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构建技术范式、动态能力与创新战略的理论模型,探究技术范式、微信动态能力与“微创新”战略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微信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分别是创立阶段、追赶阶段、赶超阶段、平台化创新阶段、国际扩张拓展阶段和移动帝国形成阶段,跨界搜索、技术识别、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及专注积累则是微信“微创新”的主要动态能力。其中,跨界搜索和技术识别是“微创新”的前提;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是“微创新”的必备条件;专注积累是微信“微创新”成功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技术范式;动态能力;创新战略;动力机制;微信动态能力
本文索引:柳青.基于微信“微创新”模式动态能力与创新战略的动力机制研究[J].中国商论,2023(16):-140.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8(b)--04
动态能力是指一个企业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可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在研究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一个企业的动态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企业如何成功实施创新战略?技术范式、动态能力与创新战略之间存在怎样的动力机制?这些问题亟待分析。为此,本文构建技术范式、动态能力与创新战略的理论模型,以微信为例,分析微信在发展过程中,新的技术范式、动态能力与“微创新”战略的内在机制。
1 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动态能力与创新战略的理论框架
在技术范式视角下,技术的更新换代是非连续的、突变的、动态的、难以预测的。在此情景下,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都是不确定的,可以说,技术范式是众多企业学习的窗口,动态能力则是利用技术范式帮助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工具。企业可以利用动态能力实施创新活动,快速搜索和识别新技术,不断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重组,合理配置现有资源,使企业能够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应实时关注外界环境,不断改善产品技术,实施创新战略并占领市场。
Borch,O. J. & Madsen,E. L.(2007)提出,企业实施创新战略的动态能力主要包括资源整合配置能力、资源获取能力、信息网络能力及战略结盟能力,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在技术转变过程中,企业现有的技术资源已无法满足新技术的需要,必须寻找新的资源来适应新的技术范式。新的技术范式与原有的技术范式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影响到新技术的利用效率。此时,动态能力创新有利于缓和新技术与原有技術的不一致性,利用动态能力调整技术范式,最终实现企业的创新战略。需要注意的是,技术范式转变并不是技术的持续改进,而是一系列解决技术问题的动态思维方式与系统体系,需要从企业的组织、管理、服务等方面着手,全面调整和实施企业的动态能力。为此,本文构造了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动态能力对创新战略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范式、动态能力与创新战略的理论框架
由图1可知,动态能力是技术范式转变中企业的特有属性,能够帮助企业创造新的技术机会,并帮助企业实施创新战略。该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四条路径:一是技术范式作为外部环境的代理变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二是动态能力作为一阶变量,支撑了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创新战略的实施;三是技术范式作为控制变量,调节了动态能力对创新战略的作用;四是技术范式转变能够促进企业的动态能力演变,进而提高动态能力对创新战略的作用效率。为了具体探究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与创新战略的动力机制,本文以微信为例,探究微信“微创新”的发展历程,分析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微信“微创新”的动态能力与创新战略的动力机制。
2 微信“微创新”模式分析
2.1 微信简介
微信是腾讯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通信服务应用程序。2013年底,微信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移动即时通信软件。截止到2015年4月,微信已覆盖我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高达5.49亿,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也达到了4亿。截止到2021年,微信活跃用户约为12.7亿。
2.2 微信“微创新”发展阶段
随着微信“微创新”战略的实施,微信已从单一的工具发展为一个综合性的平台。目前,微信已成为大部分智能手机必备的应用程序。微信实施“微创新”战略以来,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分别是创立阶段、追赶阶段、赶超阶段、平台化创新阶段、国际扩张拓展阶段和移动帝国形成阶段。
2.2.1 创立阶段
微信是腾讯QQ邮箱于2010年11月18日启动的一个兴趣项目,最初的核心思路是“能发图片的免费信息”,微信第一个版本并未受到市场的关注,微信团队仅能通过有限的反馈信息来优化微信程序。作为腾讯的内部产品,微信可通过QQ号码进行登录,并接收QQ离线消息和QQ邮件,还可通过QQ好友来查找微信好友。在此阶段,虽然在内部资源与用户体验等方面处于弱势,但是其功能优势让微信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并获得了快速发展。
2.2.2 追赶阶段
微信团队利用宝贵的反馈建议对微信产品进行优化,不断实施“微创新”技术追赶,洞察用户需求,实实在在满足用户需求。在微信技术追赶阶段,微信通过“查找附近的人”将不认识的人圈到了一起,建立了“强弱关系链”,突破了QQ的用户边界,切实方便用户生活。为不认识的人提供关系网络,既满足了微信用户的交友需求,又给微信带来了用户增长。
2.2.3 赶超阶段
微信3.0版本推出“摇一摇”功能,借助手机晃动来匹配同时晃动的手机,形成动态的随机社交关系。微信3.5版本又增加了“扫一扫”二维码功能,通过扫码用户可拓展微信好友,这两个功能让微信成功实现赶超。但这两个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效仿了国外的相关技术,因此微信仍需实施“微创新”战略,不断向国际市场迈步。
2.2.4 平台化创新阶段
为了优化微信产品功能,微信团队构建了一个将文字、图片、音乐、链接、视频等内容流转的板块,该板块既巧妙又好玩,加速了“朋友圈”的推广,拉大了微信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微信朋友圈分享成为众多移动用户寻找好玩的关键入口,“朋友圈”功能及相关平台的推广,使微信成功完成平台化“微创新”。
2.2.5 国际扩张拓展阶段
微信4.0版本、4.5版本推出了語音、视频、公众号、信息订阅、微信网页版等高质量的创新服务,让电信、移动等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此外,微信还拓展语言功能,目前微信共支持19种语言,为微信向国际市场扩张提供了基础。目前,微信在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在海外的用户已接近1个亿,与Whats APP、Kakao talk和Line并列为全球四大即时通信手机应用程序。
2.2.6 移动帝国形成阶段
在微信5.0版本推出后,微信团队围绕商业化不断进行创新,增加了微信Web扫码支付、App跳转支付、公众账号支付等新功能。微信的扫码、翻译、支付等新功能都是微信创新的商业化尝试。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微信公众平台还折叠公众账号,开发微信的媒体化功能,很多政府部门及单位都拥有微信账户,微信进入移动帝国阶段。
3 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微信的动态能力与“微创新”战略行为的动力机制
在技术范式下,技术创新变革了产业结构发展,所有企业只有通过实施新的创新战略,才得以生存。从微信的发展历程来看,项目创立时就建立了差异化思维,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实施“微创新”。技术范式转变时间下,微信“微创新”战略行为的动力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3.1 微信基础语音通信功能的“微创新”创立
2011年1月创立以来,微信与竞争对手米聊等产品具备相同的语音通信功能,但是其下载速度和下载方式更快、更强,说明微信团队已初步掌握技术搜索和组织学习等动态能力。同时,微信作为腾讯公司的内部产品,可利用QQ号码登录并通过QQ号码来查找好友,还可以接收QQ离线消息和QQ邮件,这些都是腾讯内部通道创造的附加价值体验。相对而言,微信在某些功能上比米聊更有优势,提高了微信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优势。在创立阶段,微信在内部资源与用户体验方面仍存在弱势,而腾讯CEO及高层管理人员通过关注微信用户对产品服务的需求情况,不断改进产品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为微信的后期发展创造了条件。
3.2 微信由强关系链向弱关系链拓展的“微创新”追赶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微信推出了“查找附近的人”,米聊也效仿微信,推出了“熟人社区”。这两个产品在细节体验与资源服务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趣味性”功能快速增进的微信迅速将米聊陌生人社区功能打败,使得微信处于创新引领地位。微信打败米聊的关键是公司在文化上和制度上都要求强化对用户体验与产品服务的关注,利用微信“微创新”的技术识别与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实现了技术的赶超。
3.3 微信“微创新”的快速赶超
微信经过三阶段的发展已推出十几个版本,不断开拓新领域,通过“微创新”变革出优秀的产品,腾讯公司将PC互联网服务拓展到移动互联网,微信的用户量不断超过同类产品,领先米聊、陌陌等。微信推出“摇一摇”,探索手机晃动的功能效果,可见微信是一款集精细、体贴、人性和强大功能于一体的移动通信产品,遥遥领先同类产品。微信“微创新”体系在技术整合、响应市场两个维度动态能力,接下来,微信继续采取“微创新”战略,在实施“微创新”战略过程中不断提升和丰富服务。
3.4 微信平台化创新
微信推出“朋友圈”,对朋友进行精细化隔离,强关系链范畴的好友可看到评论,不同关系链的内容将被隔离,该功能将微信由移动通信工具转变为移动社交平台。微信作为移动通信社交管理平台的领先者,在拥有海量微信用户后, 通过构建一个个人相册与朋友圈的小范围流转关系内容层,也利用线下服务通过扫描“二维码”和“查看附近的人”将信息接入微信价值链中。最后,微信实施开放化创新平台,让用户可实现各种应用相互之间的调用,让微信从工具上升到平台。
3.5 微信国际扩张拓展
在成功打败米聊、新浪等产品后,“微创新”的步伐并未放缓,由原来的“碎步快跑”变为快速前进。微信开始进行小模式的优化更新,不断扩充微信语言、企业账户、语言视频功能、信息订阅、微信网页版等功能,并不断向国际扩张拓展。微信“微创新”战略增加了微信的产品价值空间,开启了微信商业新时代。然而,微信拥有的资源及功能终究是有限的,需要第三方辅助运营,培养稳定的商户、用户及受众,放宽微信公众平台的视野。在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微信的动态能力创新将微信带入崭新的发展空间。
3.6 微信移动帝国形成
在微信商业新时代,微信团队新增微信安全支付功能,为微信移动帝国奠定了基础。微信支付不仅包括扫描支付、银行转账、App跳转支付、公众账号支付等功能,还具有手机充值、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及红包等功能。微信“扫一扫”也具有强大的商业功能,可扫描二维码、条形码、封面、街景、翻译等,这些都是微信创新的商业化尝试。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微信公众平台在产品中增加了“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类产品,主要是针对企业或部门、单位。从微信“微创新”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来看,微信是从低价值市场切入,对原有产品服务进行改进创新,将市场信息和消费需求融入微信产品开发中,最终实现微信价值链的增值(见表1)。
4 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动态能力对“微创新”战略行为的战略模型
微信“微创新”战略是以技术范式转变为发展机遇,以动态能力为支撑,利用组织学习、技术整合不断对用户体验进行改进,控制“微创新”质量,降低“微创新”风险,打败同类竞争者,实现“微创新”的价值创造,具体的战略模型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互联网+”时代和技术范式转变背景下,微信“微创新”战略开始实施,微信的动态能力包括跨界搜索、技术识别、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及专注积累。其中,跨界搜索和技术识别是“微创新”的前提。跨界搜索能力不仅包括跨企业、跨行业的激进式搜索,还包括外部便捷的扩展搜索,有利于微信获得外部技术。在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洞察外部技术变化是实现微信“微创新”的基础。技术识别是微信“微创新”的有效支撑,通过用户体验与数据挖掘实施微技术创新。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也是“微创新”的必备条件,微信团队通过不断学习来积累技术与经验,进而研发适合多变市场的微信产品。专注积累、不断试错也是微信“微创新”成功的重要支撑,通过探索与学习来改进产品或服务,从反复测验中积累技术,推进微信“微创新”战略实施。
5 结语
通过对微信“微创新”模式的分析发现,微信通过跨界搜索外界的组织学习方法,利用市场信息与技术信息对这些技术方法进行识别与管理,同时对技术进行积累,为微信“微创新”战略实施成功创造条件。专注积累动态能力,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一起,并做到精细和别致,使微信能够长期保持“微创新”,最终实现微信“微创新”的价值创造。这些动态能力支撑了“微创新”战略实施,使微信“微创新”成果不断积累,形成系统性和结构性变革,直至催生出价值增值。综上可知,微信的动态能力促进了微信“微创新”战略的实施,微信团队通过深度挖掘大量用户信息、产品使用信息等海量信息来研发新产品或服務,通过获取用户的分类、偏好、群体的差异化来制定“微创新”战略,为微信用户提供丰富的差异化产品或服务。
参考文献
Jiao,H.,Alon,I.,Koo,K. C,等. When Should Organizational Change Be Implemente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Dynamism on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3, 30(2):188-205.
Ambrosini,V. & Bowman,C. What are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are They a Useful Construc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09,11(1):29-49.
Borch,O. J. & Madsen,E. L. Dynamic Capabilities Facilitating Innovative Strategies in SM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entrepreneurship,2007,1(1):109-125.
王永贵,洪傲然.“商业模式创新战略”评述工:兼论数字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升级的影响[J].管理学季刊,2022,7(2):30-40+187.
简兆权,王晨,陈键宏.战略导向、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4):65-76.
张莉,毛文娟.组织动态能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2):100-103.
时现.新媒体视角下传媒公司的微信营销策略及案例研究:以A公司为例[J].中国商论,2022 (16):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