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淡如
四月,最不能错过的自然是文藤。
多少人在这一季从四面八方赶来,就为了瞧瞧他们的“男神”文徵明在近五百年前种下的那株紫藤。
它和世间别的紫藤都不同,它是文徵明的紫藤,被唤作“文藤”。
紫藤的盛时其实很短。
四月初,紫藤开始抽枝长叶;接着,从零星的花苞到璎珞累累,之后飘落,坠地,紫色愈来愈少;最后,绿叶成荫,到四月下旬花期结束。
多少人赶来看它一眼,只为了在心里默默地和文徵明打个招呼——那是嘉靖十一年(1532年)的三月六日,文徵明游览王献臣的拙政园,为其临苏轼的《和文与可洋川园池》,又手植紫藤一株。
自此,每到春四月,这株紫藤便璎珞拂扬,年复一年,直度过近五百岁。
关于文徵明和拙政园,那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拙政园最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寺。
明正德四年(1509年),王献臣官场失意,决意归隐苏州,便以寺址拓建为园,取名“拙政园”,历经十六年,方才建成。
文徵明与王献臣交情颇深,据说他很爱拙政园,所以亲自参与建园,并两次将拙政园中的景致绘成三十一幅和十二幅的图册留存。
拙政园后来如何了呢?
园子建好不久,王献臣便去世了。其子一夜豪赌,将园子输给阊门外下塘徐氏。
徐氏在这园子住了百来年,后来,子孙也衰落了,园子逐渐荒废。
再后来,拙政园又归王心一、陈之遴、李秀成、张履谦等人所有,张履谦易其名为“补园”,新建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我去过卅六鸳鸯馆多次,才偶然得知一个好玩的秘诀:透过那些蓝莹莹的玻璃往外瞧,外面景物皆如披霜覆雪一般冷彻——这么聪明的妙方,既是闻所未闻,在其他地方也是见所未见。
今天的拙政园,在修修补补、拆拆分分后,与文徵明当年所绘的三十一处景点已经相去甚远。
谁能想到呢,拙政园经历了那么多的沧桑,而文藤竟然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在每一年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时,它便重现一遍韶华盛时。
苏州人因为爱文徵明,也很爱这株文藤。
如今文藤所在,是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在一部分拙政园的基础上改建成的忠王府,从忠王府可以直接走到苏州博物馆。近五百年的文藤已经非常壮大了,坐在博物馆里面喝茶,抬头便可以看到,站在拙政园外面也可以看到扑到墙外的一片深紫、浅紫。
苏州博物馆不知从几时起,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创产品:文藤种子。我收到过,种子像绿豆那么大,共三颗,装在一个小小的盒子里。这是可以种的。
文藤将来大概会散播到各个地方吧。
如许多年过去,有些人你永远不会忘记,有些物事永远保持着它的韶华美貌。当微风拂过,那紫色的璎珞自在坠落,如梦如幻。
(烟 云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江南岁时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