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诗媛,柳红勤,李 月,吴梦余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疾病后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构建“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对我国的康复医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疗法作为治疗的手段之一,被学者们运用在康复疾病的过程中。美国音乐疗法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ic Therapy, AAMT)认为,音乐疗法是一种临床的、以证据为基础的使用音乐干预手段实现个性化目标,且获得专业人员批准的项目[1]。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主要用于分析文献,识别某个领域的新趋势和新动态,根据科学知识图谱来显示该领域的现状、前沿热点及演变过程[2]。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截至2022年12月2日在CNKI收录的音乐疗法用于康复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限为2022年12月2日,检索式为SU=(“音乐治疗”+“音乐疗法”)*(“康复”+“康复治疗”),选择期刊和中文文献,勾选“全部期刊”,共检索出868篇论文,经过CiteSpace软件清洗和去重,最终得到850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基本数据来源。
某领域年度发文趋势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历经的发展阶段,评价并预测研究的发展状况。由图1可以看出,1986年王善澄等[3]把音乐疗法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中,是我国论文记载的首次尝试。此后20年音乐疗法在康复的运用发文量增长缓慢,2006年作为一个拐点,之后发文量增长速度加快,并于2021年达到年度历史最高。总的来说音乐疗法在康复领域的运用呈现增长的态势(R2=0.764 3),说明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领域的研究热度越来越高。
图1 年度发文趋势
本研究在CiteSpace软件中设置时间分区为1年,自1986年至2022年,每1年为切割点进行分析,节点类型选择“作者(Author)”每年提取50个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献(Top n=50),未剪切(Pruning),形成的图谱如图2所示。发文的数量以节点的大小呈现,作者间合作的密切程度以连线的粗细呈现,发文时间的早晚以颜色的深浅呈现[4]。图2所有节点中,可明显看到3个较大节点,分别是刘振寰(8篇)、余瑾(5篇)和刘丽旭(4篇),其中刘振寰、尹鲜桃团队主要研究音乐疗法在儿童病人中的康复治疗;余瑾、杨海芳团队主要研究心理疾病康复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合作团队,但节点较小、连线较少,很多作者的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一些较孤立的点。说明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领域中作者间的学术合作比较欠缺,研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大规模合作模式的局面。
图2 作者合作图谱
节点类型选择CiteSpace软件中的 “机构(Institution)”,其余设置与作者模块一致,得到图谱如图3所示。显示节点共481个,连线为128个,密度为0.001 1。发文量≥4篇的机构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学科和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见表1)。其中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在2014—2022年间与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音乐治疗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肌电脑电图室之间存在网络连接,是本研究中合作最为广泛的机构,形成“以康复科室为主体,医校合作”的研究模式,主要将音乐疗法用于脑卒中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听觉障碍和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研究院在2008—2011年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上海市闸北区小小虎幼稚园、上海昭鸣言语听觉康复门诊合作,形成“以研究院为主体,特殊学校合作”的研究模式,探讨可视音乐对特殊儿童心理康复与行为的影响。其他机构之间的学术交流较少,说明我国音乐疗法运用在康复治疗领域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群簇现象,未来该领域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1 频次≥3次发文机构
图3 机构分析图
总览全图,我国音乐疗法用于康复治疗中的机构一般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且以医院的康复科室和精神卫生中心为主,这也提示我们要注意偏远和非省会城市康复的发展,希望以后院校能发挥更多的作用来促进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运用。
节点类型采用关键词(keyword),剪切方式(pruning)采用pathfinder+ 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其余设置不变,形成图谱如图4所示。 被纳入关键词489个,连线1 298个,节点大小代表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红色代表该关键词在一段时间内爆发出现[5];并列出了频次高于20次的关键词(见表2),中心性和频次高的关键词代表一段时间内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热点,中心性高于0.1表示该节点为关键节点[6]。因本文检索主题词为“音乐疗法”和“康复”,所以本文不列入讨论的范畴。按照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排序为:脑卒中(101次),综述(34次),抑郁(34次),生活质量(23次),护理(23次),心理护理(23次),儿童(21次)。
表2 频次>20次的关键词共现
图4 关键词共现
脑卒中的频次最高且是其他关键词的倍数,主要是因为脑卒中发病率高,且由于疾病的特点病人预后表现出的各种类型的功能障碍,需要通过康复治疗的手段帮助病人回归社会,学者们把音乐疗法用于脑卒中病人的康复中,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7]、平衡能力[8]、失语[9]、睡眠障碍[10]、认知功能、吞咽功能及空间忽略等,还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作用[7]。
CiteSpace根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把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作为评判图谱绘制效果的一个依据。Q>0.3意味着网络图结构是显著的,S值在0.7时,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2]。本研究针对关键词网络通过对数似然率算法(Log-Likelihood Rate,LLR) 进行聚类,得到结果如图5所示:#0音乐疗法,#1音乐治疗,#2脑卒中,#3脑瘫,#4康复医学,#5心理治疗,#6康复,#7儿童,#8依从性,#9应用效果,#10昏迷。最大聚类占整个网络的91%,S值0.974 6,Q值0.915 5,网络密度为0.006,表明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应用领域在关键词聚类中有明确的定义,聚类的结果是合理的。
图5 关键词聚类
本研究将这11个聚类进一步归纳为三大类:治疗手段、治疗对象、治疗目的和效果,下面分别从这3个方面对各聚类内容进行分析。
1)治疗手段:包括#0音乐疗法,#1音乐治疗。是最大的5个集群,符合主题词检索。音乐疗法的形式多样,主要有巴洛克音乐疗法、医疗共振音乐、五行音乐、可视音乐等,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音乐形式。学者们把这些音乐用于病人的康复锻炼中;并在照护病人的过程中也注重护理体会和总结,书写成文。
2)治疗对象:#2脑卒中,#3脑瘫,#5心理治疗,#7儿童,#10昏迷。王海燕等[14]探讨了音乐疗法在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精神障碍等方面的康复效果,结果表明,音乐疗法可以作为脑卒中后期康复的辅助治疗方法。唐秀梅等[15]把感觉统合训练项目联合音乐疗法用于小儿脑瘫功能康复中,结果表明,配合音乐治疗可以在刺激患儿听觉的同时增强记忆,并且在促进患儿想象力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效果。此外,因为音乐的节拍性和律动性,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水平,提高康复效果。黄丽英[16]将音乐疗法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出血后昏迷病人促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运用音乐疗法联合针灸的病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单独使用针灸介入的病人,可以把音乐作为促醒的一种手段。
3)治疗目的和效果:#4康复医学,#6康复,#8依从性,#9应用效果。通过让病人聆听音乐,促使大脑垂体及下丘脑大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递质,从而起到改善病人神经环路和神经网络的目的[17]。病人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病人康复治疗的结果,研究表明音乐疗法能减轻病人康复锻炼的疼痛感[18-19],降低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疲劳心理[17],减少训练惰性,增加病人平均练习次数[20],有效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增强其康复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突现是指某一时间段频率急剧增加的关键词[21],在分析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2]。本研究参数设置:γ=0.6,Minimum Duration=1,利用CiteSpace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到的突现关键词以及突现强度和时间(见图6)。可以看出:“生活质量”“帕金森病”“运动功能”及“综述”是近年来新兴且活跃的主题。
图6 关键词突现
热点一:生活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预后的康复效果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音乐疗法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坚等[23-25]的研究表明利用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慢性心力衰竭和抑郁症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热点二:“帕金森病”。学者们近两年着重对音乐疗法应用于帕金森病人的康复训练进行了研究。帕金森病人主要功能障碍为听觉感知功能障碍,言语运动执行障碍和语言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把音乐疗法运用于疾病的康复训练中,可以通过呼吸、发声、调音训练改善言语清晰度[26],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27-28],利用节拍和律动提高病人的平衡能力[29]。由此可见,音乐疗法从患病率较高的脑卒中等疾病逐渐应用于其他疾病,但多为小样本研究[30],其应用效果也是未来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验证的一个问题。
热点三:“运动功能”。为了保证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增加趣味,缓解疲劳,达到康复目的。研究者近两年在运动训练时利用音乐特有的节奏感,增强呼吸肌的功能[31],缓解痉挛肌的张力、提高病人的平衡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32]。说明研究者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勇于尝试各种方式,将来可以深化音乐和康复运动治疗的交叉学科发展。
热点四:“综述”。2004年出现首篇音乐疗法的综述文章[33],此后逐渐增多,近两年爆发。说明研究者们已经发现音乐疗法运用在各类疾病的康复治疗中,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是未来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截至2022年12月2日CNKI数据库中音乐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第一,从文献的发表情况来看,1986—2006年是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探索阶段,2006—2016年这10年间为爆发期,2017年至今为深化发展期;第二,从作者和机构合作来看,单个作者或组织的发文量较少,有些合作初具规模且有相对固定的研究主题,但大部分作者和机构关系较为松散;第三,从关键词的分布、共现和聚类来看,音乐疗法主要应用在各类疾病的康复治疗中,主题广泛,研究热点丰富,并逐渐扩展于更多的领域中。
综上所述,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未来的疾病康复领域,可以拓宽和加深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使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领域进一步深化。在现有的研究热点基础上,探索其他热点,使音乐疗法在康复治疗领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更好地服务病人,造福人类。另外,对于不同病种的康复病人如何利用个性化的音乐疗法提高生活质量也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