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职业道德与法治是对中职生开展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增强中职生职业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必修思政课程。重视职业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性,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职业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以及亲和力、针对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
一、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继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路径。
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对于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强化实践教学,使教学由以往重视知识传授、理论教育的过程,深化为能力提升、价值认同和信仰坚定的过程,在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过程中,涵养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知、信、行相统一。
二、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需要拓展教学形式,围绕课程重难点、时事热点、学生专业特点等进行精心设计,在课程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教学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切实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1.课堂实践教学
教学课堂实践具有容易组织、经费开支少等突出优点,是思政课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主要载体。教学课堂实践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教学实践,是实施并推进其他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是直接关系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让理论教学活起来,动起来。教学课堂实践主要形式有角色扮演、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演讲辩论、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提升校内实践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与活动形式是关键。教师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针对传统课堂学生主体性不强、被动思考、被动学习等不足,在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迸发智慧火花。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法学法要综合使用;案例教学法、任務驱动法等注重“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要经常采用;APP、虚拟现实等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要灵活运用;COSPLAY、观看电影、模拟面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要巧妙应用。如在学习第三单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中,关于职业礼仪的学习过程就可注重着眼于“探究与演练”活动,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对应行业的职业礼仪要求,通过职场礼仪演练的互动形式,有侧重地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学习礼仪、领会职场礼仪的作用,感受职场礼仪之美,有意识地养成职场礼仪行为习惯。
2.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是教学课堂实践的直接延伸,是思政课理论学习的拓展和深化。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团实践活动等是常见的校园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资源,将思政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贯穿于各种校园实践活动中,有利于助推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道德情操,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校园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有主题讲座、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视频制作比赛、手抄报比赛、红歌表演比赛、观影活动等。比如在第二单元“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第三单元“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如何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如何向道德楷模看齐”等议题,或根据特定的主题和教学需求,邀请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道德榜样、最美人物、广州好人、优秀志愿者、优秀毕业生等代表性人物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嘉宾访谈等活动。校园实践教学还可以通过读书会、辩论赛、校园调查、专题报告等形式,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各方面所遇到的困惑,不断增强中职思政课程的针对性、时效性、感召力和说服力。
3.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教学是教师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中职思政课特有的实践元素,充分利用本地独特的区位、历史资源、文化资源和建设成就等,有计划地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或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等富有教育意义的地点开展的拓展性实践活动。这是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最为生动的活动形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更能体现实践教学的主旨,更能促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时互补。它包括了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旁听审判、人物访谈等形式。
如对标新课程标准,在学习第四单元“全面依法治国”时,可围绕“法治如何让生活更好”“为什么说全民守法是法治基础”等议题,组织学生到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广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全国首个乡村宪法馆——西塘宪法馆、广州市禁毒教育馆、广东省十佳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荔湾湖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等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直观感受法治理念的熏陶与教育,感受法治、文明、平安建设就在身边,与自己息息相关。
例如,在组织第五单元“维护宪法尊严”和第六单元“遵循法律规范”的教学中,可利用“3.8”妇女权益保障、“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日、人民调解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契机,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上组织的法治文化活动,感受法治文化氛围,共享法治文化成果,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海珠区人民法院等开展的法院开放日、法庭开放日,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庄严与神圣,从而增强法律意识,自觉依法律己。
4.网络实践教学
切实发挥中职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就要不断丰富思政课程的内容、途径、载体,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順应时代变革,主动开展关于新媒体、新技术、信息化的课堂革命,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以及网络云课堂的互联互动,扩大思政课程的辐射面,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既要开展对网络虚拟空间的实践教学,又要推动应用网络技术的实践教学,让网络实践教学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力促思政课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环境。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一方面要做到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并重,深入挖掘网络教学中的实践资源,如网络热词、网络直播、网络事件、互联网立法等,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类APP、网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将网络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群体,抢占网络阵地,增强线上线下的整体联动,对中职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第六单元“遵循法律规范”的教学中,围绕“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如何自觉预防犯罪”“如何依法维权”等议题活动,组织学生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上开展测评,在“广州普法”小程序参与游戏互动,乘坐广州普法专车游览全国首个网上法治公园,在“学习强国”“法治中国”平台的“普法课堂”专栏开展沉浸式学习体验等。
三、积极构建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育人理念为社会各界所推崇,深化实践教学正是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发力点和突破点。为避免出现游山玩水型、准备不足型、牵强附会型、名不符其实型等思政课实践教学不良现象,针对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体系尚未健全、考核评价欠科学、长效运行机制待构建等问题,中职思政教师应从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视角出发,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规范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统一,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合理设计和安排实践教学,切实优化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路径,努力实现三个融通:一是思政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二是思政课程的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融通,三是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融通。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切实提高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法治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就要积极开展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如关注实践教学结构的深度耦合,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持之以恒地推进实践教学发展的深度变革,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围绕实践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以及反思等环节构建富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实际行动推进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模式的长效建构。
实践教学可以把枯燥的职业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和新时代中国这本鲜活的故事书有效结合在一起,把广袤的中华大地化作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好教材。相信会有更多处于“拔节孕穗期”的中职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筑牢成长的法治之基,成为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