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旭丽 魏玢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福建 厦门 361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锥形线束CT(CBCT)在上颌前突拔牙矫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9月本院口腔科拔牙矫治的98例上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均行CBCT三维成像,采集患者牙根长度、牙槽骨高度、厚度及体积相关数据。结果:上颌侧切牙、中切牙牙根长度矫治后均短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PH均较矫治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BT1、BT2、BT3均较矫治前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测量可靠性较高,能精准观察上颌前突矫治后牙根、牙槽骨变化情况,便于指导矫治方案进行。
上颌前突是指下颌在头部位置正常,上颌向前突出于下颌,是常见牙颌畸形,主要表现为唇开露齿,影响患者面部协调性,增加患者心理负担[1]。正畸减数前磨牙、大范围内收前牙能减轻面部前突程度,改善前牙覆盖及唇齿关系,恢复患者协调性的面部外观。上颌前牙内收期间,牙槽骨是否会随着牙齿移动而改建及其移动距离一直是临床医生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三维锥形线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逐渐应用于临床,其能减轻辐射损伤,提供矢状向、冠状向及轴向三维立体数据,能实现颌面硬组织多平面评价,有效弥补常规二维影像不足,在牙齿矫治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取本院98例拔牙矫治的上颌前突患者,以CBCT测量对牙根吸收及牙槽骨改建进行量化,为患者治疗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道。
将2020年3月~2022年9月于本院口腔科进行拔牙矫治的98例上颌前突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53例,年龄18~34岁,平均(26.77±3.28)岁;畸形类型:安氏Ⅰ型48例,安氏Ⅱ型50例。测量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各80颗。
诊断标准:上磨牙向突出下颌之前,磨牙拥挤度>4mm;ANB>5˚,SNA≥86˚。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具备拔牙矫治适应证;②均为初次进行拔牙矫治患者;③上下颌牙列、恒牙列完整;④牙周组织健康;⑤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颞颌关节性疾病或重大外伤史;②认知功能异常无法正常沟通患者;③牙齿缺失患者;④上磨牙严重拥挤患者;⑤牙体牙髓及根尖周病变;⑥唇腭裂者;⑦严重基础性疾病。
1.2.1 矫治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由同一正畸医生采用正畸金属自锁托槽(生产厂家:金华市创新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证编号:浙械注准20192170464)完成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第一阶段:采用矫治弓丝依次排齐整平;矫治第二阶段:逐步增加冠唇向转矩,关闭拔牙间隙阶段;矫治第三阶段:精细调整,直至矫治效果满意;矫治第四阶段:配戴矫治保护器,结束矫治。
1.2.2 图像采集
由同一影像科医师在矫治前后采用Instrumentarium Dental,PaloDEx Group Oy生产的OP300-1型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173302407)进行CBCT进行扫描,患者取自然头位,正中颌位。CBCT参数:扫描时间:18s;电压:110kV;管电流:20mA。
1.2.3 数据采集
将拍摄的CBCT 图像以DICOM格式进行储存。采用Siemens Healthcare GmbH生产的syngo.via CTVB20版CT图像处理和分析软件(注册证编号:国械注进20193211692)分析DICOM数据并构建三维坐标系统进行测量。编辑功能下打开图像,在多平面重建界面确定牙位并调至轴面中心。调整位置,轴面:矢状轴穿过颚侧中点及牙颈部;冠状面:冠状轴垂直于长轴,将垂直轴穿过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矢状面:牙尖与牙冠中点连线与矢状轴吻合。三维坐标构建完成后由同一位医师于矢量面及冠状面进行测量,测量包括中切牙、侧切牙、上颌尖牙。每个体位均测量三次,求取3次测量平均值。
矫治前后牙根长度比较:测量冠状面:牙尖点至切端中点、尖牙根尖距离。
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矢状面:CEJ至牙槽嵴顶距离为PH;冠状面:CEJ至牙槽嵴顶距离为DH。
矫治前后牙槽骨厚度比较:切牙正中矢状面将唇腭侧CEJ作为测量平面,将CEJ连线沿牙长轴方向移至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测量牙根表面至唇侧骨皮质交点的距离,分别计为BT1、BT2、BT3。
将收集数据导入Excel表格进行一致性检验,确认无误后采用SPSS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经方差齐性或K-S检验,具备方差齐性且服从正态性分布,采用±s进行描述,矫治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矫治后患者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牙根长度均短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上颌尖牙牙根长度较矫治前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牙根长度矫治前后比较(n=98,±s,mm)
表1.牙根长度矫治前后比较(n=98,±s,mm)
项目矫治前矫治后t P上颌中切牙12.03±0.77 11.07±0.70 9.133<0.001上颌侧切牙12.58±0.89 11.10±0.78 12.380<0.001上颌尖牙15.87±1.12 15.58±0.95 1.424>0.05
如表2所示,矫治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DH与矫治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PH均较矫治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n=98,±s,mm)
表2.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n=98,±s,mm)
项目矫治前矫治后t P上颌中切牙DH 1.73±0.41 1.82±0.29 1.774>0.05 PH 2.49±0.70 5.11±1.04 20.689<0.001上颌侧切牙DH 2.26±0.48 2.38±0.51 1.696>0.05 PH 3.11±0.54 4.98±0.82 18.855<0.001上颌尖牙DH 1.89±0.32 1.91±0.36 0.411>0.05 PH 2.58±0.59 3.47±0.52 11.203<0.001
如表3所示,矫治后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BT1、BT2、BT3均较矫治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矫治前后牙槽骨体积比较(n=98,±s,mm)
表3.矫治前后牙槽骨体积比较(n=98,±s,mm)
项目矫治前矫治后t P上颌中切牙BT1 0.81±0.21 0.99±0.24 5.588<0.001 BT2 0.98±0.26 1.15±0.33 4.006<0.001 BT3 0.75±0.19 0.89±0.20 5.024<0.001 BT1 1.08±0.31 1.32±0.41 4.622<0.001 BT2 1.27±0.36 1.44±0.58 2.465<0.05 BT3 1.02±0.30 1.34±0.38 6.543<0.001上颌侧切牙BT1 1.03±0.18 1.32±0.22 10.100<0.001 BT2 1.44±0.27 1.64±0.28 5.090<0.001 BT3 1.19±0.21 1.35±0.24 4.967<0.001上颌尖牙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既往采用二维影像图像发现,前牙会出现骨开窗、牙槽骨高度降低等情况,会影响牙齿功能及降低牙列结构稳定性,此外还存在影像叠加、放大现象,部分标志物不能精确定位,逐渐不能满足口腔正畸矫治的需求。近年口腔CBCT得到广泛应用,在疾病诊断、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该项技术借助计算机图像数值处理技术,可使患者颅颌面骨骼清晰以及三维立体重建,使测量从二维角度转变为三维角度,为矫治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便于制定矫治方案[2]。与二维影像相比,CBCT一次扫描即可获取三维重建所需数据,经数字化处理后可形成三维立体解剖影像图,同时在3D软件操作可供术者从任意方向及角度观察解剖平面,可避免组织结构叠加图像,具有图像分辨率、精确度高等特点,可提供更为精准的测量数据,同时辐射量较小,能降低辐射损伤。Li等[3]将CBCT测量结果与头骨模型对比,无显著差异,提示CBCT测量正畸矫治过程中具有有较高的可信度。
高娟等[4]研究表明,错颌矫治中长距离、大范围移动牙齿可能会造成严重牙根吸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矫治后患者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牙根长度均较矫治前减少(P<0.05),矫治前后上颌尖牙牙根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与尹莉等[5]研究基本一致,说明上颌前突采用拔牙矫治均会导致牙根吸收,且以切牙牙根吸收明显。影响牙根吸收的因素较多,如患者年龄、牙髓活力、牙根形态、矫治方案等。本研究患者均进行拔牙矫治,矫治期间需大范围内收前牙,会增大切牙移动距离,增加切牙牙根触碰骨皮质,造成牙根吸收,可能也是中切牙牙根吸收较大的原因,这与高娟等[4]理论相符合。亦有报道在探究成人安氏Ⅱ1类拔牙后上前牙内收前后牙槽骨变化中发现,中切牙牙根吸收程度明显大于侧切牙,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考虑原因可能是矫治方案的设计与应力大小有关[6]。
正畸过程中随着牙齿移动,始终都伴随着牙槽骨改建,槽骨内外骨板进行相应吸收和增生,以维持正常的牙槽骨结构及骨量。高娟等[4]研究表明,上颌前突拔牙矫治期间,前牙做倾斜移动,腭侧牙槽骨吸收,而唇侧牙槽骨增生新骨沉积。本研究结果显示,矫治后远中牙槽嵴高度未明显变化,腭侧牙槽嵴明显减小(P<0.05),这可能与牙槽骨解剖及牙齿移动方向有关。上颌切牙增生量大于尖牙,可能是矫治期间上前牙大范围向腭侧移动,增加腭侧牙槽嵴应力,造成腭侧骨吸收大于唇侧,牙槽骨改建以吸收为主。沈娇乡等[7]报道显示,在测量成年患者矫治前后中切牙唇腭侧牙槽嵴顶至CEJ距离中发现,牙齿腭侧移动量与牙槽骨高度降低量呈正相关。牙槽骨的厚度是指牙槽骨表面至牙根表面的距离,对评估患者牙齿稳定性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牙槽骨厚度均较矫治前后增加(P<0.05),由此可见上颌前突患者矫治期间唇侧牙槽骨处于增生状态,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内收时牙移动方式及患者三维影像设立的参考系不同有关。而在周迪等[8]在不同内收方式下牙槽骨改建变化的研究中也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
综上可知,上颌前突患者拔除上颌磨牙进行正畸矫治,上颌前突切牙强支抗内收,压力侧牙根吸收,张力侧牙根增生新骨沉积,牙槽骨高改建以吸收为主,骨新生有限。采用CBCT可精准测量牙根及牙槽骨矫治期间三维影像,一方面根据情况设计合理的牙齿内收方案;另一方面可检测出较薄腭侧牙槽骨,指导矫治方案实施,一定程度上降低牙根及牙槽骨吸收,提高牙齿移动安全性。但本研究存在局限性,如未进行分组研究,缺乏参照标准,以期后续分组进行对比作进一步分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