能力和激发创造力。
4.开展课程评价
本课程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劳动精神、劳动成果、劳动合作六个维度,将评价要点进行细化,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
三、结语
在高中生物校本开设和实施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劳动技能,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引领学生践行劳动精神,以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劳动教育和生物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劳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五育融合背景下中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实施”下的子课题“基于校园种植基地劳动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总课题编号2021ZQJK006】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