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3-08-29 03:18纪建悦赵娜娜
关键词:政体专业课程素质

纪建悦,赵娜娜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100)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各类课程都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能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建设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需要系统梳理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蕴含大量思政元素。如何系统挖掘经济类专业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针对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思政体系自身构建问题。部分学者针对某一特定专业或课程从课程思政目标、实施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构建了课程思政体系[2-5]。也有部分学者从总体上针对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阻碍、意义、原则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6-8]。二是研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构建问题。学者主要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现有问题和建设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9-11]。目前来看,对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问题的相关研究较少。黄素心和屠淑莹提出初步构建经济类课程思政体系,但没有进行详细研究[12]。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问题,以期为经济类专业落实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一、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原则

(一)以培养学生思想品格为最终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将思政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因此,构建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要以实现思政教育目标为中心,各类课程都要将其纳入课程教学目标。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和思想符合国家、社会、职业和个人发展需求。一方面,政治性是思政教育的根本属性。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求,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高校的思政教育要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协助学生自由发展,实现个人价值。所以,教育的另一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思想品格。因此,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要以促进学生形成符合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的思想品格为最终目标。

(二)以发展学生四类素质为具体要求

为保证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的有效推进,培养学生思想品格这一最终目标需要被具体化,以促使思政教育目标融入到各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中。《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以国家、社会、职业和个人发展等多方面需求为指引,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治素质、职业素质和个人素质等多类素质,以满足时代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可被视为培养学生思想品格的具象化要求。学生的道德法治素质能规范学生的社会行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职业素质能规范学生的职业观,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职业需求相结合,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要求。个人素质对学生个人发展至关重要,是学生思想品格整体提升的重要动力,是思政教育中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培养这四类素质可满足国家、社会、职业和个人发展需求,使学生确立符合国家、社会、职业、个人发展需求的思想与行为准则,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品格。

1.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与政治素质,指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与品质。《经济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思想政治素质是评判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同时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首要目标。将学生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来源,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中应思考的重中之重。而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建设者根基性的素质能力。因此,要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等方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归属感,并按照组织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高校要使学生具备政治认同感,对党和国家表现出认同与忠诚。政治认同的认知对象主要包括政策制度、执政党和政府、意识形态等[13]。学生只有在具备政治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但许多经济学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往往以求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问题为目的,因此不可避免地隐含着西方价值观念。但西方经济学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作用仍不可忽视,在经济学专业课程中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东西方价值观念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展贡献力量。(2)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一脉相承,是指个体对祖国具有情感认同、并愿意奋力维护国家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味着要在民族认同感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为国家发展而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使其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经世济民、强国富民”是对经济学专业人才思想境界的最高要求,作为经世济民之学,我国经济学植根于我国经济文化沃土,它主张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融入个人抱负,家国情怀深嵌其本质核心中。(3)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反映时代发展方向,契合社会进步方向,是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学习并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时代发展促使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只有将时代精神教育融于专业教育体系中,才能培养出不断开拓创新的专业人才。

2.道德法治素质。道德法治素质是指人们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法治意识等的有机结合。国家标准要求经济学专业学生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这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具备道德法治素质的学生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调整社会关系,保持道德行为,这关系到国家和社会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素质对形成正确思想品格至关重要。因此,构建课程思政体系要以道德法治素质为重要要求,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法治意识、传统美德等方面入手。

(1)社会责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主张是学生道德法治素质提升的重要表现。将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作为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重要目标,有助于提升学生道德法治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思想观念。因此,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树立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为重要要求。(2)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指人们认可、遵守、服从法律法规。德法兼修是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法律能帮助市场发挥资源分配的决定性作用、保证政府宏观调控发挥效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14],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法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包含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求,意图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因此,法治观念是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重要目标。经济类专业人才需要形成法律至上的思想观念,以法治意识为行为约束,规范自身的社会行为。(3)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并能不断传承发展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每个个体对美德的遵守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尤其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产生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为确保学生不受西方价值理念侵蚀,应借由课程思政理念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因此,使学生学习、传承传统美德是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重要目标。

3.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与从事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品质和能力。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质是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国家标准同样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持续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专业素质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其具备经济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是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从职业需求角度来看,经济类专业人才需具备相应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根据冰山模型,个人的特质等隐性素质对个人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尤其是对培养学生思想品格、满足职业和个人需求至关重要,是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重要指引。

(1)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指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奋斗目标。经济类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相关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还需要确立积极的职业理想。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密切相关,同时受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治素质水平的影响。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能促使学生形成个人需求与国家、社会需求相融合的职业理想。因此,学生职业理想的培养应与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治素质等素质的培养协同推进、共同发展。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要将职业理想作为重要依据和目标。(2)职业精神。职业精神是指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品质。虽经济学部分理论知识带有“自利”意味(如经济人假设),但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内在品质养成,培养目标中仍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为素质要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等职业品质在经济学专业中皆有体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有助于满足社会中经济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3)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经济类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输送到社会各经济专业岗位中,还要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科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包含求真、实证内涵的科学精神。经济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科学精神,高校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以满足未来科研工作需求,这是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重要目标。

4.个人素质。这里提及的个人素质主要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的情感控制能力、意志调控能力等基本品质。从个人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说,个人素质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性格和行为,决定了学生能否实现个人价值。经济类专业教学需要为社会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而前文所提及的素质都需在个人素质形成的基础上养成。因此,培养个人素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要重视学生自信心、自我管理能力和人文精神等的提升。

(1)自信心。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实力有正确认知、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意味着对自身能力的认可。拥有自信心的学生能从容应对挑战,把握机会,更能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承担起建设祖国的使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落实高校人才培养计划。(2)自我管理。自我管理要求学生能自我控制,对自身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进行管理[15]。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能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发展自我,有助于个人长远发展,也能更快适应时代变化,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高校要从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将其作为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重要目标。(3)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肯定并维护人的价值、尊严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人文精神也指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人文精神的提升是推动个人素质提高的重要力量。具备人文精神的学生更可能追求自由、全面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符合经济类专业教学要求,是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重要目标。

(三)以三类课程为基本载体

作为育人基地,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是课程思政的载体,需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育人合力,实现价值观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协调统一。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包含思政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思政教育的直接渠道,其他三类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作用相比,德育功能在这三类课程中是相对隐性的功能,在不同课程中的最大发挥限度也有所不同。同时,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教学特点和育人目标,蕴含的思政元素也不尽相同。因此课程思政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要依据思政教育目标设计并搭建,以促使学生形成适应时代和个人发展需求的思想品格为最终目的。这是各类课程的共同教育出发点,但不同课程会因其知识结构以及德育功能强弱程度的不同而具备侧重点不同的课程目标。各门课程需依据思政教育目标,将思政要求融入教学目标,分析、总结、归纳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与人才培养素质要求相对应,加强不同课程间的育人合力,搭建共同的思政资源库,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见图1。

图1 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

二、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具体过程

思政课程是推进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各类课程充分发挥自身德育功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主体不同,但发挥着协同育人作用[16]。因此,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中只包含通识课、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与其他三类课程相互沟通,搭建共同的思政资源平台,充分挖掘其他三类课程育人功能,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调统一。

(一)通识课

1.教学目标。通识课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识课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基础性是指通识课所讲授的知识不能过度深化。通识课具有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且学生不具备相关知识体系,因此需通过基础知识讲授使学生了解多领域知识,培养全方面素质。综合性是指通识课追求除职业素质外的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17]。通识课重视人格培养、全面发展,非功利教育的改革方向有助于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减弱个人主义倾向。因此,通识课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道德法治素质。

2.教学内容与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识课程体系涉及课程较多,教学内容要求基础性和入门性,这类课程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思想品格和综合素质。但通识课程体系较为庞大,内部差别较大,需要针对具体课程内容提炼思政元素,根据不同课程的背景特征、知识领域、相关行业确定其课程思政基础,提炼形成思政资源库,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融入课程教学,确保理论知识与思政要素的紧密结合。教师应尽量避免学生在主观上对通识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避免功利主义思维。

(二)专业课程

1.教学目标。经济类专业人才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国家经济状况,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力量。各门专业课程须共同完成这一目标。专业课程具备专业性和连贯性。经济类专业课程的专业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经济类专业包含了多个细化专业,各专业须培养学生特定专业方向的职业素质。但各专业都需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成为满足国家、社会需求的经济类专业人才。连贯性是指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不同专业课程间联系紧密,共同促成专业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专业课程更偏向于培育学生的职业素质。但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治素质也是重点培养要求。

2.教学内容与蕴含的思政元素。专业课程体系包含课程较多,不同课程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未来职业方向侧重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比如在经济法课程中,不同专业须侧重未来行业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要找到思政教育的切入点,运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融入专业教学。

(三)实践类课程

1.教学目标。经济类专业实践类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具备专业性、综合性。实践类课程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综合考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使学生真实体验行业现状,提升学生的多方面素质能力。实践类课程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真实体验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激励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实践类课程帮助学生融入社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素质。

2.教学内容与蕴含的思政元素。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包含了专业实训、专业实习、专业实践等内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要求实践课程也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转换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能力。在实训实践类课程中,教师可在讲解过程中将案例分析等方法融入职业教育、道德行为等元素。在专业实习中,高校应安排学生在具有优秀企业精神的公司实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优秀职业素质和职业理想。

基于以上分析,课程思政体系中这三类课程皆能支撑学生四类素质的培养过程,但保障程度不同。三类课程通过实施思政教育对四类素质的保障程度对比如表1。

表1 三类课程对四类素质的保障程度

三、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应注意问题

(一)依据不同课程特点挖掘思政元素

各类课程具备不同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因此需要根据实施挖掘思政元素。思政理论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最直接渠道,不需要刻意挖掘思政要素,但可作为其他课程推进思政教育的参考,四类课程可协同一致,共同搭建思政平台,能有效避免单纯的理论讲授和重复教学。而其他三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程,如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融合讲授思政要素。要解决这一问题,各门课程教师就要结合课程背景,梳理课程知识理论,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合理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格。在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结合课程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形式,通过增加思政案例等方式,让思政教育贯穿教学过程。

(二)发挥各类课程优势,协同配合达成目标

课程思政的推进不能仅考虑具体课程如何融合思政内容,更要重视经济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整体的构建。如何在具体课堂中开展思政教学固然重要,但要保障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提升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不同课程就不能分割独立,而应从总体上考虑所有课程如何协同达成思政教育目标。高校和学院要从整体上调整把控课程思政体系,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治素质、职业素质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保障程度不同,各类课程应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政教育中的优势,有目的、有重点地在课程知识理论中融入思政元素,共同构建经济类专业思政元素库。不同课程教师也要经常沟通联系,讨论思政教学进度,保证不同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能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政教育。各类课程需加强配合、共同协调,从整体上将思政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保证协调达成专业教育目标和思政教育目标。

(三)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匹配思政教育要求

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责任者,也是直接行动主体。教师不能仅传授学生课本知识,更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品格。这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更是思政教育对全体教师的要求。首先,全体教师应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政教学能力,将思政知识理论融入知识体系中,保障思政教育的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相对更高,高校和学院可开展讲座进行经验分享,提升其他课程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同时,相关课程教师可通过举行研讨会等形式商讨思政元素挖掘问题,形成更完善的思政元素库,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学习更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教师通过和相关课程教师的经验分享,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自身缺点。其次,教师应提升教学能力和手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经过多年的思政理论学习,部分学生可能对思政学习存在厌烦心理,教师如果只把重点放在挖掘思政元素、讲授思政理论上,不关注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则易导致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再加上思政课教学内容经常重复、通识课课时少内容多、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需要融合等问题,教师需要增强教学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果。

猜你喜欢
政体专业课程素质
“使重臣治其事”——元至清初云南边政体制嬗变与边疆治理研究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一个新的政体模式:半总统制政府
科学的政体和启蒙的进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