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鹏
一
书房中写字,我已浪费了大量的
纸墨,并且还会浪费更多
那些被浪费的白与黑,必然要走向
废品站。我写过动心的句子,遇见古人
在某些时刻,体内泛起微澜
但现在都已不重要
接受一座废墟远比奢求在废墟上
建立宝塔,要容易得多
我没有野心。每天看着窗外的
高架桥上,汽车用飞跑的姿态
顶撞着空气
世相颇具末日的意味。而我想要做的
只是在白色的旷野中
寻一条路,从自己走向自己
二
我们无一例外被刮过头顶的
风沙,裹挟着走向未知
在书房的避难所里,我最后只想拥有
一座白色的雪山——
我当然不指望一座雪山站在那儿
为我开示什么,或者敞开自己,空出一个
理想的归宿之地
它独立在即拿即用的神学之外
不提供救赎的现实意义。但我知道
它站着,本身就是一种安慰
正如在丽江城,人们说:
“不用辨别方向
看到玉龙雪山,它就能给你指示。”
三
在《幽暗国度》中,V.S.奈保尔描述过
这样一个场景:
“卖雪的克什米尔人挖起一铲子冰雪,
拼命往前冲,追上已经离开的进香客,
匆匆讨价还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然后又慌忙跑回来,挖起另一铲子冰雪,
卖给另一群进香客。
就这样,一整天他在山径上
不停挖掘跑动。”
在慌乱的世界里,我隐约看到
兜售冰雪的人是我,甘愿买冰雪的
成群结对的人也是我
我希望的是
在抵达之前,那团握在手中的
冰雪,融化得慢一些
四
站在雪山下,我们与雪的距离
就是一座山的高度,接近的方式无非是
将肉身丢在山道上
自己向自己兜售梦想。真能接近吗?
如同语言接近诗?身体或语言
已然成为一个集团的
资产,在病态的美学中不存在
轻盈的技艺。更何况,我们要去的地方
诸神已抽身离开
五
诗人刘宁说,在纳西文化中
玉龙雪山属羊,十二生肖里的羊
现实是,在一个失序的世界里
每只羊都难逃
被猎捕的命运。现实是,一座雪山被拉到
人的位置,或者反过来,人被抬到了
雪山的高度。现实是,雪山被无数次
糟踏(不得不承认,在这首诗里
它被我试图植入的某种意义
又糟蹋了一次)
现实是,我们怀抱的
不过是大地上的残山剩水
面对残山剩水,画师们照样将此
发展成为一种美学
但现实是,我们亦然一片狼藉
文学走到末路,往往求诸于教堂或寺庙
现实是我们已无处可求
六
出租车司机说,玉龙雪山的雪
是白生生的。白生生,词语保持了
它本身的品质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用来形容什么?
白生生的盐?在某些时候,雪与盐
互为镜中的此与彼,它们有同样的
结晶的光芒,都足以擦亮天空
我更偏愛什么?
事实是,我们从中掘取的白
无一不在喂养我们
七
在雪山下仰望雪,这个过程
像一场持久的自我凝视
雪来自去年,甚至更早。但白的本质
抹去了年复一年的刻度
让人以为那是自始至终的雪
——但在凝视中,事物必然走向
败坏和崩解
正如我不信赖的事物
越来越多,它们被赋予的绝对性
越来越值得怀疑。我知道,一棵树的
复杂性与深刻性
远在我的理解范围外——
一张张皮肤下,无数暗流涌动
我也有我没法坦呈的清白
八
赤足插入来自雪山的流水中
寒冷有彻骨的质感。事实上,我并非
想借一条无辜的河流
濯洗什么。这满身的尘埃
在走出树林后,我还将从中抽取
一丝温暖
站在流水中,我的感动
仅仅在于:一座雪山拥有如此干净的
身世,干净得不容置疑,干净得
让人叹息
九
有人从林中走来,带着雨水的表情
他脸如灯盏,忽明忽暗——
这个陌生人
我认识他。我们打照面,如同在未来
遇见彼此。我们没有离得更近
也没有离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