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杨柳飞絮漫舞时

2023-09-01 07:39纪明涛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柳笛小清河柳条

纪明涛

周末同女儿讨论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文,意犹未尽,兴趣甚浓,便搜索其作品,一探究竟。拜读丰子恺先生写的《杨柳》一文后,才知他的漫画中为什么多以杨柳做背景,其曰,或感其缘,或感其柔,或感其美,随性而已,但其中一句话还道出了缘由: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柳树的枝条总是低垂——柳树不忘本,就像一个人,对着花枝招展却显肤浅的外部世界,不屑一顾地低下头来看自己,只因自己内心世界的深邃,展现出一種谦卑,一种深沉。

人们常把杨和柳并称为“杨柳”。关于“杨柳”这个名称的来历,历史上流传一个典故。公元611年,隋炀帝在通济渠上泛舟巡游,时值盛夏,酷热难耐,翰林学士虞世基便献策,在河渠两岸种上垂柳,既可以遮阴,还能保护河堤。隋炀帝闻听大喜,亲手种了棵柳树,并御笔赐柳姓杨。从此,柳树就有了皇帝的姓氏,“杨柳”的称号便源于此。无独有偶,后来一次读到纳兰词时,写道,杨花即为柳絮,古代“杨柳”二字所指皆为柳。经查阅资料得知,原来,早在《尔雅》的《释木》篇中就有记载:“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杨花柳絮纷飞的时候,最直接的联想或许是飞雪,就好像冬日里的飞雪会让人想起春天的柳絮一样,南北朝时的才女谢道韫在回应雪何所似时,称道“未若柳絮因风起”,从此留下了“咏絮才”之美名。而唐代诗人韩愈曾说 “杨柳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所有的树间,我特别爱柳。春天的青柳,并非珍贵树木,它不择地势,田野、路旁、河畔、屋前院后,到处是它绮丽飘逸的倩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如丝线一般的春柳,伴随着那些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条条丝线,连接着天地最朴素的情感。一座有柳树的城市,总是温暖的,但我一直认为城市行道树中的柳,仅仅是绿化树,缺少灵动。还是河边的柳更具灵魂,因为她依水而生,与水相依,具有灵动的灵魂和飘逸的灵性,柳树也是春天里吐绿最早的树,是春天的使者,“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轻烟柳影,妩媚动人,初春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随着北方气温逐步攀升,又到了一年中杨柳絮漫天纷飞的季节。在古代,柳絮常常入诗,成为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对象。在现代,漫天飞絮给不少人的眼睛和鼻子带来了不适。但是,看到漫天飞舞的柳絮,令我想起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中的描写:“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岁月流转,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飞絮逝芳华,正如我们远逝的童年,远逝的青春。然而,儿时那些因柳树而快乐的场景却历历在目,亲切而温暖。

孩提时代,故乡小清河畔有一排柳树,那里有我童年的欢笑和眷恋的乡愁。石桥、溪水、芦苇、青蛙、鱼虾,在我看来,它们一个个被柳枝串了起来,使故乡的小清河愈加丰润,成为我儿时的乐园。我的家乡,是平度西南乡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扭据头村,村庄东西狭长,四周树林环抱,逐水而建。一条小清河蜿蜒从东向西流经村庄前面,那里地肥水美,民风淳朴。下河游泳、摸鱼捉虾是我儿时度过的最美时光。沿着小清河北岸有一条通往村外的小道,那里一直联通大约五里地外的姥姥家。小时候,我经常沿着河边小道去姥姥家玩耍,每次都能够在河边拣拾许多田螺。河南岸有一排粗壮高大的杨树,然后就是深深的沟渠和一望无际的田野。那时,沟渠里常年有水,夏季里经常见到成群的小鱼和游来游去的蝌蚪。那一排柳树沿河均匀排开,树干粗壮,粗细相当。柳树纤长的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下,婆娑摆动,细碎的阳光透过枝条洒落到树下的小道上,斑驳闪烁。小道曲折蜿蜒,掩映于浓浓的柳荫之中,这也是我读小学时上学的必经之路。

每当春天来临时,小河边的碧柳,垂柳蓬茸,长发及腰,新柳如烟,轻舞蹁跹,绿丝飘逸着潇洒,在风中摇曳着情韵,在水中荡漾着风致,婀娜多姿,宛如一位烟笼眉黛、水映玉容的少女,可爱可亲。这时,辛勤的燕子到河边来衔泥,忙碌翻飞,时而立在枝条上休憩,定格在柳色清幽中,点亮了春天的颜色,也丰富了早春的表情。我更喜欢细雨中到树下玩耍,一溪杨柳一溪烟,站在细雨蒙蒙的柳树下,透过飘动的柳条空隙,向远处田野瞭望,那一团团云雾、一湾湾清水、一片片庄稼,好似一幅幅画卷摇曳生姿,使人疑在画中。

放学后,这排柳树下就成了我和小伙伴们天堂,或攀爬,或下棋,或打纸牌,或捉迷藏。这时,我们把细细的柳枝折下来,用缀满新绿的枝条,编织出一个个绿色的柳帽,戴在头顶,学着电影里游击队员的样子,穿越在草丛、芦苇间。有的爬到树上,有的潜在芦苇丛里,有的躲在石桥后,玩着各种游戏,好不热闹,那欢乐天真的笑声永远留在了记忆深处。在小清河转弯处,有一石桥,桥旁边有一棵歪脖子柳树,树干粗壮,秀颀挺拔,树龄约有十几年,有两根侧枝干斜着身子伸到小河里,这棵树也成了小伙伴们争先恐后抢占的地盘,夏天它是天然的跳水台,玩伴们站在枝干上,一个个跳入水中。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玩耍到天黑,大人喊叫了,才意犹未尽、磨磨蹭蹭地各自回家。自己时常感叹,童趣是孩子的一种童真生活,一种天性的释放,可现在的孩子除了家门校门两点一线外,就是奔波于各种辅导课之间,当他们这一代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描绘自己的“童趣”。

另一种常玩的是吹柳笛。用刚刚发芽的柳枝制作成柳笛,吹出美妙的乐曲。制作柳笛很简单,取下刚发芽的柳枝,此时柳枝皮刚好与柳枝脱骨,用小刀剪下一段,用手一拧,树皮脱离木质,再把树皮管子的一头咬扁,轻轻去掉一层青皮,柳笛就做好了。粗的柳笛发出呜呜的声音,细的柳笛声音则比较清脆细长。我和小伙伴们吹着柳笛,沿着河岸奔跑着、追逐着,那笛声传出去好远好远。每到放学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垂柳下,有时候一连给做了好几个,有长的也有短的,有粗的也有细的,把三四个柳笛同时放到嘴里,鼓着腮帮子使劲吹起来,声音有高有低,有尖有粗,听起来虽不成曲调,但也是一首原创的合奏曲。当离别家乡后,再次读起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时,从中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的深长乡思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引发共鸣。

在老家,初春有插柳的习俗,一般在清明节期间,人们喜欢在自家门口插上柳条,表达的是一种送别之情,送别祖先,祈福吉祥。另一种寓意就是躲避疾病,我更倾向这种说法:柳条柳叶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小时候,每当脚气病复发时,母亲便摘来一些嫩柳树叶,放在盆里让我泡脚,不久脚气便消退了。实际上,初春把柳条插在湿润的泥土里,不久便发出新芽,因为柳树是根生树种,不挑剔自然环境,适应性比较强。在雨水滋润下,不久,柳条就会茁壮成长为浓荫蔽日的大树,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不知何时,“柳”有了更深的意境。古人折柳赠别,是因它的谐音“留”与低垂的长丝相近,寓意“相思”。绵绵古道,一程又一程,长亭更短亭,缠绵柳荫下,别离人泪垂……古代的别离诗词里,缠绵悱恻的柳岸,常是离人凄楚告别之处。因柳生情,因柳念思,兰舟开启,烟波千里,归期安在?

当到镇上中学求学后,每到周末,我常常一个人坐在石桥旁的柳树下读书,杨柳拂风,心也格外平静。从书中,我对柳树也有了新的理解。柳树虽不如松树虬枝蟠舞,凛然苍劲;也不如杨树耸立挺拔,刚强上进。但柳树的根须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柳条都使劲垂下枝叶,似乎要拥抱养育自己的大地和滋润自己的小河。长得越高,垂得越低,垂得越谦恭,俯首翩翩,鞠躬频频,像是在感恩,像是在留恋,像是在依依不舍。我读懂了柳树这种高而谦恭、大不忘本的品质。

岁月悠悠,一晃近四十多年过去了,世间早已沧海桑田,家乡也发生了沧桑巨变,种地实现了机械化,道路变成柏油路,小石桥变成了水泥桥,小清河也早已断流,当年河畔那排排高大的柳树荡然无存,昔日“一河碧水满堤烟柳”的景色也一去不复返了。看到这光景,我不由得喟叹,春天再也听不到悠扬婉转的柳哨声了。

老柳树虽不存在了,但柳林里的点点滴滴记忆,小清河里的汩汩溪流,那漫天飞舞着柳絮花,总让我涌起挥之不去的乡愁,那是刻在灵魂深处,可再也回不去的乡愁,也是他乡的柳树触发思乡之情的乡愁。不管走多远,故乡的柳树纤柔美丽、摇曳蓬勃的身影,总荡漾在我心间。

猜你喜欢
柳笛小清河柳条
夏日柳条
柳笛
董东管道穿越小清河对航道条件的影响分析
剑客
拔河
吹柳笛
山东小清河流域黄土的发现及勘探意义
山东小清河分洪道治理方案探讨
童年的柳笛
小清河河口航道治理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