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瑞娟 陈鹏飞 侯丽珠
区域创新是以全面创新、协同创新为基础,通过对区域内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进行全方位整合、 系统化配置的创新驱动新战略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体系有着多样的形式与内涵。当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引擎与发动机。 区域创新能力能够带动城市创新能力提升。 立足于区域创新视角下, 研究区域创新能力与城市创新能力的相互关系,并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区域创新能力与城市创新能力概念
(1)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伴随着区域创新系统等理论而出现, 为清晰分析和评价区域创新能力, 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 一是从创新系统的视角出发, 甄峰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该区域知识、 技术水平与情况的集中反映, 体现了区域未来的发展潜力;Simmie 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属于衡量区域有效配置资源、 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维度。二是从资源有效归并的角度出发, 如Cooke 指出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于产学研的联系过程中,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调动文化、 社会资本等各种区域的资源; 吴海林也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将区域内各种生产资源实行独创式合成并进行改造的能力。 三是从创新成果的角度出发,如Riddel 和Schwer 认为一个地区能够产生商业利润的隐形创造潜力即是该地区的创造能力。 吕雅丽则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区域创新能力界定为将创新的理念、想法转移到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上的能力。综合来看, 目前学界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研究已具备共识,理论成果多集中于主体、资源、成果、环境等方面,朱建锋等提出, 未来还需立足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构建有区域特色的评价体系, 更好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2)城市创新能力
城市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相似性,其内在关联程度也较高, 但城市相较于区域, 往往资源更集中、主体更多元,因此城市创新能力具有其特殊性。 这一概念在国外出现后便一直有所争议, 争议主要集中在城市创新是 “The creative city” 还是 “The innovative city”, 相比较而言前者更侧重于文化等软创新, 而后者则侧重于技术等硬创新。 由于软创新较难衡量, 目前主流观点还是 “innovative”,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普遍认为城市是创新的重要单元, 城市创新能力则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尔鸣等总结出城市创新能力受创新主体、产业布局、创新条件、创新环境的影响; 国内学者陈鹏飞认为城市创新能力就是城市创新体系中, 多种行为主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发展能力,他指出,城市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基础与支撑、 技术产业转化和创新可持续发展三大能力。 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创新单元, 聚焦于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创新评价方面, 但对于影响机制方面的研究缺乏全面、 系统的理论支撑。
2.区域创新能力与城市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目前,关于区域、城市创新能力各自的研究较为丰富, 但二者相结合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研判的相关研究较少, 对二者关系的讨论说明与实证检验有待完善。 区域创新能力与城市创新能力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即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能带动城市创新能力提升, 同时城市的创新能力也会通过溢出效应与带动作用, 促进整个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区域的创新水平除自身与内部因素外,还受宏观条件、周边区域的影响, 但在本文中不做讨论。 董春风基于2003—2018 年270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 检验了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对下属城市的创新能力影响及机制, 并得出区域一体化显著提升了不同层次城市的创新水平, 除直接因素外, 区域一体化能够带动政策维度的协同创新, 优化创新要素配置, 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间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区域下设城镇的创新水平、资源、能力会对周边产生溢出和带动效应, 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创新水平;同时,王圣云等提出,城市创新水平除本身的创新资源投入影响外,也受周边知识、人力资源、 产业技术等创新要素溢出效应的影响。
1.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总体来看,主要集中在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 归纳区域创新能力的多种影响因素、评价各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与策略四个方面。 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创新环境的维度, 如魏引娣利用耦合协调度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分析了公共图书馆资源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二是从创新投入的维度,如戴玲和唐晴晴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分析了双向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三是从产业集聚的维度,如王余丁和宋帅邦等分别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和制造业聚集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四是从数字经济的维度, 如俞伯阳分析了数字经济、 要素市场化配置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学者们通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评价结果, 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举措, 如加强平台与载体建设、 合理规划投入的结构及规模、 为产业集聚创造优良环境、 强化要素资源配置以及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均等化建设等。
2.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相比于区域创新能力,城市创新能力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 但总体研究方向大致相似, 主要集中在对于城市创新能力概念界定、 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分析以及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举措等。 对于城市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以空间为划分单位, 研究某一区域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如薛宝琪分析了黄河流域城市创新能力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二是分析新兴技术对于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 如戴志敏和余志伟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 三是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如马野青等发现了本土产业集聚、FDI 流入、城市创新能力三个变量间的关系。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评价对比等,学者们从创新环境、 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等方面提出了各类提升对策。
3.区域创新与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目前, 学术界仅有很少的研究在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引入了区域创新相关理论,即缺少把城市创新能力、创新绩效建立在区域创新的视角下考察的相关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创新与城市创新的互动、 评价与优化对策。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发展会与区域发展建立越来越紧密的关联, 因此评价城市创新能力, 需要将其置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背景下。 佘硕等在城市创新要素到创新绩效的实现过程中, 引入区域一体化中的市场、经济、空间、社会一体化,研究其外溢效应、再配置效应与集聚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金露露分析了区域一体化对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 环境规制型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李雪松等从生产要素、 产业结构区域合作层面探讨了区域一体化对城市经济增长效率的贡献。 都泊桦通过基于空间计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分析模型, 明确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中的空间关联性与差异性,探讨了区域一体化影响下地区发展的演化情况, 并分析了政府干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开放水平等因素的作用。上述研究通过在城市创新评价中与城市创新能力提升中引入区域创新情况, 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全面化与评价结果的科学化、完整化。
1.应用实践层面
1999 年,波特博士和斯特恩博士共同制定了34 项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主要以公共政策、 社会创新氛围、 组织创新取向和城市创新四个指数为基础, 形成了城市创新的评估指标。 而查尔斯·兰德瑞则从城市创新文化的视角入手, 结合对美国部分城市的服务质量效能、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综合研究,形成了构建创新型城市的七大因素, 并给出了创新型城市评估的主要指标。 由美国专家理查德·弗洛里达研究的美国城市创新力指数,主要涉及了科技、 人才和包容力三个指数。英国的罗伯特·哈金斯协会运用了信息包络方法的技术, 采用5 个模块和19 个指数,构建了测定个人知识能力水平的评估模式和指标。
随着对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 国内对于城市创新发展评估指标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会定期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设置了创新治理力、 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5 个一级指标和30 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囊括了城市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 北京立言创新科技咨询中心联合多城市科技管理部门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城市创新记分牌》,该报告系统借鉴 《欧洲创新记分牌》(《EIS》)的思路、框架、指标和方法, 并根据城市建设的特殊需要进行了改进,包括创新活动、创新投资、创新影响和创新条件4 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三级指标。中国城市创新力指数由第一财经研究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开展研究并发布, 该指数使用加权分析法, 设定热钱指数、独角兽指数、租房指数、合伙人指数4 个一级指标以及12 个二级指标,通过设定各个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相应的权数, 将二级指标值加权合成一级指标值, 再将一级指标值合成总指标值,进而形成城市创新力指数。
目前, 国内外均有成熟且得以广泛应用的创新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然而多存在指标同质化, 且不同类型城市评价未实现差异化, 这会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产生结果影响, 导致不同城市间的创新水平没有被全面和客观地衡量。
2.学术研究层面
学者们也从不同视角构建了创新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范柏乃等人针对中国城市创新体系运行的基本结构模型,利用专家筛选法、关联分析法以及对评估指标体系的辨别力分析等方式,重新设计了中国城市的科技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包括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配置、技术创新支撑、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产出这五个方面要素。 李继勇等把企业可持续技术创新这一指标引入到企业技术创新考核系统中,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科技创新做出考核, 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与可靠。 冯霞等人认为, 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工作必须要从思想观念、科技、体制机制、人文制度、环保意识等五方面入手, 构建好城市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卢小珠等选择了三项重点数据来评价企业的能力, 分别是物质基础、人力资源、创新成果。祝影等在创新人才、 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要素构成体系的基础上, 引入耦合协调模型, 利用2004 年和2014 年截面数据,对23 个中国科技创新城市进行了创新要素耦合评价。 可以看出由于对创新型城市的定义, 再加上相关理论研究的薄弱, 学术界对创新城市的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标准。 从创新城市的评价对象来看, 主要还是针对发达地区以及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研究,而对欠发达地区和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评价还较少;从评价方法水平看, 目前理论界也存在一定的指标同质化问题, 部分研究仍未能实现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精准评价。
评价方法的选取需要针对不同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确定, 创新评价的方法目前已经较为丰富且使用较为成熟, 每个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
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的主要思路就是运用AHP 法所测算出的指标权重与运用模糊评判法所得到的数值加以累乘,进而相加,最后算出整体综合评价指数。《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就是运用了这一方法,对各类指标加以整合, 用三级指标除以相应评价标准形成指数, 然后再逐级加权综合生成总指数。 该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可以准确定位评价对象的排名, 更为清晰地呈现评价结果。
灰色聚类法。 GRA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用于进行多参数衡量的一个技术, 能够研究并判断各个参数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及其各参数对衡量指标的作用程度。 在样本数据量小和数据决策不足的前提下, 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在对复杂的信息系统开展绩效评价时, 容易出现数据不充分、不完整、不全面的现象, 灰色研究的有关方法与技术正是应用在此方面。 如党玮等采用了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华东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对比研究。 灰色聚类法能够按照指定标准将评价对象划分为不同梯度,进而更有助于分析不同梯度的差异以及梯度内的详细状况。
因子分析法。 有些研究者运用因子分析法开展了评价研究, 通过把一系列的变量归结为若干个具有大部分信息量的公共因子, 并附一定权重算出公因子等分,以便达到客观定量的评估结论。 如阮荣彬和陈莞围绕区域科研的创新投入水平、基础环境、 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 企业技术创新四大方面建立了区域科研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的技术创新水平做出了评估。
熵权TOPSIS 法。熵权法是一个客观赋权方式, 其仅取决于数据信息自身的离散性, 主要根据数据观测值提供的数据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 能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评价依据。TOPSIS 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 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正负理想值的距离来进行排序, 通过与熵权法的结合, 可以一定程度规避两种方法的缺点,这一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 如李瑞等利用熵权TOPSIS 法对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能力、 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概念界定与关系梳理, 进而综述学术界对二者的评价, 并将区域创新能力与城市创新能力结合进行评价,此外,本文介绍了基于区域创新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在应用层面与学术层面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经过系统梳理与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目前缺少区域创新能力视角下对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 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关注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但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的创新要素、资源、渠道等会越来越多地受区域环境的影响,应将区域创新环境等相关指标纳入城市创新能力的考核环节,以体现评价结果的全面科学。
2.指标体系设立同质化较为严重, 评价方法已经完善。 根据现有研究,目前对于区域与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存在同质化情况,这会导致指标体系缺少对于特定区域特点的关注。 例如,目前有关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较为丰富,但长江经济带中的工业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等并未做具体考量。 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和区域,应当有不同维度和侧重的考核指标,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以衡量其创新水平。 此外,现有方法比较程式化, 缺少相关的方法创新。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未来研究做出如下展望。
1.加强对区域创新在城市创新中重要作用的理解,将城市创新能力置于大的区域环境下,促进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用以测量城市与区域整体的创新能力与水平,指标的选取应既具有共性评价,又具有城市特色。
3.创新研究方法,针对已有成熟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概况,归纳创新,实现评价方法的与时俱进, 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