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史诗片”的“封神”之路

2023-09-01 18:23:44苏豪强
中国电影市场 2023年9期
关键词:封神

苏豪强

【摘要】《封神第一部》是中国“神话史诗片”的里程碑。影片根据“史诗片”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史诗英雄、历史视野和视听场面的国际化史诗元素匹配,并在文化呈现和精神理念的表达上融入了中国史诗品格,兼具口碑和市场。《封神第一部》上映后的诸多现象也为中国“神话史诗片”的发展带来了票房经营、自身格局及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等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封神 神话史诗 电影市场

自2018年8月开机以来,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系列就备受瞩目,直到2023年7月《封神第一部》首映,这部酝酿多时的“神话史诗片”得以步入观众视野。该片自上映以来,话题不断,无论是在业内还是民间都展开了对于中国“神话史诗片”的探讨。作为“国民神话IP”的“封神”,之前已被翻拍成多部影视作品,其中不乏有高分口碑之作。而《封神第一部》在大众刻板印象的枷锁中杀出重围,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惊异”的史诗体验,同時也树立了“封神”史诗的旗帜,填补了中国在“神话史诗”类型片创作的空白,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封神第一部》艺术特色鲜明,不仅有“神话史诗”的国际化共识,而且极富本土特色。但中国“神话史诗片”并无根结盘踞,《封神第一部》浮寄孤悬难免问题重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封神第一部》的透视,拟对中国“神话史诗片”的“封神”之路进行探求。

“史诗片”作为泊来品,其“史诗”概念最早出现于《荷马史诗》,之后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进行过系统论证,指出“希腊史诗的前身可能是某种以描述神和英雄们的活动和业绩为主的原始叙事诗”“具有庄重、容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1],而黑格尔则在《美学》一书中着重强调了史诗的“历史进步性”。但上述“史诗”概念都是基于文学体裁的史诗,“史诗片”则是电影技术与文学史诗的互文。2008年,美国电影学院将史诗片列为美国十大经典类型之一[2]。作为美国好莱坞的一种电影类型,从最早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到《宾虚》再到《指环王》《霍比特人》系列,它们参与了美国电影工业的诞生和崛起并折射出了不同时期美国人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理念。所以从根上溯源,“史诗片”是一种外来的文化形态。中国“史诗片”的发展自然少不了师夷的道路。得益于现代电影产业的发展,中国“史诗片”近年来也不断开花结果,然在“神话史诗”领域一直处于待垦状态,《封神第一部》的面世,无疑填补了这个空缺。但师夷避免不了迭矩重规,所以《封神第一部》自身也有不少“夷迹”,这主要体现在国际化史诗元素的匹配上。

学者刘海波在《“史诗电影”的兴起与创作路径》一文中归纳出了“史诗电影”的四个特点:一是非凡的历史事件;二是崇高的历史英雄;三是宏阔的历史视野;四是宏大的视听场面[3]。依据这四个特点,《封神第一部》都在原著的基础上做出了适宜调整。

首先是非凡的历史事件,因为原著《封神演义》的创作背景是在武王伐纣的根柢上展开的,而武王伐纣兴周灭商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其历史意义非凡,《封神第一部》自然也延承了这一创作背景。其次是崇高的历史英雄,这一点也是《封神第一部》做出的最大的调整。纵观美国众多史诗大片,其人物自带英雄属性,且都有一定的成长期,人物弧光饱满。《封神第一部》的编剧冉甲男认为,《封神演义》中的小说人物较为平面化,缺乏成长性:“一出场就满级。”[4]的确如此,原著《封神演义》是一部人物群小说,人物多达500个,人物平面化明显,再加上一出场便基本定型的人物主角姜子牙确实不适宜电影的史诗性阐释。对此,《封神第一部》将原先《封神演义》的修仙—遭劫—封神的集体化叙事体系置换成了好莱坞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人物主角也从原著的姜子牙变为了姬发,这样既保证了《封神第一部》的戏剧性,又满足了英雄成长的时间周期和崇高属性,更契合了“史诗片”特性。再者是宏阔的历史视野,历史视野是历史认识和历史使命的统一,这涉及到电影艺术现实功能的实现。同时“史诗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再现那些恢弘瑰丽的史诗场面,更在于寓言式的表达以对现实产生关照。《封神第一部》原著《封神演义》虽说有很多的历史政治观念作为支撑,但富于想象,很多情节的呈现都有一些“文人自娱”之态,如第一章的《进香女娲宫》,纣王见女娲美貌,题诗亵渎,引来圣怒,遣轩辕坟三妖破坏成汤天下。这样的故事背景虽别出心裁,但作为“史诗片”的开端是不太合时宜的。《封神第一部》则将其背景改编为“弑父遭天谴”,更富历史喻义。此外,把原著中的仙神大战,落地到了人与人的权谋斗争,这样的改编将神话传说与史实必然同构,既有历史的反思,又有时代的觉醒。最后是宏大的视听场面,这是受众对于“史诗片”的普遍认知,也是“史诗片”类型的典型特征。据导演乌尔善讲述,“封神”三部曲前后共拍摄18个月,完成工作人员近一万人[5],从国际化创作团队的组建,到全球化的选角加训练,再到集中工业化的拍摄和制作,都为最终的视听呈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封神第一部》的视听场面既是与国际化水准的对标,更是突破。整体上不难看出,《封神第一部》在原著的基础上增添了很多史诗元素,从理念到制作都在向国际“史诗片”的标准靠拢。

“神话史诗片”为外来文化形态,想要在中国生根发芽,需因地制宜。对于“史诗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史诗品格,而形成中国“神话史诗”的史诗品格则是关键。就中国市场而言,神话土壤肥沃并不缺乏神话类型的电影作品,但缺乏具有史诗品格的神话电影,这也是国产“神话史诗”一直留白的主要原因。品格即文艺作品的质量和风格,一部成功的史诗作品不仅要有共通性的理念传达和国际化的制作水准,更需要自身的民族品格。《封神第一部》作为中国“神话史诗片”的开山之作,在配备了基本史诗元素的基础上,更是展现了中国史诗品格,这主要体现在其对中国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诠释上。

在谈到文化传统时,乌尔善导演在采访中说:“做《封神三部曲》这样非常中国的神话史诗故事,视觉体系一定要全部来自中国传统,这是创作原则。”[6]服化道作为一部电影作品视觉体系最重要构成,也是展现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手段,《封神第一部》在这方面可谓是做到了精益求精———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朝歌城池的巍然壮观,剧组专门在青岛灵山搭建了3万平的外景地;为了每一个局部都可以放大细细考究,影片中姜王后的一个云肩特地找来非遗绣娘耗时良久细细缝制;为了营造殷商的礼器之感,质子们的盔甲、伯邑考的环佩、姜王后的璎珞……无不讲究。服装配饰的考究、妆造的重视和宫殿楼宇的精致雕砌,让殷商文化的底蕴扑面而来。如果说服化道的视觉体系只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形,而影片对细节的把控则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神。在纣王登基大典一幕中,震撼的群笙演奏,配合着《诗经》中《商颂·玄鸟》古词的吟唱,在隆重的舞蹈加持下,无不凸显出庄严的仪式感,展现出了“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的盛况。除此,鹿台宴饮,纣王站立击鼉鼓、伯邑考吹篪、庆功宴质子战舞等情节处处透露着中国文化自信,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映现为《封神第一部》的中国史诗品格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的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体意识,其核心内涵是改革创新,而《封神第一部》的中国史诗品格也得益于这种精神内核,剧本改编是其重要表现。编剧冉平撰文介绍,“老百姓爱看”是选择《封神》故事改编的最大原因:“第一部的故事要展示的是善恶博弈时‘善的力量’,让当下观众在这个充满选择的时代,愿意去做一个好人。”[7]从其话语中,不难看出《封神第一部》在改编创作时的时代理念。从宏观的故事框架来看,《封神第一部》讲了一个君与臣、父与子的权谋故事,姬发的“英雄之旅”,内置于“家国叙事”中[8]。虽然个人英雄是史诗元素的选择,但姬发这个英雄有别于西方传统的“蜘蛛侠”和“超人”这种超级英雄,更具本土特色。他不像“西方英雄们”拥有强悍的肉体力量,而是倾向于精神上的力量感,是一种坚定的精神气质,这是中国英雄的典型品质,同时这也是《封神第一部》基于好莱坞“史诗英雄”做出的重大革新。在人物设置上,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做了重大颠覆。纣王的人物形象不再像原著中被妖邪蛊惑才變得骄奢淫逸,而是天生的野心家,善攻心计,颇有手段,连狐妖都是他的利用工具;妲己也不再是“红颜祸水”,而是变为不受神明差遣有自己意志,不顾一切报恩的狐妖。这与我们认知的苏妲己形象大相径庭,融入这样的女性叙事,是国民性别意识觉醒的时代反映,具有进步意义。此外,诸如“殷郊被父处死,发誓誓死不会放过父亲”“姬昌对姬发说‘谁是你的父亲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等情节揭示了对封建礼教中父权和君权的反叛,这更是对当代反封建精神的昭示。诚如编剧冉甲男所言:“其实所有的故事都是当代的故事,因为故事里所有的情感、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现代的,只是穿了古装的衣服而已。”[9]《封神第一部》折射出当前时代的共同体意识,具有革新精神。总之,《封神第一部》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范式模板,也以影像的力量践行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0],更为之后“神话史诗片”的发展树立了中国史诗品格的榜样。

截至2023年8月6日,《封神第一部》票房突破16亿大关,豆瓣评分7. 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该片兼具良好的口碑与票房。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封神第一部》取得如此成绩并不是一帆风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神话史诗片”发展之路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封神第一部》的诸多现象,笔者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现实的票房问题。影片票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影片本身的质量和观众对影片的接受程度。虽然《封神第一部》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但离理想票房还相距甚远。对其票房现象梳理,上映前的水军抵制和上映时的低排片反映了观众刻板印象与“神话史诗”水土不服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之前同题材或类似作品质量“太烂”,已经让观众没有了审美期待。在豆瓣搜索“封神”,主题为“封神”系列的电影评分大都在3到5分之间,这些影片大都缺乏审美,剧情狗血,所以观众已对“封神”系列的电影形成了“大差不差”的共识;同时对于新鲜事物“神话史诗”的难以迅速接受导致了《封神第一部》的开局不利。好酒不怕巷子深,随着不少理性观众的发掘和意见领袖的引领,让更多的观众重拾了对《封神第一部》的期待,纷纷进入影院一探究竟,实现了票房逆跌。但后续票房乏力更暴露了《封神第一部》的宣发问题。与大致同时期上映的《消失的她》《八角笼中》相比,《封神第一部》并无明确的宣发主题,前期宣发全靠导演“投入30亿,不成功就要用十年还债”“如果第一部票房不理想可能就没有二三部了”等卖惨博同情的方式[11]。靠卖惨换票房,这对中国“神话史诗”的开端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而后期的一些网络梗营销和“质子旅”时效性的宣发也无核心重点,让其票房陷入疲软之态。票房是现实问题,也是最直观的市场反应,开启中国“神话史诗片”的繁荣之路不能出现“面包”问题,而如何提升观众审美期待和如何制定适合“神话史诗片”的核心宣发策略,则是其票房面临的大挑战。

未来的格局问题。因为“封神”系列是三部连拍,有了《封神第一部》的良好基础,后续两部在票房上应该不成问题,那么就需要考虑宏观的格局问题。首先是中国“神话史诗片”的格局,中国神话资源丰富,可待挖掘的神话IP众多,这个无须担心,但如何打造本土优质“神话史诗片”和延长“神话史诗片”的生命周期却是关键。打造本土优质“神话史诗片”必须要深度挖掘和开发本土神话资源,发扬自身特色的创作导向,形成自身独特的史诗品格;而延长“神话史诗片”的生命周期则可考虑在优质作品的基础上做后续的IP开发,文旅、游戏、快消品都是可发展的方向,迪士尼乐园、“漫威英雄”手办等都可借鉴,基于此,才能不断提升中国“神话史诗片”的影响力。其次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格局,《封神第一部》的面世是对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高水平展示,为电影行业树立了标杆,对中国电影工业的意义远大于电影本身的意义。乌尔善导演基于自己的“封神”三部曲提出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三个维度,即创作上工业化、制作管理上的工业化和技术应用上的工业化[12]。这三个维度是对中国电影工业化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概括,但如何打破当前粗制滥造,靠明星引流,“只思变现,不思进取”的行业浑局,引领行业树立谋发展、促合作、兴产业的共识则是中国电影人未来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封神第一部》在无众多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打造了属于中国的“神话史诗片”。该片在保留“史诗片”基本类型特点的基础上,又以深厚的本土文化诠释和不断革新的时代理念为其打上了浓浓的“中国风”标签。《封神第一部》的票房反应暴露了电影市场失活和宣发欠缺核心策略的弊端,同时作为“标杆”,也为中国“神话史诗片”的发展和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神话史诗片”之路任重道远,小冀“封神”系列后续两部节节攀高,大望中国“神话史诗片”声振寰宇。

注释

[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刷馆, 1996: 246.

[2] Joanna Paul: Film and the Classical Epic Tra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3.

[3]刘海波.“史诗电影”的兴起及创作路径[J].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2, 4 (03): 57-63.

[4]葛怡婷.《封神》“封神”打破国产魔幻低分魔咒[N].第一财经日报, 2023-08-02. (A12).

[5]乌尔善,陈晓云,李之怡.《封神第一部》:神话史诗的现代讲述———乌尔善访谈[J].电影艺术, 2023-08-05: 1-7.

[6]同上

[7]葛怡婷.《封神》“封神”打破国产魔幻低分魔咒[N].第一财经日报, 2023-08-02. (A12).

[8]于帆.《封神第一部》:神话史诗的本土探索[J].电影艺术, 2023-08-06: 1-5.

[9]影视工业网.封神三部曲讲了什么?专访编剧冉平、冉甲男. (2023-07-19) https: / / cinehello. com/ stream/149109

[10] 1905电影网.评《封神第一部》:构筑中国神话世界的瑰丽之光. (2023-08-03) https: / / baijiahao. baidu. com/ s? id=1773137999009510747&wfr=spider&for=pc

[11]影视口碑榜.《封神第一部》宣发一地鸡毛,全靠“自来水”不是长久之计. (2023-08-06) https: / / baijiahao. baidu. com/ s? id = 1773466550716932969&wfr=spider&for=pc

[12]乌尔善,陈晓云,李之怡.《封神第一部》:神话史诗的现代讲述———乌尔善访谈[ J].电影艺术, 2023-08-05: 1-7.

猜你喜欢
封神
乌尔善 封神U23,制造新惊喜
中国银幕(2024年1期)2024-01-11 04:34:51
七月,票房“封神”
中国银幕(2023年8期)2023-08-06 19:54:39
罗万佩拉“封神”
汽车之友(2021年20期)2021-11-03 14:52:55
速腾“封神”:连续十几年引领A+级轿车市场
“封神宇宙”需要文化与心灵的支点
廉政瞭望(2020年13期)2020-11-17 20:50:25
一战“封神”仁魔风神智能手游手柄
“封神宇宙”需要文化与心灵的支点
廉政瞭望(2020年7期)2020-08-02 10:49:41
在深重疫灾中“封神”的纽约州长科莫
世界知识(2020年9期)2020-07-14 16:12:41
《封神三部曲》开始配音工作 李雪健与乌尔善现身
综艺报(2020年8期)2020-05-11 11:56:40
战后好莱坞编剧作家的封神之路
电影(2018年9期)2018-10-10 07: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