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庆
(福建晋江市安海医院神经内科,福建 晋江 362261)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发生后,脑组织因缺血、缺氧时间较长,导致坏死、软化,约2/3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使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2]。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双抗血小板方案能改善ACI患者的高凝状态,已经成为目前临床治疗ACI的标准方案[3-4],但是单纯的抗血小板治疗ACI的疗效及预后仍存较大的个体差异[4-5]。丁苯酞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早期治疗ACI的新药,能增加缺血区的微循环、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其神经功能[6]。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丁苯酞序贯疗法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41例ACI患者,旨在探讨二者联合的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及PCT、CRP和Hcy等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晋江安海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2例,男47例,女35例,年龄46~73岁,平均(60.71±5.83)岁;发病距就诊时间6~41h,平均(20.94±2.91)h;其中25例有吸烟史,27例有饮酒史;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21例和高脂血症29例。按照随机等量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各4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首次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为ACI;②发病距就诊时间为6~72 h;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5分;④年龄<80岁;⑤入院前1个月未用过抗凝、降纤等药物;⑥患者家属同意参考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7]。
排除标准:①非首次ACI或有脑出血及颅脑手术史者;②有出血性疾病者;③有颅脑肿瘤或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疾病者;④有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有血液系统疾病或病史者;⑥有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⑦对所有药过敏或禁忌证者[2-7]。
两组均给予ACI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236),100mg/d,qd,po;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75mg/d,qd,po。观察组加用丁苯酞序贯治疗,即静脉缓慢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100mL,滴注时间>50min,bid,间隔时间>6h;2w后改为口服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0.2g/次,tid,po,服用2w为一个疗程[8]。
1.3.1 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采用NIHSS 从15个维度评估神经功能,总分0~42分[2,9];(2)应用Barthel指数(BI)从15个维度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0~100分[10]。
1.3.2 疗效评价
①治愈:100%≥NIHHS下降≥90%;②显效:90%>NIHHS下降≥46%;③有效:46%>NIHHS下降≥18%;④无效:NIHHS下降<18%;总有有效率=(①+②+③)/总例数×100%[11-12]。
1.3.3 血清学指标检测
抽取5 mL空腹(空腹时间>8~12h)静脉血,静置20 min后离心15min(3 000 r/min,离心半径为8.5cm),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PC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Hcy和CRP水平[4]。PCT正常值<0.5ng/L,Hcy正常值为0~15μmol/L,CRP正常值<10mg/L。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后两组第2w、4w的NIHSS和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两组第2w、4w的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4。
表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w、4w的NIHSS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w、4w的BI评分比较分)
两组治疗后的PCT、CR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的PCT、CRP、Hcy比较分)
ACI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8,13],多数研究认为ACI的发生为与头颈部动脉狭窄、斑块不稳定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尤其是与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关系更为密切[1,4,8,14]。因此,临床在治疗ACI过程中,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成为有效且最常用的方法,Wang等[15]研究发现,在早期ACI治疗中采用双抗血小板方案治疗,不仅疗效优于单一抗血小板药物,安全性较好,而且还能降低梗死的复发率。
孙元元等[16]研究发现,丁苯酞治疗ACI患者,能够增加梗死脑组织半暗带的血流灌注,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丁苯酞序贯疗法是指在ACI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即ACI患者早期的病情较为危急,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能迅速缓解病情,静脉滴注2w后病情基本稳定,将静脉滴注改为口服,使丁苯酞的血药浓度得以维持,即能保证临床疗效,又可方便患者治疗[8,17]。
在ACI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Hcy内的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损害,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研究已经证实动脉硬化是一种炎性反应,PCT和CRP均为非常敏感的急性炎症指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且与ACI的进程存在非常密切的相关性[4,6],本研究基于双抗血小板治疗,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治疗了ACI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体有效率达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第2w、4w的NIHSS、BI评分及血清PCT、CRP、Hcy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同时间点对照组水平,与文献[4,8,12]报道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ACI患者采用丁苯酞序贯疗法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抗血小板治疗,而且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及炎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