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LIC模式的几种方法

2023-08-29 03:13:38王慧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7期
关键词:解释性批判性基因组

王慧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教育部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育人为本”是高中教育阶段的核心与基础,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有正确价值取向、善于独立思考、勇敢创新的新时代人才。就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只靠词汇、语法讲解以及题海战术无法很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教学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关联度,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注重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发展。

本文所研究的 LIC 模式,指的是 Cawley& Moun? tain根据布鲁姆的六大认知领域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提出的一种阅读模式——字面阅读、解释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LIC模式由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入阅读。本文将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2020)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Unit 3 Reading为例,探析怎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利用 LIC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英语课堂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指导学生进行字面阅读,梳理文本脉络

字面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对文本信息进行最浅层的加工、解码、处理,用以启发学生的低阶思维。在这个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提高记忆、理解文本信息的能力,迅速抓住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为后面的解释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做好铺垫。

在本节课中,Reading 板块的话题为“基因组编辑”,语篇体裁是演讲稿,演讲者是一位生物学家,他先介绍了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描述了基因组编辑技术怎样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随后话锋一转,提出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不当使用可能引发伦理道德层面的严重问题,最后对该技术的美好前景进行展望,对这一革命性的技术予以肯定。演讲者由浅入深,对科学性名词进行了通俗简洁的解释,并多次使用列举、比喻等手法摆事实、讲道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一阶段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比较直观的问题,比如迅速找出文章每个自然段的 topic sentence(主题句)、归纳每个自然段的主旨等。例如,本篇课文,教师让学生填写如下表格,培养其分析篇章结构的能力,并进一步了解演讲稿的体裁特征。

该部分活动难度不大,有效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且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也比较友好,充分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对文本脉络的梳理,帮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为后面两个层面的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引导学生进行解释性阅读,剖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解释性阅读,基于字面阅读的基础之上,通过字里行间的信息,通过应用、分析等逻辑思维方法,发散学生的中阶思维,使他们理解文章段落之间、上下句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及其写作意图,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这个部分设置问题时,不能设置那些直接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分析细节、梳理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等方式来推测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圖,也可以带着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教师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搭建一个平台,让小组合作讨论焕发出生机。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质疑、评判同伴的观点,彼此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启发,拓宽思想的维度,促进语言的内化。

在本课中,教师设计了问题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在联系。

Question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pas? sage?

Question 2. What s the function of paragraph one?

Question 3. What 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 tween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paragraphs?

Question 4. How might genome editing make it pos?sible to prevent diseases fromdeveloping?

Question 5. Why should we use the technology of ge? nome editing appropriately?

Question 6. What is author s attitude towards ge? nome editing?

前三个问题从文本结构出发,帮助学生解码文本的复杂内容和段落间的内在关联。后三个问题则请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展示,从把握作者观点、意图、态度方面解读文本深层次的含义,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进行全面、深刻的思考。

三、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批判性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批判性阅读并不指一味地进行批判,而是通过阅读赏析作者的语言,全面评价所读内容,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积极表达,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能增加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也是极好的习得语言的途径。

例如,在本课中,有了前两轮的阅读作为基础,教师设计了如下的问题:The lecturermentions that one day we will be able to create“designer babies”.What do you think of“designer babies”?(演讲者提到有朝一日我们能创造出“基因编辑婴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学生们被鼓励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教师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有的小组表示,基因编辑婴儿有其优点,比如能免疫各种疾病,并且通过基因的优化使他们更高、更白、更强壮,甚至也更长寿。有的小组表示,基因编辑婴儿可能造成未知的基因缺陷疾病,而且基因编辑婴儿失去了个性,变成了“定制产品”,对整个社会的平衡、稳定发展造成威胁。还有的小组表示,虽然基因编辑婴儿可以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有违伦理道德,成为罪恶的“潘多拉的盒子”。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说“基因组编辑”是把双刃剑,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总之,基于 LIC模式的高中英语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依托不同语篇类型,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推动学生不断地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升了其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解释性批判性基因组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24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法律方法(2021年4期)2021-03-16 05:35:16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
文教资料(2018年30期)2018-01-15 10:25:06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融媒体时代解释性报道的发展之路
传播力研究(2017年5期)2017-03-28 09:08:30
非解释性宪法适用论
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
遗传(2014年3期)2014-02-28 20: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