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系列精神时代价值研究及其实践探索

2023-08-31 03:12杨景赵蒙许秩铫李静雯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航天工业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弘扬航天

杨景、赵蒙、许秩铫、李静雯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本文以“航天系列精神”一词,概括定义不同时期形成的航天精神。通过总结提炼航天系列精神时代价值,研究不同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当前弘扬航天系列精神的实践现状,分析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存在的不足,提出新时代弘扬航天系列精神的实践路径。

一、航天系列精神的历史地位

航天系列精神根脉渊远、内涵丰富、意蕴深长,是我们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不竭的精神动力。高度总结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生动反映航天人的价值准则的航天系列精神,在中国航天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航天系列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奋斗凝练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凝结出的璀璨精华。航天系列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航天领域的显现,更彰显了航天人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国航天人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实践中,结合航天特色实现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航天领域彰显了中国精神、创造了中国价值、展示了中国力量,为建设航天强国、创造辉煌成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2.航天系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在精神领域的典型范例

航天系列精神始终鼓舞和激励着广大航天人英勇奋斗,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航天的鲜明表达。在航天系列精神的滋养下,广大航天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为引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以顽强意志和优良作风不断彰显“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大爱情怀。

3.航天系列精神是航天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时代写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宝贵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航天发展历程来看,航天事业的实践和航天精神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航天事业的宝贵实践为航天精神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土壤;另一方面,航天精神的丰富完善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养料。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航天精神的产生,生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原理。在航天领域,实现航天精神与航天事业的有机辩证统一,将为我们建设航天强国提供宝贵实践路径。

4.航天系列精神是航天人践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体现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中的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等伟大精神,与在航天实践中凝练出的航天系列精神交互映射、熠熠生辉。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嫦娥奔月”到“北斗指路”,一项项宏伟壮举离不开矢志报国、勇攀科技高峰的杰出科学家,离不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离不开每一位踏实劳动、勤勉劳动的航天人,造就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航天人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体现。

二、航天系列精神的逻辑关系

航天系列精神作为一种群体的价值取向,既蕴含了丰富的共性特征,也独具自身的特色价值。为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航天系列精神的科学内涵,不仅要从总体上梳理航天系列精神的历史脉络,还要分专题分领域领会不同时期航天精神之间的逻辑关系。

1.航天系列精神历史同根、薪火相传

航天系列精神凸显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航天的伟大事业是航天系列精神的肥沃土壤。航天传统精神是航天系列精神的历史源头,在20 世纪50 年代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之时起步萌芽,并在六七十年代逐步成型,八九十年代逐步丰富并进行总结概括,反映航天人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的宝贵精神成果,也为航天系列精神奠定了底色。“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中国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而在“两弹一星”研制中孕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鼓舞着航天人不断攀登新高峰、战胜新挑战。载人航天工程如今已走过30 余年的光辉岁月,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已经有多批次多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在这些伟大成就中凝练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面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航天人从不止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 年磨一剑,北斗工程孕育出新时代北斗精神,是航天人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奏响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交响曲的时代映射。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不渝追求,探月工程六战六捷、连战连捷,“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总结形成的探月精神表征了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中建立的卓越功勋,中国航天人实现飞天揽月之梦,有力彰显了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激励全国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进发。

2.航天系列精神实践同源、守正创新

航天系列精神源于全方位系统性的航天实践活动,全面反映航天实践中航天人的精神风貌。在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我国的工业和科技基础十分薄弱,广大航天人必须基于极其有限的物质条件,尽快地为保障国家安全贡献力量,此时萌芽的航天传统精神是对航天事业初创时期优良传统的概括提炼。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了谋求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做出了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毅然决然地决定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特别是在苏联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并撤走专家后,面对技术难题和国际封锁,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怀着满腔热爱,义无反顾投身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广大航天人投身到两弹的研制中,凝练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就是对参与其中的广大科技人员优良传统的概括提炼。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空前复杂的系统工程,迄今为止也仍是中国航天面对的规模最庞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可靠性要求最严和风险挑战最大的重点工程,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实践产生精神的提炼概括,反映了不畏挑战的精神风貌。在新时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探月工程三步走已经圆满收官,由此凝练总结在两项重大工程中展现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充分反映了北斗人、探月人的精神风貌。

3.航天系列精神理想同向、开放包容

航天精神作为一个不断开放的精神体系,随着我国逐步建设成为航天强国,随着航天重大工程的立项和航天重大任务的开展,航天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为航天事业带来新的精神养料。航天事业发源于国防安全的需求,其诞生彰显了新中国不屈服于帝国主义武力威胁,坚定要打破大国核讹诈、核垄断的坚强意志。正是在这一时期,孕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反映了航天人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党中央放眼国际科学前沿,在1992 年作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重大战略决策,载人航天工程吹响了中华民族“问天”的号角,载人航天精神的“四个特别”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航天领域的生动体现,反映出航天人勇挑重担、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新时代的航天精神反映出中国开放包容的特性,带有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神圣使命,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不论是新时代北斗精神还是探月精神,都更加强调“开放”“融合”,反映出新时代中国坚持走全球化发展道路的坚定立场。放眼未来,航天精神将在勇攀科技高峰、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三、弘扬航天系列精神实践现状及短板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成航天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更需要传承弘扬好航天精神。广大航天人始终把传承弘扬航天系列精神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播模式,但在航天系列精神传承与弘扬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1.践行航天系列精神基础标准不够统一

近年来,航天领域各单位以航天系列精神凝聚人心、激励人才,从航天系列精神中挖掘内涵、汲取营养,将弘扬传承航天系列精神融入技术研发、科研管理、能力本领提升等各环节,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但由于航天系列精神是航天某一本质属性在不同时间、任务中的表现,各单位对航天精神的本质认识不一致,对不同时期航天系列精神如何作用于航天事业发展的理解不深刻,导致践行航天系列精神的基础标准不够统一。

2.航天系列精神宣传方式创新力度不强

在宣传方式方法上创新程度不够。现阶段航天系列精神的宣传方式主要为形势任务教育、选树先进典型、运用航天发射场和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开展参观交流等,面对媒体矩阵、传播对象、信息技术发生的深刻变化,没有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年龄的航天人开展差异化、分众化宣传,未实现用接地气的形式宣传航天系列精神,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航天系列精神走进每名航天人的心间。

3.推动航天系列精神融入业务发展仍有提升空间

航天系列精神从诞生到发展,再到不断拓展延伸,是航天人在重大工程任务实践中的精神结晶。由于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人员与航天型号和重大工程研制交集较少,并且航天系列精神在该领域从业人员的宣贯中不够贴近工作和生活,致使部分从业人员缺乏事业荣誉感与自身归属感,无法从航天系列精神中汲取自信自强、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用于自身工作实践。

4.弘扬航天系列精神体制机制改革尚未到位

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航天涉及领域的关联性、耦合性、系统性越来越强,航天系列精神在早期军队特色文化中孕育,并不断融入了新的内涵要求,体现出航天特色。但目前,认为航天系列精神“过时了”“可望不可及”等错误思潮仍存在,各单位履行弘扬航天系列精神主体责任不到位,存在体制机制问题,重技术传续,轻精神传承,航天系列精神的影响范围依然存在向全社会推广的空间。

四、新时代弘扬航天系列精神实践探索

1.规范弘扬航天系列精神标准内涵

中国航天已经走过60 多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深厚博大的精神财富,人们对航天系列精神的概念、航天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对航天事业发展的特征、规律,以及航天系列精神地位作用等的认识,会随着航天活动的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航天系列精神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升华。新形势下,为了更好、更统一地传播航天系列精神,准确把握航天系列精神的核心要义,应加强航天精神理论研究,规范航天系列精神的标准内涵,以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传播引领航天强国建设。

2.创新弘扬航天系列精神宣传模式

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遇,通过主流媒体加强对航天系列精神的宣传,提升航天系列精神在全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航天系列精神,打破宣讲会、微博、微信等宣传方式,推动航天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街道、进商圈,如在年轻人感兴趣的剧本杀、文创等环节,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航天系列精神宣贯传播活动,用点滴事迹散发出的情感凝心聚力,用互动交流的方式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把航天系列精神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3.培养弘扬航天系列精神专业人才

要注重选拔培养航天系列精神弘扬的“代言人”和“实干家”,以更加开放、积极、有效的政策将政治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综合能力优秀的人才选出来、使用好,不断壮大航天系列精神弘扬人才队伍。同时,航天事业的建设离不开航天青年,航天系列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同样离不开航天青年,让青年从事这项工作,可以更好地引导一代代青年成长为建设航天强国的生力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薪火相传。

4.丰富弘扬航天系列精神文化活动

推动航天系列精神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航天知识科普、航天文创产品、航天品牌建设等领域规模性拓宽、创新性发展。加大航天工程遗址的保护开发,积极推进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和航天科普示范学校建设,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使航天系列精神成为新时代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驱动力。举办航天精神演说竞赛,让干部职工站主动宣讲对航天系列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讲好航天故事,凝聚航天事业发展强大力量。

5.健全弘扬航天系列精神工作机制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把航天系列精神建设纳入企业每年年度重点,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形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健全工作管理机制,建立航天系列精神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航天系列精神建设责任体系。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对航天系列精神传承弘扬效果进行考评和奖惩,将考评结果作为考察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推动精神与技术、经济、管理深度融合,使航天系列精神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弘扬航天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我的航天梦
航天梦,我的梦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逐梦航天日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