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素华
数学是一门强调逻辑性的学科,着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抽象概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增进对抽象知识的认识。然而,当前数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积极性,从而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研究表明,优化课前导入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正确有效的课前导入是成功上好数学课的关键,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探究意识、衔接新旧知识等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觉投入数学学习。基于此,本文聚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前导入环节,探索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帮助其克服学习难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原则
(一)兴趣性
在小学数学课前导入环节,导入过程需要遵循兴趣性原则,这意味着要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让其积极参与思维活动,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深入探究数学知识,也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此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入多元化的游戏和课堂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围绕课前导入的关键内容分析讨论,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有利于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二)针对性
课前导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课前导学内容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选择,以便引入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在预习课程时能够更好地把握学习要点,并有效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均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也能突出因材施教的理念,便于学生找准学习方向,有目的地学习,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三)实践性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重在引导学生深入解析学科知识,借助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课前导入环节要突出实践性原则,例如,从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入手,引入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料,了解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拓宽学生视野;鼓励学生自主演示,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技能的提升。
(四)层次性
分层教学突出因材施教的理念,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学生分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细化分层教学计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把握学习方向,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环节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具有层次性,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促进不同能力的学生均衡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前导入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趣味情境,灵活导入數学知识
创设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情境,能够活化学生思维,学生更容易挖掘其中的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情境问题时,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例如,为了更好地教授“负数”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并引入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热情和兴趣,加深其理解。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游戏吸引的学生注意,如组织学生开展“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首先,教师给出一个词语或句子,要求学生说出它的反义词,如向左看(向右看)、向前看(向后看)、向前走100米(向后走100米)等。其次,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增加探究难度,引入生活趣味情境:我在银行存入200元(我从银行取出200元)、4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8000元(4月份学校小卖部亏了8000元)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负数概念,尝试利用负数表示上述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从温度入手,教授学生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探索0是正数还是负数,促进其思维发展。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负数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媒体呈现内容,灵活导入数学知识
多媒体教学法将文字、图片、视频融合在一起,可以灵活展示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课前导入环节,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发挥巨大的优势,通过灵活呈现教学内容高效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引入三角板、笔筒、三棱柱纸盒、乒乓球、陀螺、魔方等图片,让学生辨认几何图形,并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身边的图形及其几何内容进行调查,特别是建筑物的形状等。通过调查,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物的历史变化,感受建筑文化,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图形世界。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立体模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观察立体模型的侧面,学生能够正确地辨认侧面所呈现出来的图形种类,如长方形或正方形。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通过PPT呈现教学内容、梳理教学目标,做到图文并茂、突出重点,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预习,使课堂导入环节更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突破预习中的难题。
(三)引入具体问题,灵活导入数学知识
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然而,有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习目标不明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并做好学科知识的灵活应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此外,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教师和同学互动,逐步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比例”这一内容时,为例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设计问题,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概念,如“什么是比?”并列举相关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或者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思考比例的性质以及比例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通过交流、提问、反思,加深学生对比例相关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普及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围绕生活实际设计相应的问题。例如,一条马路边的绿化带长度为350米,某同学在平面图上画出一条线段,将线段平均分为7份,每一份为1cm,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教师也可让学生围绕比例尺求实际距离,例如,在标注比例尺的地图上测量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5厘米,比例尺为1:1000,求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进行数学想象,灵活导入数学内容
小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关联,在此基础上灵活导入数学内容,提升课堂导入效果,引导学生根据特定的主题自由联想,逐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全面提升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例如,在“数学广角--鸽巢问题”这一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由思考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首先,教师为学生介绍“抽屉原理”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对这一原理有初步认识,并利用这一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次,在课前引导环节,教师重点让学生研究“总有”和“至少”这两个词的关键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的联想,构思相关故事情节。例如,其中一位学生说:“桌子上有三个笔筒,一个笔筒中至少放两支铅笔。” 另一位学生对此进行了解释:“至少放两支铅笔,是指放置两支或更多的铅笔。” 其他学生对第二位同学的观点进行了判断,更好地理解了“至少”的含义。
最后,教师还可以从平均分配这一问题入手,为学生准备7个苹果和3个盒子,让学生思考有多少种分配方式,以便帮助学生对“鸽巢问题”原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平均分”的概念,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例如,将7个苹果分给3个盒子,每个盒子里不能放3个或3个以上的苹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发现无论如何分配,总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三个苹果。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鸽巢问题”结论有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了课前引导的有效性。
(五)采用生活化教学法,灵活导入数学知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主张学生改变以往枯燥的学习模式,注重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聚焦原有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走进数学世界, 探究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引入生活中的实际物品,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降低预习难度的同时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
例如,在教學“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逐步优化课前导入环境,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圆柱与圆锥的模型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聚焦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模型,如笔筒、保温杯、烟囱等,使学生对圆柱模型有基本认识。为了增强学生对圆锥这一物体模型的认知,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陀螺、漏斗等模型,使学生构建整体的模型图,深入理解圆柱与圆锥的概念,总结物体特征。
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逐步加大问题的探究难度,为学生准备圆柱形纸筒、圆锥形纸筒、剪刀,让学生自由裁剪并探究图形特征,思考如何计算两个物体的表面积,通过实践探究相关物体表面积的计算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探究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例如,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树干下端涂防蛀涂料,已知树根底面的半径为30cm,粉刷树干的高度为1.5米,那么粉刷树干的面积是多少?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运用忆旧引新法,灵活导入数学知识
忆旧引新法注重新旧知识的关联,从旧知识入手,使学生把握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进而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全面提升学习效率。客观来讲,数学学科系统性较强,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关联能力,在课前导入过程中,从旧知识入手,灵活导入新知识,能够使学生在关联、对比、分析中把握新知识的学习要点,突破学习难关。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内容时,学生在以往的课堂中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能够正确应用相关法则进行计算。在预习中,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观点:同分母分数的单位相同,在加减法运算过程中,秉持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减的原则。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引入具体案例,让学生计算3/15+4/15。然后转变教学视角,让学生探究4/15+4/5。在这一预习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思考如何简化计算流程、降低计算难度。学生通过交流反思,认识到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着力于将4/5与4/15换成同样的分母,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同时,这一过程涉及通分这一知识,便于学生把握通分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逐步突破学习困境,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学习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与生活息息相关,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在课前做好知识的积累,勾画出探究重点,进而开展有准备的学习,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便于学生寻找新知识的学习纽带,“顺藤摸瓜”,把握新知识的要点,了解新知识的实际应用,真正做到理实衔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灵活优化导入环节,如通过趣味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改变数学内容的呈现模式,使学生把握预习要点;通过具体问题的引入鼓励学生自由畅想,构建学习新知识的框架;采用生活化教学法,帮助学生科学预习,使学生通过预习把握学习重点,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