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剑
插图是一些图片被放置在文本之间,以帮助解释一件作品的内容。在读图的时代,报章与插图摄影、插图漫画和统计图表密切相关,形成了“文图”“两翼齐飞”的局面。与之相比,增刊的插图则更注重艺术,具有“画龙点睛”的功能。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许多报纸副刊利用图画这一传统文体进行创造性创作,以提高其文化内涵和品牌影响力。
插图是报纸的一种传统文体,在初期的增刊中就已经注意到它的使用。《申报》于1872 年创办,当时的编辑在整理版面时,有时会把一些具有艺术性的文字放在一起,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突出报纸版面的视觉美。《瀛寰画报》是1874 年《申报》创办的一种以插图为主要内容的报纸;《申报》1884 年创办的《点石斋画报》,在语言处理与图片布局上“传承了诗歌与散文的修辞方法,或用工笔画或平淡笔触配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图片和文字有一种完美的美感,这种将新闻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两种编辑方法[1],成为后来报纸副刊使用最多的一种编辑方法。
插图对报纸的文体和内容都起着一定的作用,其中有一种在晚清时期就已在报上刊或载。方汉奇说:“中国报纸有一种传统就是把漫画放在综合副刊里,像北京的《时报》《毛三爷》、上海的《三毛流浪记》等连载就是这样做的,而人民日报的《讽刺与绘默》则是一本独立、专门的杂志。许多专栏都是从增刊中剥离开来的照片变成了照片专栏,漫画变成了漫画专栏。
连载小说是报纸的一种传统文体,它讲究图画的精巧,图画和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对等、互相补充的。著名漫画家王司马1965 年进入《明报》,为《明报》作画多年,金庸对他的漫画非常赞赏,所以金庸的许多武侠小说改版指定由他来做封面与插图。金庸小说中多数插图都是由王司马创作的,而且大多以写意性为主。例如《笑傲江湖》中的插图,在线条和线条上都有很大不同,多了一种水墨的笔触,多了一种书卷气。金庸为他开了个后门[2],增加了他的稿酬。金庸还写了一篇《五字真言》张贴在他的办公室里以供读者参考,那就是“短、趣、近、物、图”。
插图图片要根据插图报道的内容特点进行,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研究表明,图片在视觉上的冲击力远胜于文字。尽管插图文本和图片在表达意思上是一样的,但它们所带给读者的视觉感受却是天壤之别。我们都知道,报纸文字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而插图和图片就比较具体了,它们可以弥补文字的缺陷,使报纸插图显得比较具体、生动,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插图报道。同时,图片也打破了文本的局限,使读者能够进行无障碍沟通,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另外,有些报道很长,读者容易失去耐性,而若能在报道中加入插图,则能有效地增加报道的魅力。这也对报纸美编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与中文编辑密切配合,深入了解中文文本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符合中文文本的图解。
文学是通过语言和文字的载体来创造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有时候,文字不够准确,插图可以补充解释,达到一图胜过千言万语的效果。富有感染力的插图,不仅具有“以图释文”的功能,更具有艺术想象力与思索的张力,它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冯骥才是一位现代小说家,他在20 世纪80 年代创作了70 余篇关于中国与西方思想的比较文章,并在报纸上刊载。文章幽默的语言和他的漫画风格非常吻合,所以他就顺手画了一幅。一篇文章一张图片,连续画了70张图片,随后又以自己的方式发表了《海外趣谈》。2016年,以晚清到“中华民国”时期天津市井生活为题材的《俗世奇人》(足本)正式出版,冯骥才为其创作了39 张活灵活现的卡通图片[4]。他说:“这两个字,都是在我的头脑中产生的,我了解他们的性情和本性,眨眼睛是怎么回事,再说了,我从小就在天津长大,对天津人的性格很了解,他们喜欢出风头,甚至有些可爱,我画的,就是这样的东西。”
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繁花》,附有20 张作者金宇澄亲手绘制的图画,其中以上海已经消失的景色为主,与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本书采用方言的叙述方式,带着强烈的地域性,但每一个地域性的人,都能从这些图画中听出其中的意思,老上海的街道、房屋、电影院、理发店,还有黄浦江上游轮的轰鸣声……作者金宇澄先生凭借《繁花》获得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其颁奖词是:“这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描述中国人的生活。”金宇澄于2017 年8 月在上海图书室举办“文学插图大展”,表示:“之所以为《繁花》作图解,是因为我想补上文字表达上的缺憾,有些时候,就算我用二万字来表达一座大楼的内里,也很困难,而画图就好。”在长篇小说发表之后,喜爱插图的读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洗牌年代》及其他三个系列的短篇中,都有大量的插图出现。
在现代印刷媒体中,运用视觉语言来进行信息传播是一种趋势,报纸插图图片的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因此,怎样才能把插图运用到插图报道中去?
作为一种表现视觉效果的重要方式,插图不但在报纸上得到了广泛使用,而且在许多方面也得到了重视。我们通常所说的插图,包括摄影图片、绘画插图、版画作用、绘制图表等。插图能够传递一些具体的信息,因此,在进行插图设计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插图的美学形式和基本功能。当前,报纸插图所承载的信息越来越多[5]。在报纸的版面设计中,应注意读者的阅读需要,使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在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以前那种长篇大论的报道已经很难满足观众的需要,这时候,恰当地运用插图艺术就能发挥画龙点睛的效果。
为适应读者的阅读需要,插图的设计应力求新颖有趣,运用构图与颜色,营造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从插图中了解到插图报道的大致内容。因此,插图一定要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份报纸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好版面设计。美工编辑应选用精美的图画、醒目的标题,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华而不实的内容不但不能增加插图的传播力,还会掩盖插图的主旨。
报纸插图的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因此,在新时期,报纸插图必须与读者的审美观相适应,才能获得成功。在图画设计方面,应从艺术的角度考虑,以体现图画内容的现代性和艺术性。插图是一门画技,而报纸画技与漫画画技有很大的区别,为了能让观众一目了然,必须满足娱乐性和通俗性的要求。在进行版面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插图以表现出立体感和纵深感,创造出一定的现场感,给原本枯燥、死板的内容添加新的内容,从而提高报纸内容的感染力。插图的创作,并不只是简单地对内容展开图解,它还需要插图作者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能够让读者在看完之后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感觉,从而获得一种愉快的艺术享受。插图艺术的“插图性”特点,就是要使插图艺术具有“通晓国际国内时事”“熟知所要表现的现实生活”“对新出现的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插图的设计要以插图内容为依据,以人性化的设计方法、艺术化的表现手法表达插图内容,这对报纸美编的艺术才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插图的设计要考虑到每一个知识点,比如读者的兴趣爱好、插图的搭配等,使读者看插图就会被其所吸引,并且会对插图旁的文字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增强图解的感染力,也要根据报纸定位来进行设计。比如,笔者为《金华日报》《金华晚报》所做的插图,因为是城市报纸,所以带有强烈的地域性,而《百姓话题》《金报·义乌》等则是紧贴当地百姓的生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解放军报》则以《军人与法》《部队插图》《青春方阵》等为代表,以鲜明的军事色彩为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美是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美好结果。如果一家报纸要想引起读者的注意,就得把它的版面设计得更加丰富和美观,在进行版式设计时,有很多的审美原理是可以参考的。
这就是所谓的“分割定律”。这个规律就是把一个总体分成两半,其中大局部和小局部之比等于小局部和大局部之比,这种比例被认为是最有美感的,也就是所谓的平分。这样报纸的版面会变得更漂亮、更具艺术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和收藏欲望。
首先是一份具有“和谐性”的报纸。报纸的和谐之美,就是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视觉上寻找到美的快感,把看报纸当成一种阅读的乐趣,从而获得身心的放松与升华,所以在报纸版面设计中,要把标题、图片和线条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要做好恰当的留白,让读者在看插图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美,报纸的色彩不能过于跳跃。通常情况下,一份报纸的版面应该以一种色彩为主,以其补充色为辅色,使整个报纸的版面既有弹性又有色彩,同时又不会因色彩过于跳跃而造成阅读上的不适。其次,插图报道应具有鲜明的反差美感,报纸的对比美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标题和正文上,标题所用的色彩一般都比较鲜艳,而正文的色彩却是比较严肃的。在互补色的情况下,互为补色的颜色在色谱上的色彩差别很大,有很强的反差,可以让报纸中的主次更加清晰,便于读者阅读。最后,报纸版式要有节奏感,节奏感是一种以听觉、视觉为主要特征的、有规则的美。当你听到这首歌、看到这支舞的时候,你就会被它的韵律之美所吸引,为之沉醉。而在报纸上,同样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吸引读者的眼球。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种节奏美,从而形成版面的视觉中心,营造出强大的版面,引导人们的视线移动方向,以视线的有序移动形成版面的节奏美。这样,就可以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文章的节奏之美以及文章的主旨,让读者能更全面地感受到读报的快乐。
报纸的表达方式就是以线与字为中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如果字过多,就会让人觉得眼花缭乱,从而影响阅读的结果。所以,恰当地运用和设计线条,可以提高报纸的视觉效果,为报纸的布局增添几分弹性和美感。在布局中,适当增加一些边线,使布局“有章有节”。报纸版面的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因素,就是要把各种内容按照版面进行划分与分隔,让读者可以通过版面的设计,找到自己想要看的部分。如果刊登的是一篇比较严肃的文章,就要选择比较平静的色彩;如果是活泼的内容,就用鲜艳的色彩。不同的方块、不同的线条、不同的色彩,都能让人有不一样的感受。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颜色来突出主题,很多报纸都会在副刊上使用颜色来突出主题。这样既可以让报纸更加灵活,也可以让报纸的重点更加突出,更加吸引人。不可否认,当今正步入“读图时代”。在这一点上,报纸也不甘示弱,很多报纸都采用这种方法,我们不仅要看插图的美感以及图片的质量,还要看图片与版面之间的关联程度是否恰当。
正确运用插图艺术,能够提高报纸内容的影响力。近几年,伴随着动画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大院校相继开设动画、插图等专业,拓宽了报纸美编人才的培养渠道,也促进了美术行业的蓬勃发展。时至今日,报纸插图不再是单纯的手工绘画,而是呈现出黑白、彩色、变形、装饰性和线条性。
不管是在传统报纸上还是在手机上,图解都是一种在插图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体裁与布局方式。随着报业向纵深发展,报纸副刊的版面设计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采用更具表现力的表现方式,更好地反映了报纸的文化内涵与时代风貌。虽然媒体生态不断变化,但纸媒的耕耘和文苑英华仍是其长处。就文学插图来说,好的插图要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思想,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从而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以美国作家白恩的《吹小号的天鹅》为例,模糊、朴素、宏大的图画中丰富的细节和含蓄的内涵,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就像著名编辑汪家明说的:“有了这些图解,文学似乎更有活力,读起来也更充实,更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