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的课程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2023-08-29 09:33杜斐烨吕江林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9期
关键词:阶段教学学生

黄 哲 ,杜斐烨,吕江林

(1.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3;2.浙中金融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13;3.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引言

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在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民与农民、农民与乡村干部、农民与农村金融机构及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间的社会互动模式正在发生快速变革[1-2]。对乡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乡土中国”转型的宏伟进程,而且有利于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为乡村脱贫、产业规划和普惠金融等提供支持。

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内较早、较系统地将社会调查科研项目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高校。例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组织大量师生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以家庭为单位的金融微观层次信息,该数据集在财经研究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3-4];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是在校学生广泛参与的、以研究“三农”问题为特色的大型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课程项目,其育人目标是“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调查涵盖全国近万个农村家庭,通过十余年的连续运行,实践项目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产生了众多优质的科研成果[5]。

基于调查访谈和研究人员参与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千村调查”和“浙中调查”)的实际经验,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型乡村社会调查项目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讨新时代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育人目标,探索课程构建与教学创新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和方案。

二、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的育人目标

将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作为一门通识类课程,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参与,可以促进科研、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具体来说,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应实现价值观、能力、素质等育人目标。

(一)价值观目标:培育了解乡村现实、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新农”人才。但是,一方面,我国现有的财经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服务工业和城市的专门人才,导致高校师生对当代中国农村问题缺乏理论储备。另一方面,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财经类高校位于城市内和城市近郊,导致高校师生对当代中国农村缺乏了解。

社会调查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属性,其中,人文性属性要求学生明确自己参与社会调查的意义,并通过参与项目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这个过程也是立德树人的过程。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财经类高校让学生参与大型乡村社会调查项目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中国农村的变化,培养学生了解乡土、热爱乡土、服务乡土的价值观。这也是时代赋予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

(二)能力目标:掌握科学研究、数据分析的方法

社会调查和数理统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财经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在国外一些高校中,社会调查实践课程被看作是人文通识类课程,被纳入到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但在国内许多高校的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培养计划中,社会调查仅被认为是社会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导致其他专业的学生缺乏系统化的社会调查实践训练。即使是开设了此类课程的高校,也只是简单地将社会调查研究项目等同于社会实践,只要求学生搜集问卷或在农村从事社会服务,而不重视从选题、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到科研报告写作的教学。

财经类高校开展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掌握在中国乡村应用社会调查分析和统计工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学术素养。

(三)素质目标:通过项目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性是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创造性的塑造,离不开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育[6-8]。美国希拉姆学院最早提出了“新文科”的教育理念。2017年开始,该校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对29 个专业进行重组,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01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文,指出“新文科”教育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促进多学科深入融合,从以学科为导向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强调开展项目化学习。通过“干中学”,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亲临农村一线,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的课程体系

结合PBL 教学理念,梳理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路径,可将课程建构分解为PBL“四阶段”(表1)。

表1 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的PBL“四阶段”课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强调项目化的教学主题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实践。在准备阶段,教师应根据PBL 教学理念,安排专门课时要求学生完成文献研究、理论解释与概念澄清、主题确定等方面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研究主题,要求学生参与问卷的设计工作(图1)。

图1 以“农户金融参与”为例的项目化教学主题设计

(二)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是调查方案的实施阶段。在调查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参与预调查和问卷定稿工作。同时,贯彻在准备阶段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确定的方法和手段,以调研小组的方式进入指定乡村开展问卷收集工作,并将数据录入汇总。

(三)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要求学生利用暑期全面梳理调查资料,并以各小组的研究主题为核心,对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该阶段除了考查学生的资料整理能力、统计软件应用能力外,还考查学生应用所得数据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四)汇报阶段

汇报阶段是小组研究成果的呈现和转化阶段。在此阶段,要求学生基于乡村研究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将统计数据与回归结果以文字、图表的形式进行汇报呈现。研究报告将对接学生的毕业论文、科研作品和竞赛等成果转化。该阶段考查学生的归纳演绎与表达能力。

四、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的教学实施要点

(一)强调小组化教学,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传统的社会调查理论教学主要考查学生个人的学习情况,而让学生参与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考查的是科研小组的成果,需要所有成员通力协作,因此,也考查了组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与组长的领导能力。在调查实践中,教师担任了“小组导师”的角色,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和全项目的进度把控工作以外,还要将整个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切块”成学生小组力所能及的中小型项目,并负责小组间的沟通协调,及时化解组内矛盾,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

(二)掌握学术文献阅读与整理的入门方法

文献的阅读与整理是理解乡村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受限于高校学生的经历和视野,在文献梳理之前,学生小组提出的研究主题显然缺乏深度和意义,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如盲目将城市面临的问题(如共享单车问题、网络社交问题、房价问题)等同于农村存在的问题。因此,在项目开始前一个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方法入门的集中授课,讲授文献的检索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期刊的订阅推送功能,学会使用NoteExpress 等软件对文献进行阅后整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应要求其阅读一定量的外文文献。

(三)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控水平

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中有大量要求学生自主完成的任务,这对高校教师过程监督和质量控制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应采用实践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小组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过程表现,按照“四阶段”设计将实践记录表的评分划分为“子项目评分表”,对每个小组的调研实行过程管理,同时,每个“子项目评分表”中的记分项应做到尽可能细化和不留遗漏。

(四)保证项目的资金和人力支持

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适合作为高校的年度重点项目来推进。具体来说,应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如发展规划处)负责基金立项并统筹,下达关键指标,并将任务分解至各学院、系部和学生处。学校主管部门要制定量化指标,将项目的完成情况纳入学院、系部和学生工作的年度考核,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各部门协作完成项目的积极性,强化项目的宣传工作,打造高校品牌项目,通过持续的实际成果产出形成区域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意识到参与其中所能获得的收获,进而提升师生的参与热情。

(五)重视“科研+ 竞赛”体系的成果转化

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完成后,其积累的原始数据和调研报告可以作为成果转化的重要来源。研究团队可以按年度编撰书籍或发表论文,形成调查研究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供各级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学生团队可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小组调查报告转化为毕业论文,或参加“挑战杯”、乡村振兴大赛等各项赛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其产生内驱力,使其更愿意认识和了解乡村,更愿意投入到乡村社会调查实践项目中。

五、结束语

1951年,上海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前身)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曾对广大师生呼吁:“跑出学校到实际工作中再学习。”中国的农村是财经类高校天然的实验室,是财经专业学生熟悉当代社会、了解中国国情最好的课堂,也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基地。财经专业学生通过大型乡村社会调查实践读懂乡土中国,有助于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责任感,进而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乡共同富裕建设。

猜你喜欢
阶段教学学生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