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含支链醚结构的甲氧基嘧啶甲酰胺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2023-08-29 00:53:56孙昌兴李鹏辉张福豪
现代农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甲酰胺乙基嘧啶

孙昌兴,李鹏辉,张 欢,张福豪,姜 林

(山东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泰安 271018)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杀菌剂,其销售额在农业杀菌剂排占第3位[1]。该类杀菌剂通过干扰细胞线粒体呼吸电子传输链上复合物II的三羧酸循环,抑制电子从琥珀酸到泛醌的传递,从而阻碍病原菌的能量产生,导致菌体死亡[2]。自1966年第1种商品化的SDHI杀菌剂——萎锈灵上市以来,已经开发出25种该类杀菌剂[1],其中不乏一些优良品种,如啶酰菌胺、氟唑菌酰胺、吡唑萘菌胺、联苯吡菌胺、氟唑菌酰羟胺和氟唑菌苯胺等。近20年来,设计合成新型的SDHI受到广泛关注[3-7],成为化学农药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结构上看,SDHI杀菌剂通常是取代苯甲酰胺或杂环甲酰胺,可分为酸部分、酰胺键和胺部分[8]。其中,酸部分为取代苯、吡唑、吡啶、呋喃、噻唑、噻吩、噻嗪和吡嗪环;胺部分为取代苯、联苯、二苯醚、苯并环和烷基噻吩等。在商品化的SDHI杀菌剂中,氟唑菌苯胺的结构与其他杀菌剂不同,其胺部分的苯环2-位含有支链烷基(2,3-二甲基丁基)。由于氟唑菌苯胺结构的特殊性,以它作为先导结构进行优化、产生新型结构的SDHI的研究鲜有报道。

另一方面,嘧啶是重要的六元杂环,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如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硫胺素和乳清酸。嘧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病毒[9]、抗肿瘤[10]、杀菌[11-12]、除草[13]等活性。目前,嘧啶衍生物因其高活性、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和农药创制研究。自1968年发现第1个嘧啶类杀菌剂乙嘧酚以来,已有10多种此类杀菌剂问世[14],如嘧菌酯、氟嘧菌胺、嘧霉胺和嘧菌环胺等。受上述研究成果启发,为继续开展本课题组关于嘧啶甲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15-16]。本研究以氟唑菌苯胺为先导化合物,以嘧啶环替代其中的吡唑环作为酸部分,以2-支链烃基醚苯基替代其中的(2,3-二甲基丁基)苯基作为胺部分,设计合成一系列甲氧基嘧啶甲酰胺。设计策略如图1所示。

图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策略

图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Burker AV-500型核磁共振谱仪,德国布鲁克公司;RODS型高分辨质谱仪,安捷伦科技(日本)有限公司;Nicolet 38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尼高力仪器公司;GXZ-500型智能光照培养箱,宁波扬辉仪器有限公司。

1-(2-硝基苯基)乙醇、2-甲氧基嘧啶-4-甲酸、4-甲氧基嘧啶-5-甲酸,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溴乙烷、1-溴丙烷、1-溴丁烷、溴甲基环丙烷、1-溴-3-甲基-2-丁烯、98%啶酰菌胺原药,上海毕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1.2 合成

1.2.1 中间体的合成

1-(1-烃氧乙基)-2-硝基苯(1a~1e)参考文献[17]方法合成。60%氢化钠1.36 g(34 mmol)和干燥的四氢呋喃20 mL加至50 mL圆底烧瓶中,于0℃下缓慢滴加1-(2-硝基苯基)乙醇1.50 g(8.5 mmol)、相转移催化剂15-冠-5 0.1 mL。反应混合物搅拌30 min后加入溴代烃10.8 mmol,室温下搅拌4 h。反应完毕,用适量95%乙醇分解多余的氢化钠。旋蒸除去溶剂,得到褐色黏稠液体,石油醚作为洗脱剂柱层析纯化,得1-(1-烃氧乙基)-2-硝基苯(1a~1e),浅黄色液体。

2-(1-烃氧乙基)苯胺(2a~2e)参考文献[18]、[19]方法合成。1-(1-烃氧乙基)-2-硝基苯7.6 mmol溶于21 mL甲醇-四氢呋喃-水(3∶3∶1)的混合溶剂,加入氯化铵粉末0.83 g(15.2 mmol)和还原铁粉1.20 g(22.8 mmol),然后加热回流30 min。反应完毕滤除铁粉与氯化铵,旋蒸除去溶剂,再向其中加入适量水后用15 mL乙酸乙酯萃取3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溶剂,得到褐色液体,乙酸乙酯-石油醚(V∶V=1∶4)作为洗脱剂柱层析纯化,得2-(1-烃氧乙基)苯胺(2a~2e),棕色液体。

1.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将4-甲氧嘧啶-5-羧酸(3)[或2-甲氧嘧啶-4-羧酸(4)]1.02 g(6.6 mmol)溶于20 mL干燥的二氯甲烷,然后加入1.26 g(6.6 mmol)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0.40 g(3.3 mmol)。搅拌0.5 h后加入(6.6 mmol)2-(1-烃氧乙基)苯胺(2),并于室温下搅拌12 h。反应完毕用水洗涤反应混合物除去可溶性盐,有机相在旋转蒸发器上脱溶剂后得到棕色固体。粗产物用乙酸乙酯-石油醚(V∶V=3∶5)作为洗脱剂,通过快速制备色谱纯化,得到目标化合物5和6。

N-[2-(1-乙氧乙基)苯基]-4-甲氧基嘧啶-5-甲酰胺(5a)∶灰白色固体,熔点67~68℃,产率58%;1H NMR (500 MHz,CDCl3)δ:10.67(s,1H)、9.35(s,1H)、8.89(s,1H)、8.54(dd,J=8.3,1.2 Hz,1H)、7.34(t,J=8.6 Hz,1H)、7.16 ~7.08(m,2H)、4.56(q,J=6.8 Hz,1H)、4.22(s,3H)、3.40(q,J=7.1 Hz,2H)、1.59(d,J=6.8 Hz,3H)、1.16(t,J=7.0 Hz,3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7、160.9、160.5、160.0、136.1、131.3、128.6、128.3、124.3、122.9、114.8、79.3、64.2、54.5、21.0、15.3;IR(KBr)v/cm-1:3 283(N-H)、1 667(C=O)、1 088(C-O-C);HRMS m/z:C16H20N3O3[M+H]+,计算值为302.150 4;实测值为302.150 8。

N-[2-(1-丙氧乙基)苯基]-4-甲氧基嘧啶-5-甲酰胺(5b):灰白色固体,熔点58~59℃,产率60%;1H NMR(500 MHz,CDCl3)δ:10.62(s,1H)、9.33(s,1H)、8.89(s,1H)、8.55(dd,J=8.3,1.1 Hz,1H)、7.34(t,J=8.6 Hz,1H)、7.16~7.08(m,2H)、4.55(q,J=6.8 Hz,1H)、4.21(s,3H)、3.32~3.25(m,2H)、1.60(d,J=6.8 Hz,3H)、1.58 ~1.53(m,2H)、0.84(t,J=7.4 Hz,3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7、160.9、160.5、160.0、136.1、131.3、128.7、128.5、124.3、122.9、114.9、79.5、70.7、54.5、22.9、20.9、10.5;IR(KBr)v/cm-1:3 280(N-H)、1 660(C=O)、1 089(C-O-C);HRMS m/z:C17H22N3O3[M+H]+,计算值为316.166 1;实测值为316.166 2。

N-[2-(1-丁氧乙基)苯基]-4-甲氧基嘧啶-5-甲酰胺(5c):灰白色固体,熔点47~48℃,产率55%;1H NMR(500 MHz,CDCl3)δ:10.60(s,1H)、9.33(s,1H)、8.89(s,1H)、8.55(dd,J=8.2,1.1 Hz,1H)、7.34(t,J=8.6 Hz,1H)、7.16~7.08(m,2H)、4.54(q,J=6.8 Hz,1H)、4.21(s,3H)、3.34~3.30(m,2H)、1.59(d,J=6.8 Hz,3H)、1.54~1.48(m,2H)、1.30~1.25(m,2H)、0.82(t,J=7.3 Hz,3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7、160.9、160.5、160.0、136.1、131.3、128.7、128.5、124.3、122.8、114.9、79.5、68.8、54.5、31.9、20.9、19.3、13.8;IR(KBr)v/cm-1:3 303(N-H)、1 666(C=O)、1 089(C-O-C);HRMS m/z:C18H24N3O3[M+H]+,计算值为330.181 7;实测值为330.181 9。

N-[2-(1-环丙基甲氧乙基)苯基]-4-甲氧基嘧啶-5-甲酰胺(5d):灰白色固体,熔点83~84℃,产率58%;1H NMR(500 MHz,CDCl3)δ:10.80(s,1H)、9.34(s,1H)、8.89(s,1H)、8.56(d,J=8.2 Hz,1H)、7.34(t,J=8.7 Hz,1H)、7.14~7.07(m,2H)、4.58(q,J=6.8 Hz,1H)、4.25(s,3H)、3.28(q,J=6.5 Hz,1H)、3.03(q,J=7.5 Hz,1H)、1.60(d,J=6.8 Hz,3H)、1.01~0.98(m,1H)、0.46~0.44(m,1H)、0.37~0.34(m,1H)、0.12~0.09(m,1H)、-0.01~-0.04(m,1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8、160.9、160.5、160.0、136.2、131.1、128.7、128.5、124.3、122.8、79.3、73.7、54.5、21.1、10.7、3.1、3.0;IR(KBr)v/cm-1:3 281(N-H)、1 666(C=O)、1 084(C-O-C);HRMS m/z:C18H22N3O3[M+H]+,计算值为328.166 1;实测值为328.165 9。

N-{2-[1-(3-甲基丁-2-烯-1-基)氧乙基]苯基}-4-甲氧基嘧啶-5-甲酰胺(5e):棕色固体,熔点51~52℃,产率57%;1H NMR(500 MHz,CDCl3)δ:10.69(s,1H)、9.34(s,1H)、8.89(s,1H)、8.52(d,J=8.2 Hz,1H)、7.35(t,J=7.4 Hz,1H)、7.15~7.09(m,2H)、5.29(t,J=7.1 Hz,1H)、4.59(q,J=6.8 Hz,1H)、4.18(s,3H)、3.91~3.81(m,2H)、1.65(s,3H)、1.56(d,J=6.9 Hz,3H)、1.48(s,3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8、160.8、160.5、160.0、137.4、136.2、131.2、128.7、128.5、124.3、123.0、120.6、114.8、78.5、65.0、54.4、25.7、21.2、17.8;IR(KBr)v/cm-1:3 296(N-H)、1 665(C=O)、1 084(C-O-C);HRMS m/z:C19H24N3O3[M+H]+,计算值为342.181 8;实测值为342.181 7。

N-[2-(1-乙氧乙基)苯基]-2-甲氧基嘧啶-4-甲酰胺(6a):灰白色固体,熔点99~100℃,产率56%;1H NMR(500 MHz,CDCl3)δ:11.47(s,1H)、8.80(d,J=4.8 Hz,1H)、8.63(d,J=8.1 Hz,1H)、7.84(d,J=4.8 Hz,1H)、7.36(t,J=8.6 Hz,1H)、7.16~7.09(m,2H)、4.60(q,J=6.8 Hz,1H)、4.17(s,3H)、3.47(q,J=7.1 Hz,2H)、1.59(d,J=6.8 Hz,3H)、1.21(t,J=7.0 Hz,3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3、162.1、160.7、159.3、135.9、131.2、128.6、124.4、121.6、112.3、79.6、64.5、55.7、21.5、15.4;IR(KBr)v/cm-1:3 292(N-H)、1 693(C=O)、1 108(C-O-C);HRMS m/z:C16H20N3O3[M+H]+,计算值为302.150 4;实测值为302.150 9。

N-[2-(1-丙氧乙基)苯基]-2-甲氧基嘧啶-4-甲酰胺(6b):灰白色固体,熔点66~67℃,产率60%;1H NMR(500 MHz,CDCl3)δ:11.42(s,1H)、8.80(d,J=4.7 Hz,1H)、8.63(dd,J=8.2,1.1 Hz,1H)、7.84(d,J=4.8 Hz,1H)、7.37 (t,J=8.6 Hz,1H)、7.17 ~7.10(m,2H)、4.59(q,J=6.8 Hz,1H)、4.16(s,3H)、3.35(t,J=8.0 Hz,2H)、1.63~1.58(m,5H)、0.85(t,J=7.4 Hz,3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2、162.2、160.7、159.3、135.9、131.2、128.6、128.6、124.4、121.6、112.3、79.7、71.0、55.6、22.9、21.4、10.5;IR(KBr)v/cm-1:3 301(N-H)、1 694(C=O)、1 105(C-O-C);HRMS m/z:[M+H]+C17H22N3O3,计算值为316.166 1;实测值为316.166 5。

N-[2-(1-丁氧乙基)苯基]-2-甲氧基嘧啶-4-甲酰胺(6c):棕色固体,熔点38~39℃,产率62%;1H NMR(500 MHz,CDCl3)δ 11.41(s,1H)、8.80(d,J=4.8 Hz,1H)、8.62(dd,J=8.2,1.1 Hz,1H)、7.84(d,J=4.8 Hz,1H)、7.37(t,J=8.6 Hz,1H)、7.17~7.09(m,2H)、4.58(q,J=6.8 Hz,1H)、4.16(s,3H)、3.40~3.37(m,2H)、1.60~1.54(m,5H)、1.33~1.29(m,2H)、0.83(t,J=7.4 Hz,3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2、162.1、160.7、159.3、135.9、131.2、128.6、128.6、124.4、121.6、112.3、79.8、69.1、55.6、31.9、21.4、19.3、13.8;IR(KBr)v/cm-1:3 290(N-H)、1 688(C=O)、1 095(C-O-C);HRMS m/z:C18H24N3O3[M+H]+,计算值为330.181 8;实测值为330.181 9。

N-[2-(1-环丙基甲氧乙基)苯基]-2-甲氧基嘧啶-4-甲酰胺(6d):灰白色固体,熔点80~81℃,产率65%;1H NMR(500 MHz,CDCl3)δ:11.58(s,1H)、8.80(d,J=4.7 Hz,1H)、8.64(d,J=8.1 Hz,1H)、7.83(d,J=4.8 Hz,1H)、7.36(t,J=8.6 Hz,1H)、7.15~7.10(m,2H)、4.63(q,J=6.8 Hz,1H)、4.21(s,3H)、3.30(dd,J=10.2,7.0 Hz,1H)、3.13(dd,J=10.2,7.0 Hz,1H)、1.61(d,J=6.8 Hz,3H)、1.08~0.94(m,1H)、0.52~0.45(m,1H)、0.38~0.33(m,1H)、0.13~0.10(m,1H)、-0.01~-0.02(m,1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3、162.2、160.7、159.2、135.9、130.9、128.7、128.6、124.3、121.5、112.2、79.5、73.6、55.7、21.6、10.7、3.3、3.1;IR(KBr)v/cm-1:3 290(N-H)、1 691(C=O)、1 104(C-O-C);HRMS m/z:C18H21N3O3Na[M+Na]+,计算值为350.147 5;实测值350.148 0。

N-{2-[1-(3-甲基丁-2-烯-1-基)氧乙基]苯基}-2-甲氧基嘧啶-4-甲酰胺(6e):棕色固体,熔点39~40℃,产率63%;1H NMR(500 MHz,CDCl3)δ:11.52(s,1H)、8.80(d,J=4.7 Hz,1H)、8.62(dd,J=8.3,1.1 Hz,1H)、7.83(d,J=4.7 Hz,1H)、7.37(t,J=8.4 Hz,1H)、7.16~7.10(m,2H)、5.34(t,J=7.1 Hz,1H)、4.63(q,J=6.8 Hz,1H)、4.14(s,3H)、3.97~3.87(m,2H)、1.66(s,3H)、1.57(d,J=6.8 Hz,3H)、1.48(s,3H);13C NMR(126 MHz,CDCl3)δ:165.6、162.2、160.7、159.2、137.4、135.9、131.1、128.7、128.6、124.4、121.6、120.6、112.2、78.8、65.3、55.6、25.6、21.6、17.8;IR(KBr)v/cm-1:3 269(N-H)、1 688(C=O)、1 090(C-O-C);HRMS m/z:C19H23N3O3Na[M+Na]+,计算值为364.163 2;实测值为364.165 1。

1.3 杀菌活性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杀菌活性[20]。选择3种植物病原菌,茄子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orum)、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作为测试菌。以商品化SDHI杀菌剂98%啶酰菌胺原药作为阳性对照。首先将目标化合物5、6和98%啶酰菌胺原药分别与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助剂及无菌水混合,球磨制得1%的水悬浮剂。药剂用水稀释并与熔融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混合,获得浓度为50 mg/L和100 mg/L含药培养基。然后将直径5 mm的菌饼移接在带药培养基上,并在(25±1)℃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每个处理3个重复。药后72 h测定药剂对菌落生长的抑制率,并根据式(1)计算抑制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波谱分析

通过1H NMR、13C NMR、IR和HRMS对目标化合物5和6进行了结构表征。例如在5a的1H NMR谱中,δ 10.67处的单峰属于酰胺键的NH质子,δ 9.35和8.89处的两个单峰分别对应于嘧啶环2,6-位质子;在7.08~8.54的3个峰归属于苯环的4个质子;δ 4.56处的四重峰为连接在苯环上的CH质子;δ 4.22处的单峰属于甲氧基上的质子,而δ 1.59处的双峰则是连在CH上的甲基氢。在5a的13C NMR谱中,δ 165.7处的峰对应于酰胺键的碳;在114.8~160.9范围内的10个峰属于嘧啶和苯环的碳;δ 79.3和64.2处的信号归属于醚键上的两个碳,而δ 54.5处的峰则是由于嘧啶环的甲氧基碳;在δ 21.0和15.3处观察到两个甲基碳的信号。在5a的红外光谱中,3 382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酰胺键的N-H,1 667 cm-1处的强吸收峰对应于C=O,1 088 cm-1处的强吸收峰属于醚键C-O-C。

2.2 杀菌活性

目标化合物对茄子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的离体杀菌活性见表1。在50 mg/L浓度下,化合物6b、6d和6e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50%,显示出一定的杀菌活性。当浓度为100 mg/mL时,化合物6b和6c对3种病原菌抑制率均大于60%,表现出中等活性;6c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最高抑制率为79.6%,5c、6c、6d和6e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4.5%、65.2%、73.5%和62.2%,6b对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71.8%。但它们的杀菌活性均低于啶酰菌胺。由表1可知,嘧啶环上甲氧基和酰胺键的位置对杀菌活性有较大影响,嘧啶环的2-位为甲氧基,4-位为酰胺键的化合物(6a~6e)通常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杀菌活性。

表1 目标化合物对3 种病原菌的抑制率

3 结论

本文采用生物等排及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设计合成了5个N-(2-(1-烃氧乙基)苯基)-4-甲氧基嘧啶-5-甲酰胺(5a~5e)和5个N-(2-(1-烃氧乙基)苯基)-2-甲氧基嘧啶-4-甲酰胺(6a~6e)。离体杀菌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在50 mg/L时对3种植物真菌表现出杀菌活性,当施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6c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79.6%,6d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是73.5%,6b对草莓灰霉病的抑制率是71.8%。该研究为探索新型结构的SDHI抑制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甲酰胺乙基嘧啶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武警医学(2018年10期)2018-11-06 07:04:34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14
硫酸锌电解液中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的测定
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的胺化处理及其在尼龙6中的阻燃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儿童产品中残留的甲酰胺
应用化工(2014年1期)2014-08-16 13:34:08
双[2-(5-硝基-2H-四唑基)-2,2-二硝乙基]硝胺的合成与量子化学计算
火炸药学报(2014年5期)2014-03-20 13:17:51
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哌啶-4-基)-3-氯-N-乙基苯甲酰胺的合成及表征
两种磺胺嘧啶锌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