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 编
2020年7月3日,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苏库尔的郊外,成群的蝗虫趴在树枝上。
对于“昆虫恐惧症”和“密集恐惧症”患者来说,世界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非蝗灾莫属!近年来,蝗灾这种似乎离我们很远的自然灾害,引发的蝴蝶效应关系到我们是否会饿肚子!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对于蝗灾的占卜。中国古文也称蝗虫为螽(zhōng),又叫蝗螽,以其善飞,也称飞蝗,俗称麻札、马札、蚂蚱。
根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代共294年间,仅鲁国就发生了16次蝗灾,例如公元前594年秋天,鲁国“螽。冬,蝝生。饥。”因蝗灾导致的饥荒,在春秋时代就开始层出不穷,即使在短暂的秦朝(公元前201一公元前207年),蝗灾也经常侵袭大秦,“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
在中国历史上,水灾、旱灾、蝗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而在水旱之后,蝗灾经常相继而来。
根据著名昆虫学家邹树文统计,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908年的2630年间,中国有记载的蝗灾共达455次,每5~7年就爆发一次。蝗虫不仅将沿途草木啃噬一空,而且就连牛和马的毛发都全部吃光。
由于蝗虫喜欢生活在暖干气候地区,这就使得处于东亚季风影响下的黄河中下游、长江以北的江淮流域成为了中国历代蝗灾的高发区。
在结束魏晋南北 朝的大乱世后,中国的历史气候告别冰期,再次进入到了隋唐时期的暖热气候。其中唐朝共289年,期间就爆发了42次蝗灾,平均每8~9年就爆发一次。
唐朝灭亡以后,蝗灾也以一种更加密集的方式,在中华大地上频繁暴发。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宋真宗有一天正在开封皇宫中吃饭,突然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蝗虫飞过整座皇宫,以致天色变暗。
苏西映 绘 陈正祥 原著
2020年非洲沙漠蝗灾
2020年初,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非洲国家遭遇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对该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农牧民生计构成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拉响全球生物安全风险的警报。值得注意的是,这轮非洲蝗灾已飞越红海,进入欧洲、中东和亚洲,入侵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和巴基斯坦。
从唐代以后蝗灾越来越密集的原因,生物学家指出,从整体来说,中国古代的蝗灾基本都是北重南轻,但随着安史之乱以后南方的开发加快,南方地区的蝗灾也逐渐增多,从而增加了蝗灾的暴发密度。
例如江南地区在唐代以后开始出现稻麦复种技术,靖康之变(1127年)以后,随着宋室和大量北方民众的南迁,南宋政府为了解决大量南迁者的饮食需要,开始在广大南方地区鼓励推广种植小麦。以蝗虫的习性来说,蝗虫怕水,所以在水稻田中难以生长;但是在旱地的麦田里,一旦遇到旱灾则容易暴发。
明清时期,随着豆类、油菜、荞麦、粟等农作物在南方的广泛推广,尤其是地理大发现以后,从美洲引入的玉米、甘薯等作物,加大了江南山区旱地的开发,这就为蝗虫的产卵和孵化、暴发提供了广泛的农业基础。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有记录的蝗灾共71次,平均每3~8年暴发一次。到了明朝灭亡这一年(1644年),史书记载,蝗灾继续肆虐的中原大地上:“河南飞蝗食民间小儿。每一阵来,如猛雨毒箭,环抱人而蚕食之,顷刻皮肉俱尽。”
蝗起蝗落之间写着的,分明是帝国兴衰之道。
1910年至1911年,印度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蝗灾,导致数百万农民和数百万牲畜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次蝗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蝗灾。
这场蝗灾的起源地是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一种名为“希瓦尔虫”的蝗虫迅速繁殖,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并向四周扩散,逐渐扩散到印度其他地区,如中央邦、古吉拉特邦等。在短短数月内,蝗灾中的蝗虫数量就达到了惊人的5.5亿只。
这些蝗虫如同一片黑色的乌云,覆盖了广阔的天空,遮天蔽日。它们所到之处,农作物被摧毁殆尽,数百万农民面临着绝收的境地。许多人失去了他们的农田和牲畜,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新的生计。这次蝗灾引发的饥荒和贫困,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为了应对这场蝗灾,印度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鼓励农民储备粮食、提供救济和援助等。同时,国际社会也对印度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如给予资金、粮食和技术支持等。这些措施帮助印度度过了这场前所未有的难关,但这场灾难留给人们的痛苦和记忆却永远难以抹去。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蝗灾的致灾物种主要为蝗虫。
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为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其幼虫称为“蝻”,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种类很多,世界上共有1万余种,在我国就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棉蝗等,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
引发2020年蝗灾的罪魁祸首是沙漠蝗,沙漠蝗起源于非洲,在近千年的历史上是引发非洲蝗灾的头号害虫,其大暴发年份的侵袭区可波及整个非洲大陆、中东以及地中海沿岸的57个国家,总面积达2900万平方千米。
专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蝗灾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从环境角度看,蝗灾主要是由干旱引起的。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在干旱时期,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蝗虫的卵产在土壤中,当土壤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多的时候每平方米土中可达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蝗虫卵。
干旱环境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得较快,繁殖能力较强。
其他昆虫和鸟类难以在干旱环境下生存,而且干旱能使一种会导致蝗虫生病的丝状菌被抑制。蝗虫没有了天敌,故而数量大增。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也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产,为第二年蝗灾的暴发提供“生力军”。
从生活习性上看,蝗虫有群居的习性;有很强的繁殖力;有多食性,也就是能吃很多种植物;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根除。
科学家在2006年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中,证明蝗虫密度过大也是造成蝗灾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蝗群达到一定密度的时候,蝗虫会排列成行,开始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蝗虫通常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变得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对处于独居阶段的沙漠蝗虫进行试验,反复触碰蝗虫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寻找是否有某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习性。结果发现,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刺激之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爱群居,而触碰身体其他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有这种效果。
科学家认为,在某一自然环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虫们彼此触碰后腿,可能导致其改变习性,开始成群生活。其成员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进而形成蝗灾。如果能发现到底是哪些化学信号刺激了蝗虫的神经系统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就可能研制出防止蝗虫群聚的新型农药。
由于干旱的环境适合蝗虫的繁殖,所以蝗灾的爆发一般伴随着旱灾。中国古人认为,之所以有旱灾,是因为一种叫做“旱魃”的怪物在作怪;而之所以有蝗灾,是因为“蝗神”在显威。
所以,当旱灾和蝗灾爆发的时候,百姓们一般会进行“打旱魃”和“拜蝗神”的活动,这种做法显然不会有任何作用,只能等蝗虫把庄稼糟蹋完以后,自己迁徙到别处。
随着经验的增长,古人逐渐开始用一些积极的办法对付蝗虫。比如开元贤相姚崇,用驱赶、抓捕焚烧、挖坑填埋的方式与蝗虫对抗,效果颇为显著;元朝的时候,人们在初秋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锄头刨出来,借助“秋老虎”的强烈日光将其晒死。
当蝗虫、鼠、雀为害时,古人经常采用这种捕除方法。据清代《捕蝗要诀》介绍,主要有布围式、鱼箔式、合网式和抄袋式等。
布围式,即用一块长条型的粗布,两头各套一根木杆,遇蝗虫,迎面插入土中,将其碰落予以捕杀。
鱼箔式和合网式,是指用芦苇结成的鱼箔或缯网,碰落蝗虫或使之入网。
抄袋式,即用类似今天捕虫网的小鱼斗或菱角小口袋捕捉蝗虫。
此法主要用于对付幼蝗(蝻)。其做法为:视幼蝗来路,预掘深、宽各二尺的壕沟,并于沟中每相去丈许作一坑,以便埋掩;然后众人手持扫帚等各种器具,并由一人鸣锣、众人呐喊,使幼蝗惊惧而奋力跳跃,或扑入沟中,或被扫入、掩埋,直至沟坑俱满而止。
利用蝗虫的趋光性特点诱其投火自焚,此法古已有之,明清时期仍为捕蝗通用之法。清代还将此法与器具捕打、开沟陷杀等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捕除效果。
冬天把蝗虫的虫卵滋生地消灭掉,斩草除根,此为“据虫除卵法”。
《治蝗全法》总结了宋代以来“据虫除卵”的经验: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明清年间,人们开发出了原始“农药”,比如“百步草浓汁”和“陈醋混合液”,专用于灭杀虫卵。
滋生蝗虫的地方,都是“涸泽”地区,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农田,在垦殖的过程里,通过各种方式杀灭掉虫卵,同时种植绿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植物,可作为蝗灾时的备荒口粮。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蝗灾发生得愈来愈少了,这除了农药的推广普及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之外,还因为咱们国家的吃货太多了!“吃货”拯救了蝗灾,拯救了世界!
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有的地区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捕蝗要诀》合网式、鱼箔式
《捕蝗要诀》围扑飞蝗式、捕捉飞蝗式
《捕蝗要诀》扑牛大蝻子箔围、扑牛大蝻子布围
《捕蝗要诀》扫蝻子初生式、坑埋式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云南十八怪
三个蚂蚱一盘菜
蚂蚱做菜,在云南一些地方又叫“跳菜”。将收集到的蚂蚱带回家,用开水一烫,去掉翅膀,在锅里慢慢烤黄,烤到水分干涸、呈焦黄色的时候,加上香油、花椒调味,黄色的蚂蚱,便透出诱人的香气。“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炒上一盘,弄上二两小酒,款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