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韧性、家庭功能和抑郁情绪的关系

2023-09-01 01:04高海燕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韧性维度

张 敏,高海燕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601)

0 引 言

在青少年时期,生理发育是非常迅速的,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的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也发生巨大变化,但心理发育的速度相对缓慢,面对许多压力,从青春期的身体的变化到自我意识的慢慢觉醒与困惑,这些变化带来的迷茫与不知所措可能带来正常的成长烦恼,也可能带来抑郁情绪,两者的区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抑郁情绪是一种短期的消极情绪,但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与抑郁症并不相同,但却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如果不及时进行一定的管理与干预,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增加罹患抑郁症的风险。青春期是抑郁情绪的高发期,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抑郁情绪较为普遍。以往研究表明,抑郁情绪甚至抑郁障碍等在青少年时期越来越常见。多种因素会影响到青少年抑郁情绪多发。

首先,青少年抑郁情绪的产生可能与其经历的不良的生活事件有关,如人际交往挫折、学习挫折、暴力事件以及原生家庭不和谐等。其中家庭可能很大程度地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一个家庭有着良好的氛围和稳定的环境,其家庭的功能就能较好地发挥出来,也就能积极影响家庭成员们各方面发展[1]。可以说青少年的各个心理因素是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在良好的家庭功能下得以健康发展,反之,也可以在不良的家庭功能下发展受阻。

家庭功能是对家庭的一种综合评定,包括家庭成员关系、适应能力以及家庭的环境、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等各个方面,其对家庭中的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很多关于家庭功能的研究都显示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吕津珠在一项研究中得出家庭功能好坏可以有效预测青少年的抑郁发生。[2]围绕着青少年抑郁与家庭功能的相互关系有很多研究,而二者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的研究亦是很多学者探究的方向,比如,刘晓凤等的研究就现实家庭功能与情绪能力、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3]

另外,青少年抑郁也可能与在这个时期遇到的各种挫折有关,除家庭关系挫折外,还会可能有学业挫折、人际关系挫折等,如果青少年不能很好的应对这些挫折,就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又称抗逆力、心理弹性、心理复原力等,是指能够从逆境、抑郁、病痛或其它相似情景中恢复正常的能力[4],如情绪恢复能力,或个体在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时的良好适应,压力反弹能力[5]等影响心理韧性的主要包含外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大的社会环境。如果个体所在的家庭环境和睦,亲子关系融洽、家庭成员间沟通畅通,所在的学校环境可以提供积极的校园氛围,个体在校园内有很好的同伴关系,对学校的归属感高,以及个体所在的大的社会关系较为安全、和谐,这些外在因素可以很好的培养个体的心理韧性。反之,如果个体所在的家庭环境比较糟糕,父母关系紧张、离异、破碎,父母的教养方式比较专制或溺爱等,在学校环境里遭遇霸凌、排斥、不尊重以及所在的社会环境较差不和谐等就可能导致个体较差的心理韧性。内部原因主要是指个体自己内部的积极心理特质。比如个体具备较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看问题较为积极,对未来乐观,具备较高的自尊水平等,这样的个体一般会拥有较好的心理韧性;反之,如果个体看问题很消极、性格较为偏执等,其可能心理韧性就会较差。[6]

以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心理韧性对于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促进个体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7]例如,有研究表学生的心理韧性有利于改善新冠疫情下的师生关系、提升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另外心理韧性中学生的自伤行为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8]李义安等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会直接影响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所以心理韧性对于个体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9]

本研究欲探究青少年学生的家庭功能、抑郁情绪、心理韧性现状如何以及心理韧性是否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1 方法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在青少年学生中随机发放409 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有375 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其中男生101人(41%),女生274人(59%)。

1.2 研究工具

家庭功能问卷:该量表根据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 简称FAD)编制。FAD是Epstein 等人依据McMaster 的家庭功能模式编制的一个测定家庭系统各方面功能的自测式筛选量表,共60个条目,包含7个因子:角色、沟通、行为控制、问题解决、情感介入、情感反应、总的功能。主要的适用对象为12 岁及12岁以上的人群。得分越少,表明家庭功能发挥的越好。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1。[9]

心理韧性量表:使用的是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是基于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通过访谈法开发适合我国青少年群体的的心理韧性测量工具。该量表共27个条目,包含5个因子: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量表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照“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等级评定,分别赋1分至5分,然后进行统计,得分越高者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1,分半信度为0.87,分量表的分半信度都在0.52-0.77 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10]

青少年抑郁情绪自我检测表:该量表是适合于18 周岁以内青少年进行抑郁情绪检查,由董事基金会心理健康促进咨询委员会编制,按照最近两周的想法与感觉,回答“是”或“否”:计分方法:“是”记1分;“否”记0分。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了0.862,表明此量表信度良好,可靠性较高。

1.3 数据处理

对反向评分是项目反向记分后,采用excel表格以及统计软件spss23.0 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处理。

2 青少年学生心理韧性与家庭功能及抑郁情绪的关系分析

2.1 青少年学生家庭功能的统计结果

2.1.1 不同性别学生家庭功能发挥的差异比较

为考察青少年学生家庭功能在男女生上的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 检验,各维度方差齐性,发现家庭功能在性别上差异并不显著,见表1。

表1 家庭功能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M±SD)

2.1.2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功能发挥上的差异分析

为考察青少年学生家庭功能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因素上是否存在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在沟通、行为控制上的发挥要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家庭,见表2。

表2 家庭亲密度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M±SD)

2.2 青少年学生心理韧性水平的统计结果

2.2.1 心理韧性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为考察青少年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上的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发现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各个维度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青少年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M±SD)

2.2.2 心理韧性水平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考察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这五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如下表4。

表4 青少年学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M±SD)

2.3 青少年学生抑郁情绪统计结果

2.3.1 学生抑郁情绪自测量表得分的整体情况(表5)

表5 青少年学生抑郁情绪自测量表差异分析(M±SD)

2.3.2 学生抑郁情绪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考察学生抑郁情绪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抑郁情绪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

表6 青少年学生抑郁情绪在性别上的差异(M±SD)

2.3.3 学生抑郁情绪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考察学生抑郁情绪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抑郁情绪得分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有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抑郁情绪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抑郁情绪水平,见表7。

表7 青少年学生抑郁情绪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分析(M±SD)

2.4 家庭功能、抑郁情绪和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

2.4.1 家庭功能和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

考察青少年学生家庭功能和心理韧性的相关关系,将心理韧性各维度因子和他们的家庭功能发挥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发挥的总分与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r= -0.24,p=0.000 <0.001)、情绪控制(r= -0.32,p= 0.000 <0.001)、积极认知(r= -0.10,p= 0.047 <0.05)、家庭支持(r= -0.26,p= 0.000 <0.001)、人际协助(r =-0.12,p= 0.000 <0.001)这五个维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家庭功能得分越低、家庭功能发挥越好的家庭,学生的心理韧性越高,见表8。

表8 家庭功能与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

2.4.4 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功能发挥之间的相关分析

把学生抑郁情绪和家庭功能发挥进行相关分析,抑郁情绪总分与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这六个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沟通维度上也呈现正相关但不显著,家庭功能这几个因子得分越低代表被被试的家庭功能发挥越好,其抑郁情绪水平越低。沟通维度上也呈现正相关但不显著,见表9。

表9 家庭功能发挥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

2.4.3 心理韧性与学生抑郁情绪之间的相关分析

将心理韧性与学生抑郁情绪进行相关分析,抑郁情绪总分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维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与积极认知维度也存在负相关但不显著。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低的学生抑郁情绪水平也越高,见表10。

表10 心理韧性与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

2.4.4 心理韧性在学生家庭功能的发挥和抑郁情绪水平中的中介作用

将家庭功能总分作为自变量,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艺术类中专学生抑郁情绪水平作为因变量,使用spss 的中介效应检验插件process,按照Bootstrap(Acher & Hayes, 2004)方法,依照中介效应分析程序(Zhao et al,2010)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Bootstrap 法设置样本5 000 个。各个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的结果见表11。

表11 路径分析

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到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维度的路径系数显著,到积极认知维度路径不显著,经过sobel 检验也显示,家庭功能到积极认知维度系数不显著,因此该因子维度上对于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五个维度到抑郁情绪的路径均系数显著。

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重复取样5 000 次。各中介效应的检验情况见表12。

表12 中介效应Bootstrap检验表

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 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重复取样5 000 次。结果显示,家庭功能分别经过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到青少年学生抑郁情绪的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这表明家庭功能经过这几个维度影响抑郁抑郁情绪的中介效应显著。 总效应=4.85,直接效应=1.15,间接效应=3.70,中介效应占比=76.28%,即心理韧性通过家庭功能影响学生抑郁情绪的间接效应为3.70,对总效应占比贡献率为76.28%,其bootstrap95%为[2.50,5.11],区间不包括0,因此认为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分析与讨论

3.1 青少年学生家庭功能、心理韧性、抑郁情绪现状

本研究中关于青少年学生的家庭功能、抑郁情绪、心理韧性的调查发现,学生家庭功能在男女生上的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家庭在沟通、行为控制上的发挥要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各个维度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心理韧性水平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积极认知、目标专注、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和人际协助这五个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抑郁情绪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上有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抑郁情绪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抑郁情绪水平,总体而言,独生子女与否影响了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和抑郁情绪,呈现较为矛盾的一个现象,虽然独生子女家庭在沟通、行为控制上的发挥要显著好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但抑郁情绪水平更高一些。这些学生中不乏有因为缺少兄弟姐妹的关系模式,在情感心理上存在客观上的缺陷,或者由于父母对其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使部分独生青少年从小到大娇生惯养,没有受到合适的挫折教育,心理年龄普遍要比实际年龄小,容易心理脆弱、消极悲观。

3.2 青少年学生家庭功能、心理韧性、抑郁情绪的关系分析

家庭功能发挥的总分与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这五个维度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家庭功能得分越低、家庭功能发挥越好的家庭,学生的心理韧性越高;而如果青少年家庭不和睦、亲子关系不良,往往会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支持,青少年性格较为敏感、孤僻,在与人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也就影响了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发展。这与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父母亲的情感温暖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与父母的交流时间以及亲子关系都与个体的心理韧性显著相关,家庭功能亲密度、适应性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12]

另外,抑郁情绪总分与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维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与积极认知维度也存在负相关但不显著,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低的青少年抑郁情绪水平也越高,心理韧性对于抑郁情绪亦是有预测作用,发现个体的心理韧性对抑郁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个体心理韧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之间起调节的作用,即高个体心理韧性会缓解负性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13]

家庭功能与抑郁关系之间的结果表明抑郁情绪总分与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的功能这六个因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沟通维度上也呈现正相关但不显著,家庭功能这几个因子得分越低代表发挥越好的学生抑郁情绪水平越低,以往很多研究都支持这个结论,例如徐洁、方晓义等人的研究就表明家庭功能不良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14]家庭功能良好的环境对于降低青少年抑郁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因为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家庭功能可通过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五个维度影响到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当家庭功能发挥不良时,会影响学生对于目标的专注、情绪的控制等,从而更易产生抑郁情绪。研究结果给予我们一些启示,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创造良好的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发展至为重要,另外,学校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方面多做工作,亦可以减少青少年的抑郁情绪的发生。比如在平常的心理健康教育或班会中,通过教授学生深呼吸、闻香、幽默、倾诉、运动、正念、写作等方式应对负面情绪,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复原力;鼓励青少年多做体育锻炼、正念冥想、自我挑战、积极心态、目标想象、有效休息等,提升个人的耐磨力。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成就感、让青少年学会接纳失败、接纳宽容各种打击、重新认识与升华失败经验、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以及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做出成功的模样、不断鼓励自己来提高自我效能感等方式有效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韧性。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发展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锻炼机会,积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营造具有高心理韧性的积极校园氛围亦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15]

4 结 论

此次研究的结果表明,家庭功能是青少年学生心理韧性和抑郁情绪有力预测因素,心理韧性在青少年家庭功能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总之,目前的研究证实,家庭功能和心理韧性是青少年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因素。这些发现提供了一条理论上有力的途径,既需要重视家庭功能的建设,又可通过心理韧性的训练等方式减少青少年的抑郁情绪。良好的家庭功能能够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发展特性,提高其心理韧性,在青少年遇到挫折或压力时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韧性维度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光的维度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