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峥 候彩霞
(作者单位:1.河北体育学院;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对高校来说,师资力量和教研水平固然重要,但会计工作也不容忽视。如果缺乏有效的会计管理,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不受控制,不仅会造成资金浪费,还会对高校的教研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新时期背景下,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各项制度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高校原有的会计制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会计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信息化改革[1],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保证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平稳进行,从而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1981 年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问题,并将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信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内容也逐渐丰富。会计信息化现已成为会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信息化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会计工作不仅实现了会计手段的现代化,帮助财务人员借助计算机完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更是使会计信息化成为一个系统过程,推动了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根本性变化。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化就是站在系统工程的角度,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践的系统工程,包括系统的开发与维护,会计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处理等内容。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代表着会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显著的特征。一是全面性。会计信息化不是某一方面的信息化,而是包括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如会计理论、会计教育、会计实务以及会计管理工作等,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只有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才能建立起完善的会计应用体系。二是集成性。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信息集成、业财融合一体化、内外信息系统的集成等多个方面。三是动态性。这种动态性是全方位的,不仅会计数据的采集是动态的,会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要及时,能够准确反映企事业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四是渐进性。实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从会计核算信息化到会计管理信息化,最终达到会计决策支持信息化的过程[2]。
对高校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来说,首先要有信息化的软硬件平台,这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其中,硬件平台主要是指要有必要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相关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施等;而软件平台主要是指信息化工作开展所依赖的各种软件系统。其次,要建立会计信息化的业务处理流程。在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下,高校会计工作的流程处理要进行改革,通过信息化的设备和系统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再次,监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系,从而保障会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最后,要建设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数据资源共享是信息化的重要特征,高校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也要搭建信息化的数据共享平台,加强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打破“数据孤岛”困境,发挥数据的更大价值[3]。
会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全面应用信息化技术,可将高校的各项业务信息更加及时地整理归纳到会计部门,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然后将信息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分析处理,能够为高校财务部门作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有效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另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直接获取资料进行自动分析和整理,能够大大减少人工操作可能发生的舞弊行为,提高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从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
会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的内外部财务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当前各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也都成立了独立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会计信息化所必需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和系统建立与维护都由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来完成,会计人员只需要专注财务工作本身,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内部财务环境。另一方面,互联互通的网络让高校与外界相连,财务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外部监管活动的开展,也便于高校开展各类对外财务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外部财务环境。
早在2007 年,财政部和教育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通知》,其中重点谈到了大力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格化,改变传统的现金收付方式,大力推进使用资金业务的电子划转方式。经过多年发展,各高校建立起无现金核算网络系统,减少了现金流动,资金使用更加透明,有利于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合理安排资金拨款和监控资金的使用情况,银行等金融机构经办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信息快速了解高校的资金需求,并通过网上办理简化层层审批的烦琐程序,资金划转也更加便捷,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4]。
会计信息化建设对高校会计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质的影响,特别是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普及和应用,全面优化了业务流程,业财融合更加深入,使得业务流程的处理更加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十分有利于实现资金预算的精细化管理。这种情况下,报销效率大大提高,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匹配性更强。广大教职工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上系统进行财务报销等,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业务处理进度,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5]。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各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招生方面,还体现在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而对会计工作来说,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院校本身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就不足,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化建设更是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和人力来配备工作开展所需要的软硬件设施,而高校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往往缺乏正确认识,更愿意将资金和人力投入教研等方面,用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明显不足,甚至财务人员的配置都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难以满足新时期会计工作开展需求[6]。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系统的更新换代频繁,对高校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会计基础知识,能够满足日常财务工作的需要;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应用能力,并且能够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但目前,高等院校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他们有着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但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只是完成了由计算机操作代替传统手工会计,无法完成更深层次的信息技术操作与应用,直接导致高校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任何领域开展信息化建设都会面临信息安全风险,高校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具有开放性,即使对数据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也会存在泄露风险。随着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高校各项会计活动的开展都依靠网络,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虽然高校不像企业那样对信息的安全性要求那么严格,但也有很多关键信息。高校会计人员由于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在数据的下载和传送过程中忽视安全性检查,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和拦截,一旦泄露,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的互联共享。但是在高校内部,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不足,各项业务系统之间未实现完全互联互通。会计部门虽然与科研等部门实现了基本对接,但与更多的部门尚未完成对接,会计信息系统仍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空间。加上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设计和布局,数据无法实现兼容和共享,严重影响了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效率。
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监管是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信息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具备实现对会计工作全方位监管的一切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的信息化监管工作并不到位,大部分监管工作是事后监督,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督,监管活动都是事后的补救措施,而不是预测和干预管理,未能将监管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也就无法有效规避会计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
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国家对高校的投入持续加大,高校会计工作在支持高校事业发展、规范校内经济秩序、保障高校合法经济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高层管理者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重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积极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基础数据库,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有符合信息化建设条件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具备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资源优势,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技能培训,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高校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技巧,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同时,也要做好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引进工作,充实高校会计人才队伍,从而更快更好地满足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
信息化建设必然伴随着信息化安全风险,这是由信息技术的特征决定的。高校要将防范会计信息化风险作为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从加强高校会计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及时更新会计软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会计标准化制度,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工作流程。同时,还要注重培养高校会计人员的信息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网络安全培训,从日常操作规范化入手,定期进行安全性检查,及时进行备份管理,减少信息泄露和盗用风险,保障会计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
从广义上说,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对高校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包括会计工作信息,还包括人事、科研、学生管理等内容。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将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打破“信息孤岛”,形成从业务到财务的闭环管理。同时,共享平台要注重共享安全,设立合理的访问权限,从制度层面保证不同业务信息系统的兼容和共享,降低信息系统管理存在的风险。
高校要加强信息化监管工作,完善会计监管机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监管措施,加强会计工作的专项监督和全面监督,杜绝监督形式化,将各项监督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逐步提高监管水平。其次,要在财务共享的基础上确保财务工作透明公开,充分发挥不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的作用,实现实时监控的目标。
互联网时代,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优化高校内外部财务环境,给高校及相关部门带来便利,还促使高校会计工作实现质的转变。当前,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程度不足、复合型人才缺失、存在信息化安全风险、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