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发贵
(江苏南京210000)
家训是亲代对子代的亲亲教诲,事关门风家道,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历史上的家训也可谓汗牛充栋。明清之际朱柏庐撰写的《治家格言》,可谓别具一格,声名卓著,堪称传统家乘文化的典范和精华。
一
朱柏庐(1627-1698),本名朱用纯,江苏昆山人,与徐枋、杨无咎称“吴中三高士”。其父朱集璜为明末诸生,清顺治二年(1645)参与抗击清军,坚守昆山城,城破,投河自尽。其时母亲有身孕,两个弟弟又尚幼小,弱冠之年的朱用纯,悲愤不已,为家人计,忍辱坚韧,自称“潜踪息影,甘自废败”;因感怀晋代王裒攀柏哀父之义,故自号曰“柏庐”。父亡而绝念功名,拒绝出仕清朝,康熙年间坚辞“博学鸿词”之荐,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乡饮大宾”。终生以教书、著书为业,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多种著述存世。
《治家格言》是一篇颇为传奇而特别的文字。说它传奇,是因为初刻时未署作者名,加之时人尊称之为“朱子”,于是径名为朱子格言,如著名的林则徐就称之为“朱夫子治家格言”。后在辗转翻录时,遂将此“朱夫子”与朱子(熹)相混淆,历史上有一段时间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一直袭名朱熹的《朱子家训》而称作《紫阳朱子家训》(朱熹别号紫阳)。这种误会,即使在今天还时而发生。
说它特别,一是因为它篇幅很短,总共524个字。虽然不能说它是最短的家训,但也肯定是很精炼的,如著名的《颜氏家训》就长过万言。二是因为它虽然篇章短小,但影响却巨大,传播甚广,清至民国年间,它是童蒙必读课本之一,还是整个社会关注的文字。清儒戴翊清形容说它“久传海内,妇孺皆知”;严可均则称“江淮以南皆悬之壁,称《朱子家训》,盖尊之若考亭(朱熹别号)焉”。史载禁烟英雄、清代名臣林则徐就爱读《治家格言》,并抄录其中的“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以自期自勉。三是它传播的载体丰富多样,除纸本外,还有刻石、木雕、书法帖本等等,史称“《治家格言》之流行,注者、书者不知凡几。”四是乾隆年间,鉴于其有益于修身齐家和世道人心,朝廷还下令将它译成了满文,成为跨语种的家训读本。五是其价值倍受推崇,如赞许它“语虽浅近,意却精深,与孔孟之书实无歧异,学者读而守之,亦可寡过”;还有形容它“可谓物理人情之朗鉴,昏衢黑夜之清灯”;甚至高度美誉它有与“六经、四书并存不朽”的意义。这些都生动说明了《治家格言》广受社会欢迎的情形。
二
《治家格言》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与其表达形式和风格密切相关。格言全篇以骈文体写作,句式和字数相偶,声韵相押,平仄对仗,似如对联,读来朗朗上口。如“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又如:“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再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上句与下句之间,字数相等,语气相似,韵脚相契,读来流畅而铿锵,娓娓而抑扬。
其次,《治家格言》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通篇讲的都是柴米油盐、人情世故,关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着显著的人间性。难怪前人说它“道家常,说闲话,明白浅显,委曲详尽,妇人孺子易晓”。
它从居家日常的清早开门讲起,一一叙及检点家中平安,如何待客,如何家人相处,如何婚姻有礼,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勤俭理财,如何修身养性,如何读书进取,最后道及“国课早完”,圆满履行人在家庭里的“亲亲”义务和家庭外的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是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而且突出田地要精耕,家园也要用心打理。又如:“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是讲明生活应节俭,待客重在真诚有礼而不在于浮华排场,朴素简约是正道。又如:“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妇求淑女,毋计厚奁。”这是鲜明的拒绝财婚,重视婚姻乃结两姓之好的人伦本质,也是让婚姻回归礼乐文明的本义。再如:“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这是作者宣示的一种平常生活伦理,它鲜明地反对嫌贫爱富,强调看待财富应有一颗平常心,更是主张见利思义,暗示应注重财富背后的人的价值。总之,诸如此类的待人接物,家长里短,善恶辨识,《治家格言》均如老友谈心一样细致入微。
镇江新区姚桥镇儒里村朱氏宗祠(吴倩 提供)
再次,《治家格言》中有不少名论,言近旨远,过目难忘。家训虽多为亲亲之教,以浅显文字,说明白事理,以易知易行。但历史上不少家训,因作者本人的学养深厚,悟出生活真谛,揭示人生真理,留下很多警句谠论。如东汉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的“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又如北宋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的“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治家格言》虽“道家常”,但却深揭人生哲理,切中生活肯綮,篇中有许多令人回味的名言。
如“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前半句讲的是慎终追远,要求始终牢记先人的恩德,在怀念与追忆中明白生生不息的道理,以及赓续前人的光荣和功绩的使命与责任。这也是儒家非常重视的孝道,《论语·学而》篇就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说法。后半句则强调读书的绝对性,不论是智还是愚,读书都是无条件的,而且要读经典,即“经书”。这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耕读传家的深厚文化传统。
又如“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这是讲的修身和齐家的道理。“乖僻自是,悔误必多”揭示人生必守大道常理,不能壅蔽自是,更不应固步自封,超越一己之小天地,扬弃唯我之中心,而应知礼合众,有情有义,在融入社会中更好地实现自己,从而少挂碍,少悔误,多愉悦。“颓惰自甘,家道难成”,则是揭明勤勉兴家的道理,家道中兴在人为,古人讲“自作孽,不可活”,如果颓败懒惰,自甘沉沦,自己都无可救药,更遑论齐家兴业了。这一观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积极和有启迪意义的。又如“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句话道出了道德实践的一个真谛。根据儒家的看法,行善是人的内在需要,用孔子的话说是“为己”,即自己成就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为人”,即表演性的、做给别人看的。如果做好事是为博取关注,那实质上是将行善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内含着功利的目的,夹杂着私念物欲,不仅不纯粹,更谈不上道德了。因此,真善本身就是目的,是不需要“人见”的。而常理上做坏事是怕人知的,因为会受到谴责或惩罚,故所为之恶越大,则恐惧越深,则越会想方设法来遮掩。这类经验常谈,道出人生道理,显示出朱柏庐对世情的洞悉。
又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文字极浅明,所及虽然都是谈的物,或谷物、或丝麻,但其间却流露出一种普遍而超越的爱物之心与感恩之情,既是珍惜物力,更是敬重人力,尤其是礼敬劳动者;显示出一种民胞物与、和天地同怀的高尚境界。又如“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句话广受古往今来读书人青睐和追捧,很多名流或抄书,或诵吟。语虽白话,意却庄重深切,鲜明地以“圣贤”超越“科第”,以“君国”超越“身家”,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深深的“内圣外王”情结,即学者治学,非关一己外在功名,而应是明理“成人”,在于“如舜而已”的成贤慕圣;读书做官非求一己利禄,非意在飞黄腾达,而应心系天下安危。其根本旨意,诚如孟子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显然,这句话揭示出了古代士人取舍进退之际,安身立命的根本问题,自然备受关切。
由上可见,《治家格言》的生动易读,亲切日常,以及直指人生与世情真谛的警句名论,使其成为不同凡响的通俗读本,其海内流布,且常见“悬之壁”,自是理有当然。
三
《治家格言》深受欢迎,还在于它富含思想性,宣扬敦厚家风,仁道精神,质朴风气和低调谦让的理念,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情怀。
首先,注重“家门和顺”,以亲情涵润家风。“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文中“和顺”,就是强调家的温馨亲情。在朱柏庐看来,家中固有伦理秩序之分,大小长幼之别,但必然是“恩掩义”,即首重“亲亲”之情,和睦敦厚,是治家的根本,而刻薄寡恩,是败家的要因:“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辞严法肃。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所谓“刻薄成家,理无久享”揭示了家的生命在于亲亲之和,而亲情的消失必然导致家的消亡。
其次,倡导仁爱,主张对人对事多怀恻隐之心。“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语气谆谆,而语意则是视人如己的仁义。格言中还特别强调要善待社会底层的穷苦之人。“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这是要求对拼体力、洒汗水的劳作者,应多体恤同情,不能欺负他们,让他们吃亏;而对穷苦的乡邻,则应以同理心温情相待,时加赒济。朱柏庐认为,这些都是积德的仁爱之举和仁爱之心,“积德亦随在可为,不必有待。假如人见蚁子入水、飞虫投网,便可救之。此救之之心,不待人教之也。又如人见乞人哀叫,辄与之钱,或与之残羹剩饭。此与之之心,亦不待人教之也。即此便是德,即此日渐做去,便是积……如隐人之过,成人之善;又如启蛰不杀,方长不折。步步是德,步步可积。”(朱柏庐《劝言·积德》)显然,《治家格言》融入了传统儒家的仁爱精神,并将其细化到居家日常生活中。
其三,于勤俭叙述得细致而生动。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起得早,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条,字里行间透现出一种打拼的勤奋气象,一种要靠自身努力来创造生活的向上精神,像“居身务期质朴,训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则更为直白地表达了这一点。重勤则必重俭,在俭朴方面,格言更是着意强调。如“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这是要求平时居家节制而理性的生活,人情往来重情义而不是图浮华,其内在的精神还是崇尚质朴。前面作为名言引述过的“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具体而形象地显示了对生活应抱有的感恩之心,突出地表达了珍惜和爱护资源的觉悟,这是一种很高的俭朴境界。
最后,崇尚低调谦让。在待人接物方面,《治家格言》主张低调谦抑,力行忠恕之道,退己尊人。“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这是要求与人交往时,超越自我中心,尊重他人,关切他人的感受;遇事时,更应理性三思,谦退礼让,“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可能一生颠沛流离、颇遭险难的经历,使得朱柏庐小心处世,力戒家人傲物肆志,并着意宣扬传统文化中“德莫若让”的理念,努力培育谦谦家风,形成克让温良的气象。这种家风和气象,浃洽于忠厚传家久的古训,自然易获民众的认同与接受。
中国古代灿若繁星的家训中,《治家格言》别有其亮丽之处。前人喻之为“与六经、四书并存不朽”,虽不无过誉,但它“语平易而切至”,好读而好懂,怡情而润心,却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