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朱林,1969年出生于山东枣庄,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原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曾在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国抽象雕塑高级研修班研修。现为《雕塑》杂志社社长助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大方城市空间设计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雕塑艺术交流展,2022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十二项生肖雕塑专利。
【编者按】 7月23日,“时·空·塑:朱林文字雕塑作品展”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雕塑》杂志社、《中国美术报》社、中国国家画院雕塑所联合主办,北京精卫文化艺术中心、《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枣庄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经济出版社支持,特别邀请范伟民任总策展人,朱尚熹、宋伟光为学术主持,范海民、邓柯、金新联合策展。展览共展出艺术家朱林创作的29件文字雕塑作品,其中十二生肖雕塑作品12件、二十四节气雕塑作品17件。
本次展览展出的是朱林利用文字元素构建的艺术形象,通过其字形和组合方式来表现出对应的特征和形象。朱林通过多年的艺术探索与实践,结合当代意象与抽象艺术语言,以中国文字元素进行艺术造型的重构,从时间到空间再到艺术造型的创作,不仅为雕塑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了贡献。
展览开幕同期,“时·空·塑:朱林文字雕塑作品展”研讨会召开。研讨会由朱尚熹、宋伟光主持,秦璞、范海民、李英杰、邹锋、倪志平、邓柯、郅敏、乔迁、李宏文、赵展、吴士新、庞渤、刘恒甫、徐永涛、白峥、罗泽仁、夸思、王月明、欧迅、林辉、陈海鹏、崔凤东、姜静、金楠等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展览众家谈
徐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朱林的文字雕塑作品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这和朱林出生在山东这样传统文化深厚的地域有很大的关系,这其中有来自他的学校、家庭的影响,还包括山东地区的民间传说、剪纸等各种传统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他的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西方抽象雕塑的艺术语言,我对他的雕塑作品的不同材料的探索和空间构成之间、两种不同材料的衔接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我觉得这已经是进入到了对雕塑的新的概念的探索当中,所以我觉得不仅是这样的取材于传统文化的灵感有意思,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雕塑的构成方式有意思。我觉得这个展览特别适合我们普通观众,特别是适合青少年观众观看,因为大家可以近距离地观看、触摸这些雕塑作品,可以进入到雕塑的空间中,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能够引起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青少年在这样的艺术熏陶中得到美的享受。
于文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我们看到了一场既坚守本源,又有创新性发展的展览。艺术家运用不同传统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文字元素,并让它们进行组合、融合,从而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通过这些文字雕塑,观者不仅能够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可以深度体验艺术创新所承载的创新精神。希望艺术家和相关机构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发现发掘更多符合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加大力度对其进行传播,为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贡献!
范海民(本次展览策展人、《雕塑》杂志社执行主编):朱林以文字为媒介,将他的创作灵感凝固成雕塑作品,诉说着他对时间的感知和思考。他用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让时间在雕塑的空间里凝固,我们得以在瞬间感受到作品对时间的思考与审视。朱林文字雕塑作品展通过设计精良的展览空间,将文字与雕塑完美地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观展体验。这个空间不仅是展览的展陈空间,更是我们观者与朱林文字雕塑作品之间的对话。在这里每一件雕塑作品都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视觉艺术品,向我们展示了空间艺术的别样之美。在这个充满创造力的空间中,我们能与每一件雕塑作品深度对话,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文字的力量,领略艺术家的独特思想和情感表达。这个展览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心灵触动。愿展览带给每一位观众无尽的艺术享受和启发,也祝愿朱林的创作之路更加辉煌!
邓柯(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所负责人):朱林的这次展览就是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中国传统造型观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之一——汉字艺术的视角来切入雕塑,用形体和空间的节律秩序与变化来呈现生命个体独特的形象,突出了文化主体的建构。朱林用汉字雕塑艺术对话东西方语境,将抽象的语言融汇于传统造型的研究,也体现了文化的多元并蓄与包容性,尤其是朱林的创作活力,让我油然生敬。
金新(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相比于用语言文字来形象化地描述时间和空间,借助文字的抽象形式构成空间形象来表达时间概念,既要可视、可触、可感地触达意义,又要保持其文化属性兼具独特的审美个性,这是非常考验艺术家的综合素养的。朱林的文字雕塑展让我们不仅见证了他对艺术的热诚和执着,更见证了他善于发现、探索、吸收、融汇的综合创造力。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灵感,又贯通内化西方艺术的方法论,让“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熟悉的与时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抽象词汇,以一种亲近、新奇、美妙、当代的方式与我们相遇,以生动的艺术实践积极践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展览一开展就吸引来众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来观展“打卡”。
朱尚熹(本次展览学术主持、《雕塑》杂志社主编):朱林的创作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他受过抽象雕塑理论的洗礼,有师承。其次,在文字和雕塑的选择上,他选择了雕塑,而不是选择做立体的文字。李秀勤老师在《雕塑》杂志的访谈中谈道,她在抽象雕塑教学中以中国书法为驱动的灵魂,是基于以下几点:第一,作为抽象雕塑的建构理由和依据;第二是书法的空间建构性;第三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即兴性与随机性。朱林在书法与雕塑的话题上,选择了雕塑,这是我认可他的地方。最后,朱林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他对数字化手段的学习和运用,他的这批作品也是数字雕塑,這三个方面的特点叠加在一起,就有了今天朱林的成果。
宋伟光(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西方的文字,特别是英文,仅仅是表音的,而中国汉字里面富含四个元素,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因此,中国抽象的汉字就富含了形象性的辨识度、认知度。所以,当朱林把中国汉字里象形的成分转化成立体的现当代视觉语言,他的抽象语言里就产生了可能性和探索性。由文字转化为一种形象,受众是否能从你表现的文字雕塑里寻找到这个字到底是什么?其实,这里面存在着艺术造型与文字辨识度之间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也是形成抽象语言的一种视觉方法。
秦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抽象雕塑是用本体语言的规律性和法则,去和自己的内心感受、主题进行综合的生成,朱林抓住了这一点。他的文字雕塑实际上是一个空间语言,是他的心态的形式反应。我看出了他对空间语言的理解、他对材料的把握非常有天赋。中国农耕社会对二十四节气、十二属相的理解都是深入人心的,这些题材是最常见的,他用现代的空间构成语言重新去演绎,让大家感到很有新鲜感、很有震撼力。朱林很好地把学到的现代抽象造型语言、现代人的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三者结合起来。
李英杰(《设计》杂志社社长、奥加美术馆馆长):我从设计的角度谈一些看法。朱林的文字雕塑加入了设计的语言,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从材料角度看,如果用石头和其他金属相结合,或许会有特别的效果。文字雕塑的尺寸若大型一些,会更有震撼力。他的作品我感觉是比较硬的,若软硬兼施也许更有意思。朱林雕塑的语言已经强化了设计的概念,若在材料上、设计上再度加强,我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
邹锋(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朱林在与我交流时谈到了约克老师对他的启发,我认为在中国雕塑艺术发展中不断汲取外来营养是重要的,中西雕塑的交流和碰撞是艺术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朱林的艺术让我们看到了跨文化的融合与交叉的探索。他立足传统文化,不断从自身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并反复尝试以不同的媒材和方式来表现是非常难得的。他用抽象的符号把我们带回了中华文化很轻松、很愉快的造物的情境中去,把这种审美的方式,轻松愉快的意趣,又带到了我们今天时代的生活里面来。
倪志平(《雕塑》杂志社顾问):《易经》中有两句话,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与这次朱林的展览主题是贴合的,天文主要是时间的概念,而人文主要强调的是意识的空间展现。还有一句话,叫“照临四方谓之明,经纬天地谓之文”。时间更强调继承和发展,而空间则更注重融合与专深,这个交汇点恰是“塑”字的展现。怎么讲好中国故事?我觉得就是上面谈到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东西方的融合。朱老师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故事,能让东西方没有障碍地去欣赏、沟通、展示和展现。
郅敏(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我用热爱、方法、世界这三个词表述我对朱林创作的感受。中文是象形文字,跟自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第一个是爱,对生活、自然、伟大的传统有极大的热爱,让朱林进行了这么一大批的优秀创作。第二,朱林自有天赋,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包括建构,包括材料的处理。第三,如果以文字作为入口,去探索后面的文化和文明,这是更宽的一条路,一定会形成朱林的世界,这个小世界一定会跟大世界有更深刻的对话。
乔迁(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当朱林选择二十四节气的时候,他的立足点清晰,可解读性很强。比如作品《大寒》,所有的造型元素、连接方式都是现成的,立足现成的东西,思考如何把它按照抽象雕塑美的规律建构起来,这就完成了他的作品。朱林的这批作品借用文字的基本元素自由发挥,按照空间构建规律创造,线面的节奏感强,气韵贯通,正负形之间勾连得很紧密,他的作品将雕塑的语言形式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我觉得特别好。
赵展(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我看到朱林作品中的两个特点。第一个是他文字雕塑中的“可读性”。我认为这跟约克老师所传授的雕塑空间的建构方法是有关系的。第二个是“多义性”,文字本身是具有多义性的,朱林的文字雕塑作品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这样的创作理念与思维很具有诗性,这又跟比利老师所传授的抽象思维有关系。朱林的作品,指向的是空间形态和诗性,不难看出在他的作品里面有一种朱林式的逻辑关系,形成了他自己的语言或者建构的方式。
吴士新(《雕塑》杂志社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首先,从创作内容、题材来看,朱林此次的文字雕塑展给人以有“尽广大而致精微”的感觉。能够反映“尽广大”的是《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则是“致精微”的体现。中国人特别重视节气和生肖,因为它们反映了中国人自己独特的时空观念、时空生活、时空情感。其次,在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方面,朱林大量使用了曲线和直线、圆形和方形的组合。这体现出一种阴阳互补的观念与手法。最后,我认为朱林《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中的一部分作品可以放大,与城市或乡村的公共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
庞渤(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教授):朱林的艺术创作有自己的独创性。他一直在研究文字,试图通过文字的架构跟抽象的空间语言结合,来做文字题材的雕塑作品。我曾经思考过,如果中国书法里面的刚柔并举,“刚”里面有苍劲有力,“柔”里面有一挥而就。可否以此抽取和归纳去架构?再比如中国书法中的章法之美可否作为经营文字雕塑作品架构的元素?朱林未来还有很大可拓展的创作空间,比如正负空间问题,比如将阴刻结构用在他的文字雕塑空间中,尝试经营负空间的文字雕塑架构。我相信,未来的路,他会走得更远。
刘恒甫(城市公共艺术家):我用文字、文脉、文心来总结我的感受。第一,文字。朱林通过二维的文字,让它变成三维,同时又有四维的展示,加上时间,这是空间的拓展。第二,文脉。朱林的作品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如何将东方的文化精神用雕塑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第三,文心。作为艺术家,我们应该把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精华,通过国际化的语言,向世界展示和传播,这样才是真正的讲述中国故事。
徐永涛(《雕塑》杂志社副主编):从价值与意义方面来看朱林的雕塑,我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汉字文化的重新解读和传达,修复中国古代文化之美,这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二是可以促进汉字在当代艺术中的呈现于更多的传播。三是能够加速新老一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四是体现了当代艺术不断开拓拓展,追求多元化的叙事。五是启迪人们,雕塑是艺术家表现个人和群体生存意识最好的凭证。
白峥(雕塑艺术家):朱林的雕塑从两点入手,破解了既可以看,又可以让大家从空间去认识的难题。第一,他从“象”和“形”入手,而不是从字的结构入手,这是他非常巧妙的地方。他有很多字的形态,比如说“谷雨”,比如说“立秋”,人在秋风中独立的感受,这种象形他有。第二,是文字空间里的诗意,朱林选取的体量弯曲、每一个语言的大小组合都有特点。朱林不仅读诗还写诗,所以美的、诗意的东西在他作品中有呈现,这种美像中国文人的美。他选取的空间,中间的镂空,他选取的结构方向大小,只有他能做。
夸思(科特迪瓦雕塑家):如果欧洲艺术家没有遇到过非洲木雕艺术家,就不会有这种抽象主义发展。所以我认为抽象的概念,我们没法明确地说它的来源,因为西方发现抽象主义之前,中国5000年的文化历史中已有龙了,而龙又不是写实的造型。朱林的艺术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东西,而是我们所感觉到的东西,我来到这里,能够感觉到他想表達什么,我能发现雕塑的共同语言,这其中也有国际化、多元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