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以宏大的历史视域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武器;争取了历史主动,引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關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规律;历史主动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4-0030-0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为立党兴党的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正确认识历史、开辟历史,真正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取得历史性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人类历史的科学武器
1.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提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人类一切矛盾冲突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即为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认识人类社会历史规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导致历史形成的资本主义必然被新的社会形态所替代。这样就会将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历史的迷思中解放出来,夯实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又是辩证的,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不会按照既成的公式不变地、按部就班地演进,而是在现实表现为“跳跃性”,或出现大跨度的“跃进”,也可能出现大幅度的“跃退”,这不是对历史辩证法的否定,反之,恰恰是对历史辩证法的证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列宁精辟地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合理性论证,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了理论基础。
2.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动民族复兴进程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自成立起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中国人民精神上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生动形象地将马克思主义比喻为“参天大树之根本”和“万里长河之源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理论创新的思想自觉,不断发挥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指引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要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摒弃教条地、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必须始终坚守的基本原则,究其实质,理论创新就是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两个结合”为基本路径,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飞跃。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理论伟力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从近代的积贫积弱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以自己的理论勇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未来我们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特别是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把握历史主动,推进民族复兴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认识历史提供科学方法论
重视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指出,“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2]。历史规律隐匿于历史进程之中,通过历史进程和历史现象展现出来,并支配着人类历史进程。
1.唯物史观是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基本方法
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有利于洞察历史大事、掌握历史规律、明确历史发展正确方向。否则,对历史浮于表面和碎片化的认识,无法得到对历史规律科学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3]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避免在重大历史问题认知上发生偏颇,出现历史认知错误,造成历史成为前进道路上的“负担”。习近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决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对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的错误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唯物史观的要求,为我们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了基本遵循。唯物史观也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各种思潮相互碰撞是开放型社会的显性特征,我们要时刻注意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以重评历史为名,采取碎片化的形式来评价历史,其真实目的是通过抹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颠覆正确的历史认知,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加以警惕。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党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盲目的和完全消极被动的。人的主动性发挥要以尊重规律和利用规律为前提,只有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才能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应对历史挑战,掌握历史先机,把我们从事的事业更好地引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3]。我们要善于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进而不断掌握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在风云激荡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坚持尊重历史规律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人的活动而已”[4]。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具有一致性。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简单的、庸俗的经济决定论,一方面强调社会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社会主体的能动作用。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正确看待历史,必须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历史是现实的人创造的。唯物史观回答我们为了谁、依靠谁的基本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人民群众是历史和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历史进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汇聚起来的磅礴力量,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真正的力量源泉和根基。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党来自于人民,我们都不能脱离群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人民站在一起,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任何忽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都是肤浅的、可笑的,必将最终招致失败。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1]
三、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历史自觉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历史的锐利武器,有助于我们应对好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保持着高度的历史自觉,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6]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百年历史是总结历史经验、开辟历史伟业的历史。
1.以历史主动精神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立足中国实际、自我实践探索复兴之路。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积极探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的特殊规律。国情的不同决定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虽在初期出现了遵循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和俄国城市暴动经验遭受挫折;但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挥主体自觉,独立自主地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战胜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统治和压迫,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如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重要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等等。回顾这段历史,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从此层面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是建立在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基础之上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气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植根于中国大地,从性质上看是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人民意愿,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以历史主动精神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界大势,立足两个大局,适应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加速了民族复兴进程。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解决发展难题中推动事业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及顶住外部势力的极限施压,中国共产党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大地展现了生机活力,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可以说是取得了历史瞩目的成绩,但也曾经历挫折;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开辟新的征程都是宝贵的财富,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正确对待自己的历史,特别是能否正确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2.历史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中国共产党秉持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审视自己的历史,党历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是最好的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党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客观准确总结历史,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先后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个决议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别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更好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时至今日,这两个决议的“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十分必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决议》,清晰地概括了党的百年历程的发展脉络,在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取得的丰功伟绩,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党的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第三个《决议》对于全党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开创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7]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探索就可能存在着挫折,可以说成功和挫折相伴相随。但中国共产党人总能在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依靠人民战胜困难,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在挫折中重新奋起,修正错误、走向光明,因为,我们相信我们走的路是人间正路。未来我们要将历史认知转化为历史自觉;历史自觉必须转化为行动自觉,才能发挥历史主动性。学习、反思和总结历史,有利于汲取历史智慧、提炼历史经验,立足历史方位,认清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把握历史主动,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总结历史经验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立足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征途漫漫,唯有掌握历史规律,争取历史主动,增强战略预判;保持始终在赶考路上的紧迫感,发扬斗争精神,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才能创造新的百年辉煌。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8-2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责任编辑:李 慧)
收稿日期:2023-06-06
作者简介:陈雅莉,副研究员,硕士,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