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2023-09-01 07:20:36张婷蒋权黄帆
设计 2023年15期
关键词:UI设计混合式课程思政

张婷 蒋权 黄帆

摘要: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讲授专业知识,对学生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关注不够的教学实际,提出采用多學科思维融合和服务型学习理论进行混合式教学。从各个层面的建设路径、混合式教学设计、课程组织实践情况、特色与创新等方面介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UI设计》课程的建设情况。建设方案创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仅注重讲授专业知识,还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给予引导,通过教学活动和项目实践,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应用在教学环节中。为了保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序进行,设计了多元考核评价体系。课程建设具有创新特色,能够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流本科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 混合式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5-0091-03

Abstract:The method and path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UI Design" are analyzed. Aiming at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a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focus on teaching knowledge and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quality and ethics,a new teaching method including learning output(OBE)thinking,multidisciplinary thinking integration and service learning theory is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I design is included of course objectives,course teaching content and organizational methods,evaluation methods,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The construction plan innovates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especially focus on guiding students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hrough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roject practice,abundant teaching resources are appli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 multi-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e implement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The course has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courses.

Keywords: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Blended teaching mode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引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讲授专业知识,对学生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关注不够。因此,可以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通过多学科融合、以项目为导向、以团队为导向的方式,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本文讨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教学改革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并以《UI设计》为例,阐述了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①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内容,如何进行重构,如何设计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映射点,并在教学中自然融入;②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如何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2];③以团队为导向的教学,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语言表达等能力。

一、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交流沟通能力,能立足于用户研究。在实践和创新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完成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并实现为产品。还应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项目开发工程中合理完成项目[3]。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只讲操作不讲其他”

部分计算机类课程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艺术设计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教学过程中切断了UI设计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忽略了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导致了学生在学习UI设计课程时无法融会贯通,认知无法做到深入和体系化。传统的课堂着重教学生软件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会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有限,而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授以书本上需要考查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扩展一些行业知识、人文知识等,增加学生的兴趣[4]。

(二)“只需跟练不需发言”

以教师讲授和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缺乏了必要的互动、探讨与思考环节,课堂教学显得死板枯燥,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模式局限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个体,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也有很多令人惊喜的创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们说出自己的看法,从而更好地往正确方向引导,也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三)“只需模仿不需原创”

在信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上,作品在网上传播无疑会涉及许多新的版权问题,学生需要了解广告法、版权法和著作权法,避免作品的内容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培养“原创”能力是课程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而只需模仿的传统教学方式缺少了自主创新的思想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禁锢在“只需模仿”中,而忘了“原创”,这与学科教学的初衷相违背。课程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开发思维和想象,在跟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也会进步得更快。

(四)“只需个人无需团队”

在实际工作中,UI设计师还要掌握良好的团队协作和表达沟通能力,传统课堂的“满堂灌”状态无法给学生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因此,课程应当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合作学习。可以通过游戏、项目驱动、头脑风暴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团队协作中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计算机类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路径

建設一门运行良好的混合式课程,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建设路径,重视混合式教学的系统性,从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切实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出发,加强对混合式教学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具体建设路径见图1。

(一)学校层面——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建设性作用

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关键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相适应的混合式教学政策,从而支持和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教研部门应改变唯分数论的传统思想,从各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加强校园网络硬件设施的建设,优化校园网络,建立适用于相应课程的线上学习平台,做好线上学习平台的管理与维护,实现教学环节中师生的在线互动,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遴选一批优秀的课程给予立项,并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指导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定期进行课程建设评估和验收。对于在混合式教学改革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课程,要做好推广和宣传工作,推进课程在其他院校中的使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向同类院校和社会辐射。

(二)教师层面——改变传统教育思维创新教育方法

教师应该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思维方式,尝试学习和创新先进教育方法,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和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设计。在准备阶段,从混合式教学的角度进行备课,撰写教学设计,建设一系列教学资源,如编写教材、制作PPT课件、录制微课,上传平台、设计题库和问答、开发教学软件等。在混合式教学阶段,做好线上的教学设计,合理应用平台数据服务功能进行学情分析,定期更新教学资源,布置作业和考试等。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衔接往往容易被忽视,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及时回复和处理学生在线上的互动活动,使得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分割开来,不能有机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借鉴国外混合式教学经验,引入助教进入课程中,为教师的混合式教学分担工作量。教师还应当注重线上的教学互动以及线下的课堂互动工具的应用,将两者衔接好,才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进行情感浸润为导向的教学。

(三)学生层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必须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注册了线上学习平台之后,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身的学习步调制订学习计划,自主进行线上学习,完成线上作业、测验和问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学生要进行同伴互助学习,或者在线上平台及时进行问题反馈,方便教师在线上和线下教学衔接的过程中,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线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和辅导。由于学生在线上进行了课前学习,在课堂中,学生能够参与到形式丰富的小组学习、实践、展示和讨论教学活动中。

(四)系统管理——建立多维度全局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这样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建立多维度、全局性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推动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在混合式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的教学效果,可以结合学生评教、线上平台的数据反馈、线上平台的问卷调查、同行互评及学校评估等方式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学生的课程考核体系制订,应采取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尤其要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建立多角度的形成性因素评价环节。

三、课程教学实践情况

本课程将从混合式教学设计、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学实践的应用效果三个方面来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面的创新。

(一)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1.多学科思维融合的课程内容:UI设计跨界融合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整合,课程内容包含:①前沿知识融合:让学生接触“人工智能+设计”高阶知识,跟机器进行协同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产业技术融合:将近年来参与广西建工、广西电信等企业的项目开发过程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人文教育融合:课程作品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命题,鼓励学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播贡献力量。

2.立体化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自建高质量课程资源,包括微课视频91个,视频总时长925分钟,非视频资源213个,教材1部,实验手册1部,题库300道等。还借助“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业界知名的学习网站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并鼓励学生利用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发布作品,充实教学案例库。

3.校内校外共享应用广泛:使用了超星学习通及智慧树作为学习平台,每学期举行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将微课视频发布在网易云课堂、B站平台,开放给公众学习;将优秀学生作品发布在教育技术研究会视频号等平台进行推广。

(二)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的教学设计要打破传统课堂缺乏互动的状态,要采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和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优异的团队精神的UI设计人才。始终明确“资源是叶,活动是枝,教学设计是主干!” 有效开展线上与线下密切衔接的全过程教学活动[5],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1.课前导学:教师准备线上资源,梳理知识要点和教学中要明确的关键问题。在微课学习完成之后,设计一些练习作业题,让学生通过自测,找出自身知识薄弱点。学生自主线上学习,观看微课视频、PPT课件、文档等数字材料,规划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从微课视频和作业题中提前了解课程教学内容。教师通过在学习平台上查看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对后面线下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設计[6]。

2.课中研学:针对理论教学内容的教学,教师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反馈的薄弱知识点,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和强调,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针对实践拓展内容的教学,可以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将学生分组进行协作,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作品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师及时给予示范释疑。评价方式除了采用教师评价还可以采用更加客观的生生互评方式。最后教师进行项目小结,并在课后发布延伸研讨的课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3.课后练学:定期举办主题作品交流展示活动,将优秀作品上传至微信公众号、B站平台,让学生有获得感。在线下举办课程成果展,扩大课程改革成果的影响辐射力。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近年来以“服务型学习”和“导师制”为导向,沿着以服务为中心、从服务中来到服务中去的教育理念展开教学实践[6,7]。一方面为学校的软件开发和广告物料设计等项目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本专业的教学服务, 源源不断的项目资源融入了专业教学中,使得课程内容在专业、严谨的基础上与业界现阶段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贴近。“学习-服务-反思”教学模式赋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真实的教育教学感知与体验[8]。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1.以项目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教学内容设计:以项目为核心,每个章节都有具体企业项目案例作为驱动,包括问卷帮小程序、物流企业画册、智智小店项目开发等12个项目。理论知识围绕教材中的图标设计、移动端设计组件、网站页面布局等11章内容进行知识讲授。教学内容还融入了高阶知识,让学生了解“设计+人工智能”的前沿知识,包括人工智能海报设计、logo设计、阿里鹿班、AI写作等12个知识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电商海报图、企业网站、店铺详情页设计等15个创业设计案例。结合UI设计岗位特点,设计了保护字体版权、肖像权、商标权、诚信经营等13个课程思政映射点,在教学中有机融入,做到润物细无声[4,5]。

由于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带领学生了解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更好地为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播贡献力量。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2.以“服务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在课堂中,利用使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和智慧教室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通过课前测验了解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课堂上进行签到、抢答、选人、随堂测验等互动功能,课后发布作业和讨论。

在课外教学中,学生参与导师制小组项目,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和技能应用到真实工作、行业与社会环境中,形成学习和服务之间的互惠双赢关系。通过专业学习充实、改造服务经验;服务经验反过来充实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

3.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基于OBE思想进行课程设计,以学习成果评价体系来指导学生渐进式学习,重在过程性评价的改革,适当提高了学业挑战度[10,11]。设计了多元考核体系,其中:

线上成绩(30分):视频学习+课前自测+过程考核+互动反馈

线下成绩(30分):日常作业+成果展示+互动反馈+团队配合

期末考核(30分):策划方案+研究报告+原创案例

他人评价(10分):学生互评+导师制小组实践表现评分

加分项: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分

本课程创新了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多主体、多元化、多维度评价[7]。每个学期,学生在导师制小组完成项目任务,可以得到导师评价的《项目实践表现评分表》及小组评价的《小组互评得分表》,任课教师根据评分表上的评价指标得分情况,相应给学生在课程过程性评价中加分[12,13]。评价是双向的,导师制小组中的学生也要给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导师考核工作的参考之一。

四、课程实践创新点

(一)多学科思维融合,创新考核方式

课程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构,融合了多学科内容,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内容以项目为中心进行设计,融合了课程思政、人工智能前沿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及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等,具有创新性和高阶性。设计了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将线上线下具体活动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并将德育表现等难以量化的指标,通过导师制小组评分、生生互评等方式来进行测量,并设置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分项,提升课程的挑战度。

(二)以项目为导向,以团队为导向

课程依托导师制和项目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型学习理论为导向,创新设计课程体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项目案例,课外参与项目导师的项目实践,完成项目后,教师将科研和实践中的最新内容融入课程之中,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得课程内容在专业、严谨的基础上与业界现阶段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贴近[14]。

UI设计师还要掌握良好的团队协作和表达沟通能力。本课程能做到先学后教,层层递进,合作探究、迁移应用,改变了“只讲操作不讲其他”“只需跟练不需发言”“只需模仿不需原创”“只需个人无需团队”的传统教学方式的短板,创新了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方式。

结语

本文介绍了《UI设计》计算机类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案,通过“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练学”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用项目为核心的“五位一体”教学内容设计和“服务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组织与实施的方法,最后以“线上成绩、线下成绩、期末考核、他人评价、加分项”的多元考核体系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使新教学模式充满了特色和创新。课程获得2020年广西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并推荐参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今后还将推进课程在其他院校中的使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向同类院校和社会辐射,构建一流高等教育课程集群,提升本校在同类院校当中的影响力。

基金项目:

1.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驱动下人工智能复合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1JGB178);

2.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精准学情分析的一流混合式课程持续改进”;

3.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2021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工科背景下《UI设计》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提升路径研究”(2021XJYB21)。

参考文献

[1]夏敏燕.以应用为本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机工程学》课程建设[J].设计,2016(21):88-89.

[2][蒋旎,李君,吴永萌.设计类课程的跨学科建设探索[J].设计,2020,33(11):133-135.

[3]林国勇,黄帆.校企合作视角下“互联网+项目实践”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04):103-105+109.

[4]龚一鸣.课程思政的知与行[J].中国大学教学,2021(05):77-84.

[5]陈志勇,叶桦畅,张笑钦.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核心元素、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J].中国大学教学,2021(04):34-38+65.

[6]石林.以服务型学习为导向与基础的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J].现代大学教育,2019(06):93-99.

[8]付玉媛,韩映雄.“金课”视域下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性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21,37(02):103-110+113.

[9]马培培.麻省理工学院本科工程教育跨学科培养模式借鉴[J].中国高校科技,2020(04):49-53.

[10]Rasheed R A,Kamsin A,Abdullah N A. Challenges in the online component of blended learning:A systematic review[J]. Comput-ers & Education,2020(144):103701.

[11]Iglesias-Pradas S,Hernández-García á,Chaparro-Peláez J,et al. Emergency remote teaching and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A case stud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21(119):106713.

[12]Lei W.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Blend-Teaching Mode[C]//2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ocial Science(ISERSS 2019). Atlantis Press,2019:232-235.

[13]趙宏梅,李洪刚,苏丹,陈静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建设的研究[J].设计,2016(05):86-87.

[14]秦岩丁,周璐,许静.新工科背景下的理论+实验类课程授课模式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1(11):27-32.

猜你喜欢
UI设计混合式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艺术设计中UI界面设计及应用
工学类课程教学中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5期)2016-11-25 08:59:33
Android手机主题设计 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18:34:46
UI设计在产品形象中的价值与应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26:14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析原创动漫作品手游《Battle Glory》中的UI设计
戏剧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19:48:22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