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加 编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境和叙利亚边界附近一天内发生2次7.5级以上的大地震。地震造成叙利亚、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多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地震是地质灾害的一种,除了破坏地表、建筑物以外,还会伴有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毒气泄漏、放射污染、细菌污染、瘟疫等,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在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地底下住着鳌鱼,时间长了,大鳌鱼就想翻一下身,只要大鳌鱼一翻身,大地便会颤动起来。在古希腊的神话中,海神普舍顿就是地震的神;南美还流传着,支撑世界的巨人身子一动,引起地震的说法;古代日本认为,日本岛下面住着大鲶鱼,一旦鲶鱼不高兴了,只要将尾巴一扫,日本就要发生一次地震;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由站在大海龟背上的几头大象背负的,大象动一动就引起了地震;除此之外,埃及和蒙古也有关于地下住着动物在作怪的传说。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地球的地壳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由14个大的板块以及若干个次一级的板块构成的,在地心热量的驱动下,它们就会相互碰撞。地震,便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并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板块边界处,也正好是地震和火山最频繁的地点。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1935年查尔斯·里克特在研究美国南加州地震时,发明了定量测量地震大小的方法。这里涉及一个专业术语,地震震级即对地震大小的相对度量。
按震级大小分:8级和8级以上的大地震,称为特大地震;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地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中等地震;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小地震;3级以下、1级或1级以上的地震,称微震;小于1级的称为极微震。
地震每增加一个震级,所释放的能量就增加约32倍。也就是说1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2个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现在,我们就知道土耳其此次地震带来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了。
土耳其位于全球三大地震带之一的欧亚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处(这两个板块已经碰撞了数百万年,形成了一个高地震区)。这使得土耳其成为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毁灭性地震史,因此土耳其也被地震学家称作“坐在火药桶上的国家”。
据统计,从1900年至今,土耳其已经发生了60余次规模不一的地震。其中,1939年的埃尔津詹地震震级同样达到了7.8级,这次地震是20世纪土耳其发生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大约11万座建筑物损坏,3万余人死亡。
据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2023年2月6日的两次7.8级地震,是该国自1939年以来遭遇的最大灾难,使得大量城市建筑被夷为平地,震感遍及亚、欧、非多洲,之后发生余震上千余次。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5万人遇难,超12万人受伤,被毁或受损建筑超过4.2万栋。联合国初步估计此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除地质结构外,客观因素也使得此轮连续强震的受灾规模更大。和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市发生的7.8级地震一样,此次土耳其地震是发生在深夜,大多数人还在熟睡当中,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瓦砾之下了。来自土耳其的电视画面显示,被地震惊醒的民众穿着睡衣站在雪地里,看着救援人员挖掘受损房屋的废墟。
土耳其发生强烈地震
另一方面,美联社刊文指出,当地建筑物不够坚固也是受灾规模扩大的原因,受连续强震影响地区的建筑多为脆弱建筑。虽然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等地的新建筑设计考虑到了现代抗震标准,但土耳其南部的这一地区有许多旧的高层建筑。研究人员表示,叙利亚之前的快速建设,加上多年战争的影响,也可能使当地建筑变得脆弱。除此之外,灾区的严寒天气和交通堵塞也阻碍了救援工作。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可以乘飞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登上距地球38.4万千米的月球;利用太空望远镜可以直接观测到遥远的行星。但人类对地球挖掘最深的深度仅12,262米。地震预报至今仍是一个难以突破的世界性难题。地震预报难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对象特殊
地震预报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地下深处的复杂的运动过程,目前看不见,也摸不着。
2.现有的观测方法均是间接的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二三十千米处,而当今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只有约12千米。目前人们只能依靠地面的观测资料,对地球内部的状况进行反演和推测。
3.难以实验与模拟
地震是地球上规模宏大的地下岩体破裂现象,其孕育过程又跨越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而不但很难用经典物理学从本质上加以描述,也难以在实验室或者野外进行模拟。
4.研究结果难以检验
强烈地震对于同一地区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遇到一次,对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时期的孕震过程,机理差异很大,所以,重复实践进行检验的机会很难碰到。
上述种种困难,导致了地震预报的发展迟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一个科学难题。
地震往往事发突然、逃生时间短,我们只有掌握自救知识才能在关键时刻清醒理智地采取正确措施,把伤害降到最低。
地震自救小常识顺口溜:遇地震,莫惊慌,保镇静,少伤亡。先颠簸,是近震,只摇晃,震必远。是远震,不用管,若近震,莫等闲。住楼房,别慌张,到小间,暂躲藏。厨与厕,牢又坚,跨度小,较安全!
地震自救逃生黄金12秒:地震发生的最初10~15秒钟(平均12秒)是上下的纵向震动,然后才是破坏力极大的横向震动,因此在地震发生时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及时采取自救行动,常能获救或避免死亡。
如果你在室内,选择三角地带就地自蔽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最佳的自救方法是克服恐惧、就地自蔽。
1.正确的身体姿势。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2.选择三角地带。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比如蹲伏在写字台、课桌、床、衣柜、冰箱等高大坚固的家具旁(而不是家具下),以躲避坠落物的砸伤。
3.迅速打开房门,以防房门变形而无法出逃。
4.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户边或阳台边。
5.如在空旷的房间,可躲在墙角处。因为这些地方在房屋倒塌时会形成倒塌物砸不到的死角,人躲在这里相对较安全。
6.如在卫生间或厨房、过道、储藏室,应快速关闭电源和煤气管道的阀门,然后躲在墙角。因为卫生间和厨房的房顶跨度较其他房间小,且有上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穿行其间增加了牢固性、稳定性、抗震性,故不易倒塌伤人。
7.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才可离开房间,但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如果你在室外,护好头部,远离高大建筑
1.护好头部,避开危险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想扶靠、抓住什么,比如身边的门柱、墙壁……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繁华街道、楼区,最危险的情况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
2.选择空旷地带下蹲或俯卧,降低身体重心,以免摔倒。
3.不要盲目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尤其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4.远离高大建筑和危险场所,比如高楼(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烟囱、过街桥、立交桥、水塔、桥梁、高架路。狭窄巷道、广告牌、商场的高大货架、吊车、高耸或悬挂物、高压电线、变压器、电线杆、路灯,以及加油站、化工厂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场所。
5.在百货公司、地下街区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要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6.切记不要乘坐电梯。若发生地震时正在乘坐电梯,应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万一被掩埋:切莫恐慌
地震过后,在房屋内躲避的人员大多将被埋在废墟之中,面对黑暗、恐惧、伤痛,甚至死亡的逼近,应保持镇定,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维持生命,等待救援。
有资料显示,被压人员在半小时内被救出,生存率为95%;24小时内救出,生存率为81%;48小时内救出,生存率仅有53%。地震发生后,救援队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赶到灾区,容易错过黄金救援时间,因此,自救互救非常重要。
1.被困时,首先应保持头脑清醒和呼吸道畅通,尽快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防止烟尘造成窒息。
2.设法将四肢解脱出来,清除压在身上,尤其是腹部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
3.如果有受伤,将衣服撕成布条包扎受伤出血部位,对较严重的出血可用绑扎止血法,注意每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5~10分钟,防止发生组织坏死。
4.设法用手和其他工具开辟通道逃出,但如果费时、费力过多则应停止,保存体力。
5.用砖石有节奏地敲击身旁的水管、暖气管或坚实的墙壁,不必太用力,既可节省体力,也能防止因震动引起的塌方。
6.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坚定的求生意志。可以收集废墟缝隙中流下的雨水,破裂水管中的积水,甚至排出的尿液以供饮用。人体在完全饥饿的条件下,一般可生存7天。
7.在封闭室内不可使用明火。
1.检查伤情
呼吸停止: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流血的外伤:立即直接压迫伤处止血;不要移动重伤员,用毛毯包裹伤员,以保持体温。
2.检查隐患
用干电池供电的手电筒检查房屋。进屋前打开手电筒,如果屋内煤气泄漏,打开手电筒可能会引起火花。
检查燃气管道、电线和水管的受损情况。如闻到煤气味,或看到管道破裂,要关掉从外面进屋煤气管道的主阀门,不要点燃火柴来寻找燃气泄漏处。在供电局来做安全检查之前,不要再合上电闸。
切勿触摸掉落的电线或受损的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