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23-09-01 20:39:11吴辉
大众文艺 2023年11期
关键词:艺术类政治传统

吴辉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生生不息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活着”的古代文化①[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在当代社会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②[2]是一项提高人的品德情操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人的品德水平的提高需要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需要发挥文化的良好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人们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依赖,不可分离。一方面,中国优秀文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诠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

首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育人的功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人们的思考方式、判断标准,价值判断等都会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的方向相一致。此外,它有着丰厚、积极的文化财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化场域。其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场域。人们的思维受到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为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显现出来。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让人们不知不觉地受其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高效传播,通过这一载体,能够让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着人们,使人们感受优秀文化的气息,从而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动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加强艺术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许多大学生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同情心,甚至是道德,不少大学生在家都是小公主或是小皇帝,父母及其宠爱他们,他们纯粹的享受父母的付出,而自己却不懂得付出,更不会想到为社会做贡献。尤其是艺术类高职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良好,并且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从小接触网络,而当他们在面对失败时,就会对社会有各种不满,也会有各种怨恨,并不考虑自己的选择会不会符合社会的需要,缺少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的言论表现出了对社会和对国家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启迪着艺术类高职学生仅仅享受社会的给予是不对的,而是要有担当,要有责任心,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2.有利于培养艺术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各族人民要热爱和保护自己的国家,在各个时代都会有无数的爱国英雄传播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在当代爱国主义的精神也是不过时。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的是对国家的关怀,对国家的拥戴以及为了国家可以牺牲一切的强烈感情。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艺术类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感,使艺术类高职学生团结起来为建设祖国而奋斗,为国家做出贡献。

(二)个人品质方面的有效提升

1.有利于培养艺术类高职学生优良的品德

艺术类高职院校里经常出现如大学生张口骂人、不尊重老师、破坏学校公共财产、拍各种不雅照片在网上宣传、自私自利等品德不佳现象,有的时候做出的事不仅违背道德底线,还违反了法律。例如,教室的钥匙不主动借还,曾经网络上报道过一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老师忘记还教室钥匙,请求三四位学生帮助,竟然没有一位学生愿意帮助,这虽然是一件小事或者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但是往往是平日里的这一件又一件小事从某方面说明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素养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如“受人之托,终人之事”③[3]的忠诚品德,“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不耻下问”④[4]的谦逊品德,“不学礼,无以立”⑤[5]的礼节要求等,有利于培养当代艺术类高职学生优良的品德。

2.有利于培养艺术类高职学生拼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没有真正的吃过苦,他们没有经历过曾经艰苦的岁月,尤其是艺术类高职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独立自主的去完成一件事情。如有的艺术类高职学生在入学时不仅让一家人陪同,各种生活用品也一同带上,甚至将床铺也帮其铺好,这说明了当代艺术类高职学生没有顽强的意志力和缺乏独立的自主能力,因此,要加强对艺术类高职学生坚毅的品质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因为他们的专业特性要求其必须具备比其他类型的大学生更加拼搏、钻研、训练的精神。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卧薪尝胆”⑥[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⑦[7]的拼搏精神;“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⑧[8]的向上精神,这些都是当代艺术类高职学生所必备的精神资源,而他们又相对缺乏的精神。所以,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力度在校园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培养艺术类高职学生坚毅的品质和发奋图强的精神。

(三)职业素质方面的重要影响

1.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

艺术类高职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大学生来说,略微困难一些,而其中大多数又不能踏踏实实专一的工作,而总是想着跳槽,手高眼低,背信于公司,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倡要以认真踏实的态度对待工作,全心全意,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言忠信,行笃敬”“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⑨。因此,艺术类高职学生既然选择了一份工作,就要坚持下去,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2.利己利群的整体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带来的不良影响也使当代艺术类高职学生深受其害。一部分艺术类高职学生只重视自己的利益,缺乏利己利群的整体意识。而传统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讲求付出,歌颂奉献,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全局意识,淡化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让其思想更加成熟⑩[9]。

3.团结合作的共赢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具有团结合作的意识,但许多艺术类高职学生自私自利,从不会考虑别人,缺乏团结合作的共赢意识,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但团结合作是对工作人员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公司只有工作人员团结,才能迅速成长。艺术类高职学生具有团结合作的意识,才容易被好的公司接纳。

四、新时代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类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大学里构建各种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提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十分必要。

一方面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读书会、文艺表演、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赛等,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动艺术类高职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也可以邀请一些名师在大学里开设讲座,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和洗礼着艺术类高职院校里的大学生。

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要重视网络教育。现在的艺术类高职学生经常与互联网打交道,甚至利用他们的专业特长做起了网红,获取了不少粉丝,他们的观念看法和行为举止都深深地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立即改变教育的方式,提高教育的效果。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加强大学校园网络阵地的建设,争取建设一批既有鲜明特色又符合各自学校实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网站(11)[10],发挥网络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面作用。

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者们,要认真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会拥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本。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必然会成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主力军(12)[11]。

(二)倡导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

引导艺术类高职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建设中国的实践中去,如引导艺术类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学校里各种有益的活动,为今后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文化、艺术发展蓄积力量;鼓励艺术类高职学生积极配合国内国际大型文艺活动的工作,如奥运会、亚运会开、闭幕式、春节联欢晚会等,提高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国民自觉性;倡导艺术类高职学生选择支教、社区服务等公益性活动,培养艺术类高职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支持艺术类高职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丰富老人的娱乐活动和精神世界,从而培养艺术类高职学生的爱心和树立尊敬老人的意识,从而为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重视开设的各种课程

现在许多高校都不仅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技能,还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世界各地都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人们开始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各个大学也开始重视开设一些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尤其是艺术类高职院校,本身就具备艺术特色与资源,更应该好好利用和发挥起其作用。如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里有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课,还有让艺术类高职学生能亲身体验到一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课,如公共戏曲、戏剧、美术、舞蹈课等,不仅服务于本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服务于本校的其他专业学生,使艺术类高职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素质,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结

由于时代的发展,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改变,并且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成长经历也不同,因此,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之而有所改变。但是,这一改变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本。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并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广阔,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让艺术类高职学生真正接触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强自身的各种素养和品质,显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兰义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

②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③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姣鸾百年长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④孔子.论语[M].公冶长篇.中华书局,2009.

⑤孔子.论语[M].季氏篇.中华书局,2009.

⑥司马迁.史记[M].越王勾践世家篇.中华书局,1982.

⑦范晔.后汉书[M].班超传.中华书局,2011.

⑧姬昌.周易[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⑨《礼记》[M].中华书局.2017.

⑩于林林.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J].文教资料,2010.

(1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2)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艺术类政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艺术类专访心得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