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

2023-09-01 20:39解欣
大众文艺 2023年11期
关键词:空间服务建设

解欣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背景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1]提出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提出要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3]提出要创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提出要共同缔造,让文化空间处处可见、文化服务人人可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已成为推动优质文化服务向基层拓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公平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重要途径。

公共文化空间即被赋予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通过特定的环境规划、建筑风格、场景设计、服务项目、活动开展、内容供给等,打造兼具人文性、功能性、开放性、社交性的新型空间,揭示和传递地方精神、人文特质,培育文明新风、延续中华文脉。因此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地方城市内涵、地域特色、文化需求的结晶,对塑造城乡文化,提炼群众精神特质,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为锚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显著标志。与传统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不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社会化程度高。首先是空间区域的社会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仅包括了升级改造版的传统文化空间,更重要的是将商业体、文化园区、街角公园、大型社区等公共区域纳入建设范畴,最大限度扩大了建设区域,延伸了服务触角。其次,运营方式的社会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改变了以政府为主导投入资金建设的方式,搭建了整合和汇聚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本以及管理资源的新型平台。其参与主体大都以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和文化志愿者为主,探索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运营模式,政府发挥的更多是政策扶持和价值导向的作用。因此,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深度改革的典型范例。二是服务方式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充分考量各受众人群的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流的积极作用,在传承发展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自觉融入创新元素,结合空间特点巧妙设置服务内容,使内容更加符合时代特征,适应当下群众的艺术追求。同时为拓宽文化市场引入脱口秀、街舞、乐队等流行的艺术形式,打造公共区域的文化高地。另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与轻食餐饮、文化沙龙等经营类活动相互成就,相得益彰,“一站式”满足群众全方位需求。除此之外,数字化设施的引入和应用颠覆了传统文化空间的功能。文化空间开辟云端阵地,为群众提供了指尖上的公共服务。故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受众面广。由于融入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很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曝光率极高的网红打卡地。同时随着新的运营理念的注入,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全民建设美丽空间”,“公共文化空间为人民”的建设逻辑在这些新型文化空间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空间的知晓度、参与度和美誉度得到空前的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热度带动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大量传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转型和升级,在保障自身职能的基础之上,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同样也孕育出一大批特色鲜明的新型空间。

二、河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情况

2021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4]提出要优化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型空间。2023年3月,河北省举行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提出实施“公共文化新空间”行动计划。到2025年,全省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500个以上。此外,《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5]等也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获得政策高配。

当前,河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特点如下:一是政策主导,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全省拔节生长。2022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起草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打造提升省会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实施方案》,同年,《石家庄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6]出台,方案提出要重点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石家庄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新型城市人文公共空间建设,在城市的人口密集和交通便利的区域,打造了近60家涵盖戏曲、音乐、美术、书法等门类的文化名家工作室,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承载空间。2023年3月,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热情,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沧州市推出了多家文化名家(文化干细胞)培育工程工作室。唐山市、保定市也陆续推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项目,全省掀起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热潮。二是名家引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承载有物。河北注重发挥文化名家的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上提出打造一批文化名家工作室、非遗大师工作室等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示范案例,通过成果展示、典型引导、观摩推进等多种方式,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在文化名家的引领示范下,广大文艺爱好者、文化志愿者纷纷加入其中,同时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经验的运营团队也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企业的文化自觉,公共文化空间已成为社会时尚的热门话题。三是创新共享,云上公共文化空间初见规模。在线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同时,河北正在积极搭建线上公共文化空间,依托领先的网络传播技术平台,长城新媒体集团积极谋划并联合省内诸多文化单位,开辟公共文化新的服务阵地。利用省群艺馆丰富的全民艺术普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以及图书、博物等文化资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三、河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落地尚需配套加码,制度设计有待规范细化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在我省虽已获得政策的鼎力加持,但在具体执行领域仍需规范细化,需各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就目前来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各方责任不够细化,整体推进步伐不大,缺乏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由于政策红利的支持不够明晰,吸引力不够,导致专业运营机构参与建设的热情不高,新型共文化空间活力不足,动力欠缺。

(二)空间覆盖率尚需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有待加强

当今社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档升级,多样文化需求迸发,新鲜事物应接不暇。公共文化空间“美不美”“好不好”,直接影响人气“高不高”。而目前,我省尚未规划设计具有文化地标性质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缺乏标识度高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样板,缺失榜样带动,公共文化空间的整体形象尚未深入人心。其次,在数量上,公共文化空间的分布半径与“十五分钟文化圈”的要求还相差较远。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阵地还未触及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商圈”“街心公园”“大型社区”等区域,公共文化空间主打的便利性在我省现阶段未能得到凸显。再次,在服务内容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较为传统,更多的围绕美术、戏曲、曲艺、书法等传统门类,服务内容同质化现象突出,时尚感创新性较差。最后,在服务受众上,公共文化空间的受益人群仍然集中在少数文艺爱好者,并未形成全民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运营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文化归属感和向心力不足。

(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尚需加强,城乡规划有待均衡统筹

由于城市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现有文化设施经过微创新、小改造就能完成公共文化空间的转型。另外,城市人口较为密集,且知识水平普遍高于农村,更容易打造文化高地,这些天然的优势使商家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城市内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我省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焦点集中在城市,社会各界关注热点也在城市。与之相反,由于短期内看不到商机与成效,部分商家失去对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参与的热情和建设的勇气,这就导致公共文化空间城乡分布不均衡。乡村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传承,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四、河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路径

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也必将进入高速多元发展的赛道,唯有主动回应时代和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内外兼修,向美而行,方能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一)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推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真动能

当前,无论从国家还是地方层面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重视程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宣传文化部门唯有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迅速将政策精神落实到新型推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制度设计中,落实到具体方案中,落实到文化惠民的实践工作中,才能使政策的含金量真正转化高质量发展的真动能。具体为:一是以政策红利吸引社会参与。由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联合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对于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运营的文化企业,给予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有效支持。二是设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基金。用好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设立河北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形成政府投入、社会捐赠,多渠道多元化经费筹措的机制,完善基金扶持体系。三是出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空间属性定位、业态布局、认定程序、扶持政策等,同时健全评估考核和退出机制,时刻保持公共文化空间活力。

(二)汇聚和整合社会资源,赋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体空间的建设

一是建设并推出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空间。结合城乡文化特质、地域特点,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在城乡重点区域打造一批高颜值、有内涵,有品位、有特色、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样板工程,形成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的效应。在建设过程中要“内外兼修”,不仅要提升公共文化空间“颜值”,也要注重空间内涵的提升和服务内容的丰富,结合河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联合最具实力运营团队合理打造精品空间。要充分撬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的热情,激活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从而搭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运营机制新平台。二是对传统公共文化设施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馆设的升级改造,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新功能。建议在做强基础性、常态性的服务项目的同时,打造新的服务场景,开辟公共文化机构新型服务空间的创新体验,提高空间利用率,让群众愿意进来,愿意留下。三是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社会化建设,如在商业体、机场、车站、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开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结合文化赋能,非遗赋彩的工作思路,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为试点开展文化与餐饮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充分调动不同行业运营管理者的参与积极性。四是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社区、进公园、进学校。建设“嵌入式”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倡建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社区(公园、学校、培训机构)联盟,统筹规划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规模、运营模式等,广泛调动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空间运营管理的积极性。在有基础、有条件的社区、公园等生活休闲区域建设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试点,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式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整体提升。五是结合乡村特色和文化需求推出一批“美”“好”“新”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如在基础较好的群众文艺辅导基地、非遗传习基地、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礼堂、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开辟公共文化空间区域,或对乡村已有文化空间进行设计改造发展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三)打造新型数字文化空间,延伸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范围

一是着力打造线上公共文化空间。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河北公共文化云平台以及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博物院官方网站开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体验专栏,全方位立体式展示河北特色文化艺术资源,普及文化艺术知识,培育文化艺术技能。广泛吸纳文化社群等参加云上互动交流体验,使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博等平台开展特色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服务;联合覆盖面广的主流媒体、新媒体机构,开辟云上公共文化空间,实现资源的互联互通,扩大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增强公共文化物理空间的数字化体验。在公共文化空间实体空间内增设互动投影、触控交互等数字科技设备,增强体验感。下一步建议在公共文化机构开辟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技术的融合,打造特色文化IP,引导文化科技潮流,吸引更多群众参与。

(四)提炼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意涵的载体

一是以固定群体(文艺团队、文艺及阅读社群等)为主体的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公共文化受益群体和参与主体为群众,无论何种形式的载体,最终目的都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因此,广义的公共文化空间不能囿于某种固化的形式,也应包括某一文化社群或文艺团队为主要形式的空间意涵。而这个团体既是受益者又是文化符号的传播者,在不断提升发展中丰富意涵的内容。二是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载体的抽象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河北在培树文化品牌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建立以品牌项目为载体的公共文化空间不仅能够赋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聚拢扩大品牌参与人群,联通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合力,产生良好社会效应。

猜你喜欢
空间服务建设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