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建设路径

2023-08-30 14:04张寒旭罗梦思盘思桃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14期
关键词:双循环粤港澳大湾

张寒旭,刘 洋,罗梦思,盘思桃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广州 510070)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区域创新能力强,在金融、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构建科技创新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下简称“双循环”)生态系统,通过创新主体和创新组织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加速科技创新资源的国内循环畅通和国际创新资源的流动聚集,以实现大湾区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水平的开放创新格局。

1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1.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国内学者主要从“双循环”与科技、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作用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探讨“双循环”与科技、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如徐海龙等[1]提出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投资、消费、供给、需求、开放合作等诸多领域应对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曹小勇等[2]提出中国应构建数字服务业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二是研究“双循环”的影响因素与实施路径,如陈文玲[3]认为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是要有顺畅的物流体系;李猛[4]认为要以消费促进国内经济循环,重塑和完善内循环产业链,同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开拓海外市场;王娟娟[5]认为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农业产业链、钢铁产业链、旅游产业链上的合作,发挥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作用。

1.2 科技创新“双循环”

基于新发展格局,学者们提出科技创新“双循环”的概念,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创新生态理论,探讨科技创新“双循环”的实施路径和作用机制。谢科范[6]认为科技创新本身也要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循环。雷小苗等[7]从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的协同发展角度探讨科技创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杨中楷等[8]认为科技创新“双循环”指的是在开放、共享的国际大环境中,既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又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的整体格局,提出基于技术科学的科技创新“双循环”实现路径。任声策[9]基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重点探讨了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中主体的角色、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主体的互动关系和机制的支撑等。陈劲等[10]提出要从创新政策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企业创新模式三重视角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科技创新体系。

1.3 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内涵、构成要素、评价、共生演化等方面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展开研究。叶振宇[11]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定区域内与创新相关的各种主体组成的系统,这些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一些学者分别从技术标准、人才配置、资金等方面探讨创新要素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影响,部分学者分别通过构建三螺旋评价模型、基于 TRIZ 理论模型、共生度模型、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和实证研究。此外,温科等[12]基于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探讨如何优化区域创新系统。

本研究提出的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指的是,应用创新生态理论,创新主体和创新组织通过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相互依存、协同创新的网络关系,从而完成国内国际人才、技术、资本、知识等创新要素“双循环”流动,实现价值创造。按照国内国际创新要素在创新体系内的流动和配置,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分为国内循环系统和国际循环系统。

1.4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研究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领域的学者不断增多,研究视角主要涵盖协同创新、创新生态和创新能力评价等。一是协同创新研究,相关研究分别从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协同创新政策体系构建体系等视角探讨大湾区协同创新问题。二是创新生态研究,如杨明等[13]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四链”融合发展理论提出一种跨组织共生式协同创新发展新范式;刘璟[14]指出,通过完善“知识经济—参与主体—商业经济”循环的生态重构机制,能够构建大湾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价值网;李应博等[15]指出,在后疫情时代,建设高质量创新生态系统是大湾区构建湾区治理范式的重要视角。三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相关研究分别应用层次分析法、哈肯协同演化模型和自组织映射(SOM)聚类算法等研究方法,对大湾区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进行分析评价。

综合上述研究表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学者们已经提出了科技创新“双循环”的概念并开展了实现路径和机制的探讨,但在相关理论阐述和区域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待加强;而关于科技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和演化、与产业和经济的融合发展等方面,其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研究,主要从投入产出、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等视角探讨创新系统建设,缺乏多角度的理论研究。本研究从创新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着重探讨如何通过畅通科技创新内循环实现自主创新,以及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外循环实现开放创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进一步明晰“双循环”与科技创新的互促关系、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2 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存在问题分析

2.1 现实基础

2.1.1 创新链条完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第4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肩负着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2022》,“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列全球前100 个创新集群的第2 位[16],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已成为全球创新高地。2016—2020 年,大湾区发明专利公开量达149.84 万件,远超世界其他三大湾区,年复合增长率达17.23%[17],现已形成涵盖“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完整创新链条,为中国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在源头创新方面,大湾区全面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积极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港澳高校的科研优势,积极布局基础研究,截至2021 年已推动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两个国家实验室先后挂牌运作,累计建成10 家省实验室、53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含香港16 家和澳门7 家),建设20 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已建成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广州、深圳)、国家基因库(深圳)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建和纳入规划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 个[18]。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创新平台,大湾区聚集国内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2021 年珠三角九市建有新型研发机构 221 家,其中6 所港澳高校参与共建[18];吸引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机构来粤建立27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分别建有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 家和5 704 家,香港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6 家和研发中心5 家[19];香港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珠三角九市建有企业孵化器1 003 家、众创空间918 家[18],建设一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在产业创新方面,大湾区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围绕广东省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聚焦电子信息等九大领域,在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在5G、4K/8K超高清、高端打印机、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攻克了一批产业技术瓶颈,2021 年聚集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5 家世界 500强企业[20],2020 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 50 006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 34 551 家[18],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1.2 产业链互补性强,韧性和稳定性凸显

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珠三角九市制造业配套能力强大,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与港澳现代服务业形成良好的产业互补。香港、澳门两地服务业的引领作用明显,2019 年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超过90%和95%,其中香港的金融、专业服务业高度发达,分别占本地生产总值的21.2%和10.1%[21];珠三角九市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的带动下,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电池材料集群、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被工信部纳入25个重点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22],产业链集成创新的韧性不断增强。2020 年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8.5%和35.7%(见表1)[23],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分工的重要战略力量。根据《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深圳、广州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一和第二,佛山、东莞等七市同样榜上有名,其中截至2021 年7 月,深圳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72.5%、66.1%,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4]。在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及产业数字化趋势的引领下,汽车制造、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高端医疗制造业持续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芯片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实现联动发展。

表1 2020 年珠三角城市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主要指标

2.1.3 资金链和人才链贯通融合,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粤港澳大湾区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形成了以资金链为驱动、人才链为支撑的创新生态环境。资金链方面,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2021 年的经济总量约为12.6 万亿元,其中深圳、广州、香港、佛山、东莞5 个城市的生产总值(GDP)过万亿元,经济规模优势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25]。大湾区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20 年的R&D经费投入为3 560.72 亿元,占GDP 比重为3.12%,较2018 年增长1 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0.7 个百分点,其中深圳R&D 经费投入强度最高,为5.46%,其次分别为东莞、珠海和广州[18],具体见图1。

图1 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R&D 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

大湾区的科技与金融不断融合发展,香港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两个证券市场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撑,政府部门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和银行信贷补偿资金,调动全省多家风险投资机构投入资金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共引导和支持17 家银行机构面向14 250 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放科技贷款,贷款金额达535 亿元[26],形成了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人才链方面,大湾区城市通过实施各项人才计划和境外高端人才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了从高层次人才到研发人员梯度发展的局面。广东省通过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2021 年汇聚高层次人才超过5 000 人,带动全省集聚全球科技人才超过6 万人[27]。广州、深圳人才聚集效应凸显,广州实施“广聚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举措,为广州吸引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0 年在穗工作的两院院士达115 名,累计认定外籍高端人才3 234 人,发放人才绿卡7 600 余张[28];深圳通过实施“孔雀计划”“鹏城英才计划”等,截至2022 年共引进全职院士77 位,高层次人才超过2.2 万人,海外归国人员19 万人,人才总量已达663 万人[29]。2020 年,珠三角九市全社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82.63 万人年,占广东全省的94.73%,香港研发人员共计3.61 万人[18],其中香港、广州、澳门的研发人员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他城市的研发人员以企业居多。

2.1.4 开放创新优势显著,有力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高度开放的创新环境,为打造全球创新枢纽奠定坚实的基础。港澳对于吸引国际科创人才、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香港的国际化与市场化水平领先,国际顶尖高校密集,是大湾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桥头堡;澳门是大湾区与葡语系国家、欧盟等地区联系的窗口,是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成果的“桥梁”。珠三角九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工作,目前已与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交流联系,与德国、新西兰、以色列等国家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与 “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开展各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此外,大湾区通过举办或参加大湾区科学论坛、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等系列活动,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同时,大湾区内部的科技合作也不断推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已成为粤港澳创新合作的典范,目前已经建立6 个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30]。截至2021 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器械大湾区分中心、国际量子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已落地建设,广东省向港澳开放1 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累计跨境拨付财政科研资金1.5 亿元,与港澳合作新建20 家联合实验室,吸引了近200 位院士和40 余位港澳科学家到广东工作[31]。

2.2 面临的问题

2.2.1 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升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与世界科学中心尚存在一定差距,战略性科技力量布局不充分,原创性科技成果偏少,制约着大湾区原始创新水平的提升。首先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鉴于广东省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因此采用广东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来衡量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研究投入。2020 年广东省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仅为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32]。作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市R&D 经费的比重分别为14.2%和4.82%[33-34],深圳仍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以至于基础研究的投入无法满足现实需求。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集不足,知识创新成果有待提升。《全球创新指数(GII)2022》显示,2021 年“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拥有两院院士人数为206 人,少于“上海-江苏”科技集群的323 人;“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的SCIE收录论文为133 327 篇,数量比“上海-江苏”科技集群少1.5 万篇[35]。其次是基础研究资源不够富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级科研平台数量偏少,广东已建、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仅有8 项,数量低于北京(19 项)和上海(20 项);广东国家重点实验室有30家,数量少于北京(122家)和上海(44家)[32]。

2.2.2 内外创新资源循环不畅

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及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影响,美国对科技跨国服务、涉华人才交流均提出严格的限制,导致海外并购高科技公司难以持续,海外人才和技术引进受限,吸引跨国公司在大湾区设立研发中心难度加大,国际创新资源循环受阻。受制于粤港澳三地经济制度、体制机制的差异,大湾区内部的科研资金、科研设备和样品等跨境使用困难,境内外科技企业在税收、科技金融监管等方面存在壁垒,科技人才流动还不够畅通高效,在人才职业资格互认、出入境、住房、税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港澳优质的科研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专家智库等创新资源的共享还不充分,大湾区内部创新资源流动有待加强。

2.2.3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制造业企业不多,特别是缺乏主导全球产业创新链的科技领军企业,高端芯片、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设备等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短板依然突出,高端芯片、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手机元器件、汽车电子元器件多数都依赖进口,尚未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主要是因为受制于大湾区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融通不足,大湾区创新链条存在梗阻,创新链与产业链未能进行深度融合。大湾区高校数量虽多,但是除了香港的6 所高校外,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专业和研究领域的高校不多,而且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香港高校与大湾区内香港以外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珠三角高校、科研院所的许多科技成果难以直接转化为产业创新成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创新能力不足。

2.2.4 产业发展未实现有效协同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程度高、产业协作不充分等问题,阻碍大湾区产业链的有效整合与延伸。一是珠三角九市在工业领域趋于同质化,2019 年,深圳、东莞、惠州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均超过0.9,主要以电子、电气机械等行业为主,而珠海、中山、佛山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高于或接近0.8,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36]。产业同质化产生重复建设、激烈竞争等问题,给大湾区的产业升级与优化带来一定影响。二是粤港澳的互补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珠三角九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专业的服务业配套,内地的现代服务业由于起步晚,尚难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港澳虽然具备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但是由于缺乏有效引导以及跨境服务过程中的外汇和税务申报等实务问题,未能有效地支撑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

3 理论框架与系统构建机制

3.1 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是涵盖了创新主体、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所存在的整个相互关联的大环境,形成了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循环,如图2 所示。

图2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首先,科技创新资源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和运作的基础和前提。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通过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与各主体和要素发生联系互动,使得知识和智力劳动成果实现创造和发展,从而转化形成创新成果,整个创新流程得以科学运转。就大湾区而言,聚合创新资源的本质是实现空间与资源的有效匹配,也是创新资源网络化与链接化的过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是创新资源的承接载体,通过推动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并在大湾区高度集聚,有助于大湾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按照国内和国际的创新资源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流动与配置,将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分为国内循环系统和国际循环系统,如图3 所示。

图3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创新资源流动配置示意

其次,创新链是创新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核心。创新链是遵循价值规律生成的、由创新活动链接起来的价值链[37]。创新链涵盖了从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过程,反映了知识、技术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流动、转化和价值再造,核心是不同环节的创新主体在知识、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合作与衔接,它的实质是各创新组织之间的研发协同。其中,源头创新环节主要是开展基础研究,是知识创造的过程;技术创新环节主要是完成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等活动,最终形成新技术、专利等;成果转化环节是指将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二次开发转化为现实产品。

3.1.1 创新主体与创新组织

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承担者,具备资源集聚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能够根据某一目标形成协作共生关系,主要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核心主体,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辅助主体。创新组织是指通过某种关系构成的创新主体的集合。创新组织具有同质性,且形成了明确的分工,通过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完成创新活动,主要包含创新链上的源头创新组织、技术创新组织、成果转化组织、产业化组织,以及为创新链提供支撑服务的服务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组织等。服务创新组织主要是指为创新链各个环节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所有企业和机构的总和,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服务组织;制度创新组织以政府为主,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和创新政策、布局创新载体、组织科技项目等方式,支持创新系统发展。

3.1.2 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

创新资源是指开展创新活动所需要投入的人才、技术、资本、知识、信息等创新要素,通过创新资源的流动、集聚和配置,产生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产品,创造新价值。创新资源可以跨越国家边界分布、流动,聚集和优化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可以体现出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水平。创新环境主要由自然、经济、政策、制度、文化和技术等因素构成,具体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科技环境、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等。

3.1.3 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

创新集群是指由创新主体、创新组织整合创新资源联结而成的创新链网。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产业化组织串联组成,并形成有机集聚的产业链网。创新链和产业链分别是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基础单元,一个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汇聚了多条创新链和产业链[38]。

3.2 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机制

3.2.1 国内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国内循环生态系统的构建基于国内的人才、资本、知识、信息等创新资源在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这一创新链各个环节中流动和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新技术和新产品,是自主创新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在国内循环系统中,实现大湾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对接是关键。通过将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精准对接匹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在耦合共生机制的作用下实现深度融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演进动力,从而驱动创新系统完成运作和升级。一是产业需求拉动创新链发展。一方面,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创新主体围绕产品的研发设计、原材料、零部件制造、产品制造、商业化等各个环节进行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产业链的串联把分散的创新资源和创新主体有效整合,实现价值链增值;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个性和共性问题,从而引发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以及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从而提高创新链的有效性和自主性,衍生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二是创新驱动产业链发展。创新主体通过开展创新活动,创造出技术发明等创新成果,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功能链接,催生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通过创新链的集成和支撑,产业链各个环节得以系统运作,保障了产业链整体性和自主可控。如图4所示。

图4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国内循环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

3.2.2 国际循环生态系统构建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生态系统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国家间创新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及技术上的先进程度,在政府的引导与市场化的推动下,以“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方式,使得技术、人才、资金与产品等创新资源依托各种渠道和信息网络,实现点对点、多维度的联系,形成开放式的创新网络体系。从“走出去”的维度来看,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生态系统的构建主要依托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并购与开设分支机构、联合知名大学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国外优势创新资源的融合,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从“引进来”的维度来看,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生态系统构建的关键是将国外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导入创新链的各个环节,提升创新链的整体效能。创新资源在创新链上的嵌入点决定着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的范围及开放的程度。如图5 所示,从源头创新环节导入国际创新资源,则可以沿着创新链形成完整的循环(A 循环);从技术创新或成果转化环节导入国际创新资源,也就是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那么只能形成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的部分循环(B、C 循环),将导致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脱节,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因此,大湾区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生态系统的构建要以实现开放创新为目标,兼顾创新资源的“走出去”和“引进来”,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从源头创新开始加强国际创新资源的引进与合作,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引进,要借助国外创新资源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图5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生态系统资源流动机制

4 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建设实施路径

4.1 构建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轴的科技创新国内循环系统

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的集聚区,以此为轴构建科技创新国内循环系统,能够进一步发挥港澳的资金和科技优势,扩大广深双城联动效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4.1.1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加快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一批重大创新平台,聚集顶尖科学家,形成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体系。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优化实验室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加快推进省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室体系建设。建设高水平大学,支持港澳高校在大湾区内地设立分校或研究院,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稳定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给予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为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保障。

4.1.2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集群

围绕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设备、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发挥港澳高校基础研究与前沿科技研发优势,加强其与深圳、广州乃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产学研创新协同发展;采用“揭榜挂帅”“赛马制”“业主制”等制度,联合开展大湾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在产业链的引领和创新主导作用,鼓励支持产业链头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行业内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补、互利共生、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集群。

4.1.3 提高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畅通大湾区内部创新链条,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实现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技术创新策源能力优势,与珠三角产业链配套齐全的优势充分结合,形成“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创新+珠三角其他城市”产业化的发展格局,依托广深港和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打造科技产业应用圈层,建设以珠海、佛山为龙头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深圳、东莞为核心的珠江东岸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强创新产业聚集区建设,以建设高新区、科技产业园、创新型产业集群等方式,承接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金融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利用香港、深圳金融体系优势,加强风投、创投等民间资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推动大湾区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

4.2 构建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系统

进一步发挥港澳的独特优势,构建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系统,加强与沿线国家多层次的科技交流合作,有利于化解逆全球化对国际创新资源流动的影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

4.2.1 发挥港澳的国际化优势,支撑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专业服务业发达,澳门与葡语系国家有着广泛的联系,而且港澳法治程度高、与国际规则接轨,有条件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创新资源融通的前沿阵地,因此在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系统中,港澳可以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科研合作、技术转移,吸引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在金融方面与沿线国家实现融通发展,港澳联合大湾区其他城市吸引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落地大湾区,推动大湾区企业、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融入全球创新格局。

4.2.2 推动国际合作向创新链源头延伸,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

围绕创新链发展需求,在技术引进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源头创新方面的资源引进与合作,推动国际创新资源在大湾区畅通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开放创新广度,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积极引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技术、成果在大湾区中试熟化,支持龙头企业与沿线国家共建产业园,探索建设离岸科技孵化基地,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创新型企业。着力推动国际合作向创新链源头延伸,吸引沿线国家知名科研机构、高校、跨国企业在大湾区设立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开展联合研究。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在“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基础良好的国家设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分支研究机构等,整合沿线国家研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和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和发起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通过高水平的开放创新,提升基础研究能力,为大湾区创新发展提供原动力。

4.3 完善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的动力机制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点,破解阻碍国际创新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对接障碍,促进大湾区内部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形成以内循环支撑外循环、外循环促进内循环的大湾区创新生态。

4.3.1 完善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机制

以构建一体化的科技创新要素市场为突破口,破除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障碍,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供需均衡和优化配置。完善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机制,促进深港两地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有序推动金融产品跨境流通。通过设计新型制度安排,进一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范围,实现境外资本在大湾区的便利流通,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推进科研设备和材料在大湾区便利通关,并给予进出口税收支持。依托数字技术加快创新要素市场建设,打破大湾区创新主体面临的行政和信息壁垒,实现不同主体间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创新资源的自由流动。

4.3.2 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维护体系建设,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统一知识产权执法标准,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第三方担保机制和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参与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完善重大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通报和应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改革国有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机制,建立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

4.3.3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特区,破除粤港澳三地人才在税收、出入境、执业资格等方面的壁垒,依托香港、澳门作为招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外延基地,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重大创新平台在聚集全球顶尖科研人才方面的效能,拓宽国际人才招揽渠道。完善境外人员的管理服务,提升人才出入境便利性,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医疗保障、个人所得税优惠等“一站式”服务。实施多元化人才评价制度,探索设立境外人才职业资格评价鉴定机构,在职业资格认定认可、创新创业方面为境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

5 结论

本研究以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为视角,在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双循环”生态系统,按照国内和国际创新资源在创新生态系统的流动和配置,将其分为国内循环系统和国际循环系统。研究表明:国内循环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大湾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国际循环生态系统的构建要以实现开放创新为目标,但不能仅仅依靠技术引进,要从源头创新开始加强国际创新资源的引进与合作,实现以外促内。一是构建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轴的科技创新国内循环系统,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科技产业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二是构建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国际循环系统,发挥港澳的国际化优势,聚集全球高层次创新人才、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国际合作向创新链源头延伸,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三是通过构建实现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发展的动力机制,如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破解阻碍国内外创新资源与大湾区的对接障碍。

猜你喜欢
双循环粤港澳大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