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能源与当代国际关系(第二版)》作者:张建新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81-4192-6出版日期:2017 年1 月定价:68 元
长期以来,能源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不仅关系到一国的能源供应与消费,而且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及外交关系,对于国际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国际关系视角出发对能源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出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张建新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能源与当代国际关系(第二版)》一书,聚焦能源安全问题,通过分析国际能源体系、发展机制等问题,清晰揭示出能源安全与国际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针对能源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及国际社会治理等的影响进行深入论述,探索出良好的理论成果与实践路径,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该书第一章围绕全球能源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论述。第二章结合国际能源体系,深入解读了能源资源的功能作用及政治历史体系。第三章分别阐述了国家、政府、跨国公司等主体的能源行为,清晰揭示出国际能源行为的内在机理。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当前较为成熟的国际能源机制,如欧佩克机制、特许权机制等。第五章基于能源安全观,针对国际能源危机及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六章从国际政治视角出发,深度剖析了国际能源存在的民族主义、地缘政治、帝国主义等问题。第七章针对国际能源的价格体系进行了解读,为构建自由平等的市场化能源价格体系提供了有效参考。第八章主要列举了国际能源存在的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九章立足能源治理,探讨如何开展能源安全治理,以及由此引发的气候环境治理工作。结合该书内容,对于能源消费国而言能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够满足自身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需求,且相对稳定和可靠,同时不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造成重大风险。能源安全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综合性。“能源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它涵盖多个能源领域,包括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其次,能源安全关系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这意味着不仅要充分满足本国的能源需求,而且要确保能源供应不受突发事件、地缘政治冲突或天然灾害的影响,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二,战略性。能源安全具有战略性特点。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应对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和供应中断。这可能涉及能源多样化、能源储备、国际能源合作等方面的措施。
其三,国际性。从国际视角来看,世界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对能源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必须依赖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这导致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与国际关系密切相关,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冲突、能源贸易和合作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国际合作和能源安全的共同认识和行动对于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可持续性。能源安全需要考虑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发展清洁能源、鼓励能源创新和技术研发,以及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中国能源安全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石油对外依赖程度不断上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但国内石油资源有限。尽管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石油勘探和开采力度,但国内产量仍然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这是由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所致。同时,中国石油能源对外依赖度上升与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国际原油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缘政治、产量调整、天然灾害及全球经济形势的波动等。这些因素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的不稳定变动,对中国石油进口造成重要影响。当国际油价上涨时,中国需要支付更多的外汇购买石油,进而增加对外依赖程度。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也可能导致原油供应中断或限制,给中国石油供应带来不确定性。此外,政府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以缓解环境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清洁能源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大量投入,短期内无法满足能源需求。因此,中国虽然已经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但由于石油需求仍然强劲,并未显著减少石油进口,仍需依赖石油等传统能源来满足能源需求。
二是能源危机应对能力不足。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赖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而从中长期角度看,这种传统能源的供应面临着困境。首先,大规模煤炭开采和燃煤发电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加重了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其次,传统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不可持续,资源储备有限,未来供应难以保障。再次,传统能源受到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的影响,导致能源供应不稳定。因此,在能源危机中,由于中国长期依赖传统能源,缺乏多样化的能源供应能力。同时,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凸显,主要能源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而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对能源需求量大。这导致大量的能源需求需要通过长距离输送和运输才能满足,增加了能源供应链的脆弱性。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及调配不足,中国能源危机应对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
三是国内能源资源开发条件不好。中国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许多潜在的能源资源储量分布在地质结构复杂、勘探难度较高的地区。例如,深水油气勘探和开发需要技术和设备投入大量资金,并且面临着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人力物力资源的限制。同时,中国近年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也加大了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许多潜在的能源资源在环境敏感区域,如生态保护区、水源地等,需要更加谨慎开发和保护。此外,对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严格要求也增加了能源开发的成本和限制。能源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而中国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创新相对滞后,对高端技术和设备依赖性较高,资金供给和投入相对有限,部分投资主体对于高风险和长期回报项目的投资意愿不强,能源资源开发成效不佳。
能源安全问题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对于国际关系变化具有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其能源需求对国际能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一方面,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国际能源供应和价格稳定。当中国面临能源供应紧张或价格上涨时,可能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能源供应稳定,如与能源出口国进行谈判、签订长期供应合同、积极参与能源合作等。这些行动可能对国际能源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引发供需关系变化,甚至导致能源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这也将对能源出口国和其他消费国的利益产生影响,并对国际能源合作和能源安全战略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需求给各国提供了机会和挑战。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吸引了许多能源出口国的关注和竞争。为了获得稳定的能源资源供应,中国积极扩大与能源出口国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开展能源采购、海外投资和资源勘探等活动。这将对国际经济格局和能源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二是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能源资源是地缘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费的巨头,其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对能源出口国的依赖程度和能源安全策略将影响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中国为了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不仅需要与能源出口国构建密切的经济和贸易关系,而且需要积极参与能源合作、地缘政治的斡旋及构建多边和双边的能源合作框架。同时,中国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增加了对海上运输路径的依赖,尤其是对海洋通道的依赖。中国需要通过海上航道运输大量的能源资源到国内,这可能涉及与其他国家的航行权、海军安全合作等议题。中国的能源安全策略也会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如争议海域的安全、航行自由问题等。
三是能源合作与国际关系。为了确保稳定能源供应,中国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能源出口国建立紧密的经济和贸易联系。这种能源合作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利共赢,在促进双边关系、扩大贸易往来、加强政治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国借助自身能源需求地位实施外交策略,以维护自身能源安全。中国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能源论坛等平台与能源出口国进行合作交流,提升自身在能源供应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对于加强中国的外交地位、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构建积极有益的外交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减少碳排放。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努力需要国际合作和外交关系的支持。中国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技术交流和能源转型经验分享,促进了国际可持续发展合作。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共识,有助于推动能源合作、绿色投资和技术转移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种外交影响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