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01 05:13徐滢佳刘丹娜谢松洪黄欢欢陈春燕
全科护理 2023年24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出院量表

徐滢佳,刘丹娜,谢松洪,黄欢欢,陈春燕,陈 梅

脑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已经成为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疾病负担呈不断升高的态势[2],其中70%~80%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超过90%的病人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选择出院回家[3]。由于脑卒中后常伴有功能障碍,返家第1周是病人家庭和社会再适应的第一个关键期,较容易出现角色适应不良,导致心理问题和社会参与障碍[4-5]。健康知识是健康行为形成的重要基础,掌握健康知识是老年病人有效防控脑卒中的重要保障[6]。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缓解病人在疾病发生后的心理应激反应,促进病人心理发展[7]。《“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指出,为了更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医护人员要更加重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让老年人更好地安享晚年[8]。综合以往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对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出院健康知识、社会支持缺乏相关性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出院时的健康知识、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其相关性,以期为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健康管理及个性化护理方案提供依据,并帮助病人提高逆境适应能力、促进出院早期阶段恢复提供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重庆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准备出院的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过头部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者;年龄≥60岁,因脑卒中首次入院,且病情稳定;住院时长≥72 h,医生下达出院医嘱;意识清楚,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肝、肾、内分泌疾病或恶性肿瘤病人;自动出院、转院、死亡以及住院时间未达72 h即出院者。有意识障碍,且伴有严重认知和交流障碍者;伴有精神疾病者;调查过程中不能很好配合者。

1.2 样本量

本研究主要研究变量涉及41个条目(一般资料18项,健康知识量表10个维度,心理健康状况量表10个维度,社会支持量表3个维度),采用Kendall样本量估算方法[9],样本量取自变量数目的5~10倍,问卷无效或缺失需要增加10%~20%,本研究至少需要226例。

表1 首发老年人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得分情况 单位:分

表2 不同特征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态得分状况 单位:分

表3 首发老年脑卒中影响因素的自变量赋值方式

表4 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查阅相关文献,由研究者根据调查目的自行设计,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方式、职业、医疗支付方式、经济收入等。

1.3.2 脑卒中健康知识量表

采用万丽红[10]研制的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Stroke Knowledge Questionnaire,SKQ),包括运动锻炼、服药、脑卒中先兆、脑卒中处理等10个项目共25个条目,选项分别为“是”“否”“不确定”;答“是”赋予1分,答“否”或“不确定”给予0分;换算成百分制,得分越高,表明知识水平越高。该问卷的信度为0.87,内容效度为0.89。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3。

1.3.3 心理健康状况量表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the 10-item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10),是由Wang等[11]翻译修订,用于测量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共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设置为0~4分,10个条目总得分范围为0~40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弹性越高。该量表信效度检验效果好,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1,间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90,适合在我国成人中应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1。

1.3.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采用肖水源[12]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共包含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得分12~66分,总分≤22分为低水平,23~44分为中等水平,45~66分为高水平,得分越高,说明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70。

1.4 调查方法

本次调研人员全部来自三级甲等医院的4名老师、3名研究生和4名本科生。在正式调研前对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本次调研的目的、内容及方法,培训合格后开展调研。在调研医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人员协助下,进入病区面对面调查,采用统一指导语,量表由调研人员填写。问卷调研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对资料不全、严重偏离事实的问卷进行剔除。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8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有效率97.58%。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23.60±7.84)分,处于中等水平,整体低于韩晓妍[13]对延边地区的200例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的调查结果(27.77±10.31)分,说明相对于国外,我国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研究调查的老年脑卒中病人文化程度较低,伴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下降,加之顽固的传统文化因素影响,可能存在封建迷信说法,对接受疾病相关信息的速度变慢,在治疗和康复之中的依从性降低,导致遵医行为不强,无法正确看待疾病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因其身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与缺陷,导致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14]。

本研究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整体低于陈霞[15]对中青年首发脑卒中病人的调查结果(28.34±8.36)分,说明相对于同一患病事件而言,中青年能够更好地适应与接受患病事实,在家庭里面有妻子和儿女的支持,工作与社交场所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社会角色,只将患病当作一件普通的事件,通过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和长期熬夜等,来降低再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而本研究中老年病人可能因目睹身边老伴、昔日好友的年迈或因病逝去,对死亡抱有恐惧态度,以自我怀疑与回避的方式应对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同时不想给子女造成负担引起的自责与惭愧感,加之生活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与途径有限等原因综合作用下,会严重影响首发脑卒中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使其晚年生活质量降低。

本研究条目“我相信即使遇到障碍我也能够实现我的目标”得分最低说明病人认为遇到障碍时,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信任感下降,可能与本组研究对象中66.77%为小学及以下学历有关,文化程度低的病人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有限,无法理解和使用信息有关,无法通过科学健康的方式舒缓内心的压力,从而导致内心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产生,最终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佳[16]。提示医护人员应该早期重视病人对疾病认知与心理接受状况,及早地调动病人自我管理意识并积极推广共同参与疾病诊疗决策模式,提升病人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和参与感,理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反应,尊重其表达悲伤的权利,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17]。

3.2 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3.2.1 经济收入

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收入为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病人的经济收入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与张欢欢等[18]的研究一致,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病人无需担心住院的治疗费用,能够有多余的金钱用于休闲娱乐等舒缓心情的项目;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病人顾虑较多,巨额的治疗费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病人心理反应强烈,容易使病人对家庭产生负罪感, 故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因此,医护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经济状况较差病人的内心健康状况,帮助病人寻求社会爱心援助,从根本上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同时要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交流,鼓励家属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倾听病人的不良情绪,缓解内心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3.2.2 住院是否行康复训练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进行康复训练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这可能与老年脑卒中病人容易疲乏、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等因素有关。与贾秀贤等[19]的研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因医护人员的缺乏,在病人只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康复训练,当病人明显感觉疲乏症状之时进行康复训练,反而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效果、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患病结局[20]。卒中之后,病人受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疲乏感与自我否定等负性情绪,这提示我们,老年卒中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的时候,需对其采取个体化、多学科联合的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个性化的要求,结合恢复成功的案例鼓励病人,恢复治疗信心,以提升其幸福感,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2.3 Barthel指数依赖程度

回归分析表示,日常生活依赖程度是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日常对他人的依赖程度越低的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越良好。与张蜜[2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因为Barthel指数较高的病人对他人的依赖水平较高,有来自躯体和精神方面的不适,有多重压力与责任,内心郁结无法及时疏解,身心超负荷运作,引发其不良情绪,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2]。研究显示,通过对比中青年脑卒中与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出院时情况,中青年的好转率(89.6%)高于老年组(65.8%),可能与不同年龄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有关,中青年需要外出打工维持家庭生计,能够转移注意力到日常生活工作之中,而老年脑卒中病人因为退休后无工作,长期待在家中,注意力大多放在自身疾病上,担心疾病复发,病人角色增强,依赖程度增强,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引发其内心的不良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23]。因此,医护工作者需要关注依赖指数较高的病人,鼓励其参与医疗决策之中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体现其自我价值,增加其积极体验,获得更高的成就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2.4 社会支持

本研究结果表示,社会支持是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病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与王楠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当老人突然患病后家人都会给予较多经济帮助和情感支持,来自亲人的支持较多,而参与社交活动较少。一方面因残疾导致,另一方面因年老不同于青年人擅长利用微信、QQ等手段结交及联络朋友[25]。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现状,有针对性制定出院社会支持方案,引导家属积极参与病人出院后照护,并竭尽所能为病人提供经济支持、心理安慰、陪伴,并积极为其创造参加社交的机会,同时鼓励病人利用多种途径获得家庭、社会的支持,力所能及参与社交活动,以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幸福感,促进早日康复。

3.2.5 健康知识

本研究结果显示,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出院健康知识为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李珊珊等[26]的研究一致,可能与病人对疾病预警信号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差,不了解自身病情有关。随着数字医疗的推进,越来越关注病人的电子健康素养,但由于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主要是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对新知识的接触途径较少,理解和接受程度也较低,这可能是导致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的主要原因[27]。郭欣然等[28]的研究显示,健康信念越强,越有利于健康行为的转变,年龄越大的病人因为原有生活习惯难以改变,相对于健康行为较高中青年的病人而言,更需要对该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升其健康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在住院期间对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健康教育进行更多思考,形式应考虑老年人特性,注意内容重复性和易理解性,同时应考虑多邀请家属参与。出院后,可以联动医院-社会-家庭进行,弥补住院期间健康知识掌握不足,重点加强出院后疾病知识、临床症状、预警信号及简易急救方法等内容的健康教育。

4 小结

首发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通过分析影响因素,提示可以从健康宣教、加强社会支持等方面入手,并根据个体的差异与病人、家属共同制订切实可行的、循序渐进的出院康复计划,引导其正确应对困难,保持乐观心态,以此来改善病人心理健康水平。此外,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不能反映病人的内心真实情况。因此,今后可以使用质性研究与纵向研究方法对首发老年卒中病人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利益冲突: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出院量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